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17和图18,回答下列问题。

                  

 

(1)图17为      锋示意图,其中A为         气团。

(2)图17的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气压最高的是       地。

(3)图18所示造成上海市气温、气压明显变化的是       气象灾害,图19中能反映其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选择填空)。

  A             B             C           D

(4)根据图18分析上海市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时天气情况是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情况是                                     

(5)下列选项中,与上海经历的天气变化可能有关的是        (选择填空)。

A.上海遭受特大风暴潮袭击         B.交通状况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电风扇热销

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6)图17和图18所示天气系统的共同特点有        (选择填空)。

A.冷空气均在锋面以下     B.锋面均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C.过境后天气均转阴       D. 都带来大风、降温等剧烈的天气变化

正确答案

(1)暖、 暖

(2)C; E

(3)寒潮 ;    B

(4)降温大风雨雪天气; 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5)BE

(6)A

(1)根据图示:图中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冷气团被迫后退,所以为暖锋系统,A为暖气团。

(2)C位于暖气团控制,气温最高。E位于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

(3)根据图示:上海市的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受冷锋影响,形成寒潮,寒潮的源地西伯利亚受高压控制,气逆呈顺时针辐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冷锋过境时,出现阴天、刮风、降水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出现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现象。

(5)寒潮对上海市的影响主要是交通状况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所以本题选择BE选项。

(6)冷暖锋面的共同特点是冷气团都位于锋面的下方,过境后天气都转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阿尔卑斯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阿尔卑斯山        新疆博格达峰

珠穆朗玛峰

(1)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    ,原因是   。 

(2)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    ,原因是   。 

(3)判断天山A、B两坡坡向:  是南坡,  是北坡。 

(4)三地自然带最简单的是    。造成三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低 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积雪多,雪线低

(2)高 南、北坡降水差异不大,南坡纬度低且是阳坡,温度高

(3)A B

(4)天山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导致自然景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变化

(1)从图中可以看出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因为南坡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阿尔卑斯山东西走向,南坡和北坡降水差异不大,但南坡是阳坡,温度高,所以南坡雪线高。

(3)天山北侧的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个缺口,中纬西风从大西洋带来部分水汽,所以天山北坡降水多,雪线低。

(4)带谱越少自然带越简单。山地垂直自然带的产生原因是水热条件随着海拔高度而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读我国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2分)

(2)简要分析A地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4分)

(3)简述该地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处是___________气压带,B处位于___________气压带,该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动

    力/热力);B,C之间是_____________风带;A,B之间是_____________风带。

(2)B,C两处比较,昼夜温差大的是________处,夜间大气逆射强的是__________处。

(3)A,B,C三地中,全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副极地低;副热带高;动力;东北信;盛行西风

(2)B ;C

(3)C;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赤道地区多水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锋面b按性质划分属于________锋。

(2) 当前,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处未来一两天内天气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南;冷

(2)甲,受暖气团控制,晴朗无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3)先(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较大的风或阴雨天气;随后(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列子: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上述结论是否正确,请阐述原因?(不考虑地球自转产生的距离影响

(2)分析说明为什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正确答案

(1)结论不正确。太阳的远近是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而有变化。当地球从近日点往远日点运动时:晨近午远。当地球从远日点往近日点运动时:晨远午近。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的原因是:日初出,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的距离远,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所以日大如车盖;“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的

真正原因是:日初出太阳高度角小,地表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加之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的距离远,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所以“苍苍凉凉”;日中则太阳高度角大,地表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的距离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所以“如探汤”。

辨析思维是高考近年来经常涉及的考查内容。两小儿辨斗的故事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对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又能考查地球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的远近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而有变化,如果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带来的距离变化,则当地球由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晨近午远,当地球从远日点往近日点运动时,晨远午近。而地面的温度是由于大气的热力作用引起的结果。早晨太阳高度角小,光线穿越大气层的距离长,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所以气温低,中午太阳高度角大,光线穿越大气层的距离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气温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年平均降水pH值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是指pH值______的雨水,从图中可以看出,酸雨区已覆盖了我国国土面积的_________%以上。

2.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其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

3.试分析为什么我国南方酸雨比北方更严重?

4.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5.6  30

2.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所释放出来的

3.南方各大城市中,大多燃烧的是高硫含量的煤;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悬浮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北方与此相反;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力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强劲,易于气体的扩散;南方降水多于北方。

4.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命题意图:酸雨问题是近年来考试的热点,要求学生对其基本概念和我国酸雨的分布、成因有很好的掌握。解析1、2、4题均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3题,对不同区域酸雨危害的比较需要从酸的来源、酸的中和、风力、降水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分析该地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与西亚、北非有什么不同?说明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但气温却很低,试简述原因?

