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简答题 · 16 分

如图所示,长为L、内壁光滑的直管与水平地面成30°角固定放置。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在管底,用一轻质光滑细线将小球与质量为M=km的小物块相连,小物块悬挂于管口。现将小球释放,一段时间后,小物块落地静止不动,小球继续向上运动,通过管口的转向装置后做平抛运动,小球在转向过程中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物块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求小球从管口抛出时的速度大小;

(3)试证明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总小于

1 简答题 · 18 分

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

(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1 多选题 · 6 分

2012年11曰,“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I000m。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 g

D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儿乎不变

1 简答题 · 16 分

质量为m=4kg的小物块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A点,现用F=10N的水平恒力拉动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物块继续滑动一段位移停在B点,A、B两点相距x=20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求:

(1)物块在力F作用过程发生位移xl的大小:

(2)撤去力F后物块继续滑动的时间t。

1 简答题 · 14 分

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过B点时速度为2.0 m/s,过C点时速度为3.0 m/s.已知BD长为2.1 m,CD长为1.6 m,(g取10 m/s2)

(1)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多大?

(2)选D处为零势能面,写出物块下滑过程中最大重力势能与倾角θ的关系式。

(3)假设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倾角θ是多少?

1 简答题 · 12 分

(1)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在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在<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C在=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在=时,分子势能为零

E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

(2)如图,一气缸水平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一质量为m、面积为S的活塞将一定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平衡时活塞与气缸底相距L,现让小车以一较小的水平恒定加速度向右运动,稳定时发现活塞相对于气缸移动了距离d,已知大气压强为,不计气缸和活塞间的摩擦;且小车运动时,大气对活塞的压强仍可视为;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求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1 简答题 · 16 分

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 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 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 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重力加速度为g.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大小;

(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

(3)本实验中,=0.5kg, =0.1kg,,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 =0.1 m,取g =10 . 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0.002 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

1 简答题 · 14 分

电阻可忽略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长S=1.15m,两导轨间距L=0.75 m,导轨倾角为30°,导轨上端ab接一阻值R=1.5Ω的电阻,磁感应强度B=0.8T的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阻值r=0.5Ω,质量m=0.2kg的金属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从轨道上端ab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在此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取)求:

(1)金属棒在此过程中克服安培力的功

(2)金属棒下滑速度时的加速度

(3)为求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有同学解答如下:由动能定理,……。由此所得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并完成本小题;若不正确,给出正确的解答。

1 单选题 · 6 分

下表列出了某种型号轿车的部分数据,表格右侧图为轿车中用于改变车速的挡位.手推变速杆到达不同挡位可获得不同的运行速度,从“1~5”逐挡速度增大,R是倒车挡。试问若轿车在额定功率下,要以最大动力上坡,变速杆应推至哪一档?以最高速度运行时,轿车的牵引力约为多大?

A“5”档、8000N

B“5”档、2000N

C“1”档、4000N

D“1”档、2000N

1 单选题 · 6 分

17.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滑到ABC关于B点对称,且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若小滑块第一次由A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1,第二次由C滑到A,所用时间为t2,小滑块两次的初速度大小相同且运动过程始终沿着滑道滑行,小滑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   )

A

B

C

D无法比较的大小

下一知识点 : 牛顿第三定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第二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