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第二定律
- 共448题
6.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物体在倾角不同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将足够长的粗糙木板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使物体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由底端冲上斜面,每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斜面倾角保持不变。在倾角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
正确答案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由数学知识可知
,则当 ( φ + θ ) = 90 °时,加速度最大,所以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由运动学公式
可知,最大位移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
考查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解题思路
关键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找出a的表达式根据数学知识及运动学公式分析解答.
易错点
关键找出a的表达式根据数学知识分析.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图象、功能关系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知识点
18.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的加速度a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图象信息可得
正确答案
解析
A、由甲、乙两图可知,当t=1s时,物体才开始具有加速度,可知地面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f=2N,故A错误;
BC、由甲图知,F=2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为:,由乙图可知,图线的斜率
,解得:m=2kg,则动摩擦因数为:
,故BC错误;
D、4s末推力F=8N,由a-t图线围成的面积知速度的变化量为,可知4s末的速度为4.5m/s,则推力的瞬时功率为:P=Fv=8×4.5W=36W,故D正确.
考查方向
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根据甲乙两图,结合t=1s时,物体开始具有加速度得出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根据F与t的关系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的表达式,结合图线的斜率求出物块的质量,结合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动摩擦因数;根据a-t图线围成的面积求出速度的变化量,从而得出4s末的速度,结合P=Fv求出4s末推力的瞬时功率.
易错点
掌握a-t图线的斜率以及图线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F-t与a-t的图象问题,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功率、功、位移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知识点
7.如图所示,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的底端档板上.另一端与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相连,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从斜面上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图中A、B两点未标出),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Ep1,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了△Ep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小球速度最大的位置,应该是合外力为零的地方,根据受力分析可知,(Eq+mg)sinΘ=Kx,x形变量。所以A正确。
B、小球往下运动时,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除重力、弹力之外其它力做功,即电场力做功。显然在运动到最低点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B正确。
C、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变化量,由于电场力做正功,所以C答案正确。
D、根据C的分析可知,下降的高度为所以电场力做功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例如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该变量,电场力做功改变电势能等
解题思路
根据题目的意思,首先判断出物体是往下运动的,然后根据功能关系得出结论
易错点
在判断过程中小球速度为零与小球速度最大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动能的变化量需要通过动能定理求解。
教师点评
本题对电场力做功、重力做功、动能定理的理解要求较高
知识点
2.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外力等于零,则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故A正确;
B、合外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但是速度仍然可以为零,故B错误;
C、合外力等于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
D、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快,但是速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
考查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易错点
关键知道加速度随着合力的变化而变化,大小由合力大小决定,加速度大小与速度之间无必然联系.
知识点
4.用绳子在空中吊一质量为2m的木箱C,其顶部吊一质量为2m的物体A,底部放置一弹
簧,弹簧上端放置质量为m的物体B,整个装置静止。现剪断吊木箱C的绳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B.以A为研究对象,在剪断吊木箱C的绳子前,A物体受力平衡加速度为0,在剪断吊木箱C的绳子后,吊A的绳子拉力也是瞬间为0,A只受重力,其加速度为g,故AB错误;
CD.以C为研究对象在剪断吊木箱C的绳子前C受力平衡,合外为为0,C的加速度为0,当剪断吊木箱C的绳子后,A与C没有相互作用,但弹簧形变不能突变,则C受到的合力为3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mg=2ma,解得,故C正确,D错误;
考查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分别对A与C在剪断吊木箱C的绳子前后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答.
易错点
关键抓住剪断吊木箱C的绳子时,弹簧的长度来不及改变,弹力大小保持不变.
知识点
某次对新能源汽车性能进行的测量中,汽车在水平测试平台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汽车所受动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而速度传感器只传回第10s以后的数据(如图2所示)。已知汽车质量为1000kg,汽车所受阻力恒定。
求:
11.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12.10s末汽车速度的大小;
13.前20s汽车位移的大小。
正确答案
1.0×103N
解析
10s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等于阻力,由此求出汽车受到的阻力,由图象可知f=1.0×103N
考查方向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由图象可知10s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等于阻力,由此求出阻力.
易错点
关键根据汽车运动的v-t图象,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答.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牛顿第二定律、位移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正确答案
25m/s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f=ma1
10s末车速:v=a1t1
代入数据得:a1=2.5m/s2;v=25m/s
考查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
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段求出汽车加速度,进而由运动学速度公式可得汽车20s的速度.
易错点
关键从F-t图中读出物体受到的力F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动能定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正确答案
375m
解析
在0-10s内的位移:
汽车在10-20s内的位移:x2=vt2=25×10=250m
故汽车在前20s的位移:x=x1+x2=125+250=375m.
考查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
分段求出位移之后相加求和即可得前20s汽车的位移
易错点
关键通过图象信息找到各段受力情况,明确各段的运动规律.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2016年1月内江地区下了难得一见的大雪,下雪后,几位同学在结冰的水平地面上玩滑冰游戏.赛道如图,I区为助跑区,长度Li=6m,;Ⅱ区为滑冰区,长度L2=32m,,参赛的同学从起跑线AB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助跑到起滑线CD,并从CD处开始自由滑行,直至停止.某一轮次中,
某同学经过2s通过助跑区后,在Ⅱ区内的滑行距离为
18m,g取10m/s2.求:
12.鞋子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3.在另一轮次中,如果该同学刚好在Ⅱ区边线EF
停止,则他在助跑区的加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0.1
解析
设该同学达到CD的速度为v1,由运动学公式得:
自由滑行,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在滑冰区滑行的位移
则
代入解得
考查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解题思路
在I区为助跑区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求出滑入第二区的初速度,最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求出摩擦系数.
易错点
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求出进入滑冰区的初速度是解题的关键.
正确答案
解析
设该同学在CD时速度为v2,在助跑区的加速为a2,则由运动学公式得:
滑行区
代入数据解得:
考查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求出在滑冰区的初速度,再由助跑区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
易错点
关键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注意进入滑冰区的初速度也是助跑区的末速度.
假设某伞兵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直升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若他离地面约为100m时迅速打开降落伞,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甲所示,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乙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60kg,降落伞质量为10kg,不计打开降落伞前伞兵下落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降落伞所受阻力Ff与速度v成正比,即Ff=kv,k为阻力系数,求(取g=10m/s2):
35.打开降落伞瞬间伞兵的加速度a;
36.为安全起见,每根悬绳至少应能承受多大的拉力;
正确答案
a=30m/s2,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
当人和降落伞的速度v=5m/s时做匀速运动,则:
kv=(M+m)g,
解得:k=140N•s/m
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kv0-(M+m)g=(M+m)a,
代入数据解得:a=30m/s2,方向竖直向上
考查方向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解题思路
根据人和降落伞一起做匀速运动时,结合此时的速度,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阻力系数.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易错点
通过图线能够得出人和降落伞的运动规律,结合共点力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正确答案
T=375N
解析
设每根绳拉力为T,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有:
8Tcos30°-(M+m)g=(M+m)a,
T≈375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悬绳能承受的拉力至少为375N.
考查方向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解题思路
当加速度最大时,绳子的拉力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
易错点
通过图线能够得出人和降落伞的运动规律,结合共点力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25.电磁弹射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原理可用下述模型说明.如图甲所示,虚线MN右侧存在一个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单匝金属线框abcd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电阻为R,质量为m,ab边在磁场外侧紧靠MN虚线边界处。从t=0时起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是B=B0+kt(k为大于零的常数),金属框将在安培力作用下加速离开磁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_______;若用相同的金属线绕制相同大小的n匝线框,如图乙所示,在线框上加一恒定质量为M的负载物,在t=0时加速度为_______。
正确答案
B0L2/R,
解析
穿出过程线框中的平均电动势 ,线框中的电流,
,通过的电量:
若用相同的金属线绕制相同大小的n匝线框,t=0时刻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线框的总电阻R总=nR ,线框中的电流
t=0时刻线框受到的安培力F=nB0IL
设线框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m+M)a
解得
考查方向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得平均电动势,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由电量表达式求电量; 先计算出n匝线框中感应电动势,从而计算出安培力的大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算出加速度.
易错点
关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平均感应电流.
知识点
8.磁悬浮列车的运动原理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根很长的平行直导轨,导轨间有与导轨垂直且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B1和B2,B1和B2相互间隔,导轨上有金属框abcd。当磁场B1和B2同时以恒定速度5m/s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时,金属框也会沿导轨向右运动。已知两导轨间距L1=0.4m,两种磁场的宽度均为L2,L2=ab,B1=B2=B=1.0T。金属框的质量m=0.1kg,电阻R=2.0Ω。设金属框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即f=kv,比例系数k=0. 08 kg/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正确答案
解析
A选项:线框的两个长边L1均切割磁感线,E=2BL1(v磁场-v)=2.4V
B选项:动力为安培力,阻力f=kv
F安=4B2L12(v磁场-v)/R
所以a=F合/m=8m/s2.
C选项:当F安=f时,线框匀速运动,所以v=4m/s
D选项:P1=fv;P2=E2/R;P=P2+P2=1.6W
考查方向
电磁驱动,求解动生电动势产生的安培力大小,再受力分析求解平衡和加速度(牛二);P=Fv
解题思路
A选项:线框的两个长边L1均切割磁感线,E=2BL1(v磁场-v)=2.4V
B选项:动力为安培力,阻力f=kv
F安=4B2L12(v磁场-v)/R
所以a=F合/m=8m/s2.
C选项:当F安=f时,线框匀速运动,所以v=4m/s
D选项:P1=fv;P2=E2/R;P=P2+P2=1.6W
易错点
两个边切割磁感线;最后功率为电功率与机械功率之和。
教师点评
本题考察比较综合,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运动分析能力,而且必须细心。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