正确答案

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西亚、北非地区纬度低,全年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气候干旱,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有利影响:白天作物光合作用强,积累的养分多,夜晚气温低,消耗少,作物糖分高,产量高。原因:大气的直接热源来源于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水汽和二氧化碳含量少,吸收作用微弱,大气逆辐射更弱,所以气温很低。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海拔、天气和气候。青藏高原受海拔影响,辐射强,西亚、北非地区纬度较低,沙漠气候晴天多,辐射强。太阳辐射影响光合作用强度,温差影响养分积累,青藏高原虽然太阳辐射强,但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热力作用弱,所以气温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读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报道,2008年冬季到2009年春季,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陕西、湖北等十多个省市区出现三十年一遇的罕见干旱,最严重时,粮食作物受旱面积高达1.6亿亩。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灾害分布示意图。

(1)2008年冬季,我国部分地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天气状况是什么? (3分)

(2)此次旱情中受灾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是(2分)

A.水稻    B.小麦   C.棉花    D.玉米

(3)一般情况下,图中A、B、C三个地区中春旱最严重的是      地区,主要原因是

                                     。(3分)

(4)B地区干旱最容易出现的季节是        ,原因主要是             。(2分)

正确答案

(1)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大风天气较多,蒸发量大。

(2)B

(3)A  春季降水 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4)夏季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新网2009年10月21日电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继10月17~19日中国北方地区经历一次较强冷空气过程之后,10月25~28日,北方地区自西向东将会再次出现一次较强冷空气过程,并伴有大风降温天气。西北大部、华北中北部、东北地区大部的平均气温将会降到10℃以下,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和黄淮等地将出现一次降水过程,对缓和当地旱情起到一定作用。

材料二:河南省郑州市10月23~29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曲线图。

(1)由材料知,郑州市在此期间经历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     ]

A.A

B.B

C.C

D.D

(2)10月23日~29日,该地出现的降雨过程最可能在哪天?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为什么在10月27~28日日温差明显减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10月28日。原因:出现降雨会使气温明显下降,而且阴天时,云层阻挡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气温降低。

(3)由图示气温变化看,10月27~28日是冷锋过境时,出现阴雨天气。因此,白天云层阻挡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气温不会太高;夜晚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气温不会降得太低,故日温差较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苹果的主产区主要包括陕西、山西、辽宁、山东、河北等省。据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我国苹果主产区中不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并分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陕西比较,简述山东省苹果生产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农为减少冻害对苹果造成的损失,在气象预报将有霜冻出现的夜晚,当温度降至5℃时,点燃发烟物,提高果园气温。阐释果农采取防冻措施所依据的地理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苹果贸易伙伴主要有俄罗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从俄罗斯和非洲任选其一,说明我国苹果外销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河北省,辽宁省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2)距海近,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沿海地区交通更加便利;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3)依据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增加环境(大气)热量,同时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热量散失,提高果园气温)。

(4)俄罗斯:主要采用铁路运输,陆上邻国(有铁路相通),铁路运量大,速度较快。非洲:主要采用海洋运输,距离遥远,海运运量大,运费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读图,回答(1)~(5)题。

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

冰岛主要火山与冰原分布图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

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________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

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_。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

主要是该地区受到________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中相

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从理论上

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___。

(5)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向。列举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亚欧;美洲(次序可互换);生长

(2)压力(内力);岩浆岩(火成岩)

(3)西(西北)

(4)①;②;③;小

(5)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于火山研究。(任答两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吨)比较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

(1)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

①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亚寒带某些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保温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冰融化,新加坡对这一问题尤为关注,试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义务。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阻力有哪此。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退化成草场;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的生长

(2)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3)海冰融化,北冰洋将适合航行,亚、欧两大洲海运路程将会缩短;马六甲海峡会失去亚洲联系欧洲、非洲海上必经之路的作用。

(4)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小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发达国家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在环境治理方面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5)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很难改变;受资金、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开发新能源的能力弱,能源利用率较低。(任答两点)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适当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大力开展污染治理,做到达标排放;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只需答出两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下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第(1)题。

(1)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

    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四选其一)

(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

    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依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图1为某区域等高线图,图3为C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图。

(1)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地附近海域常会出现大量鱼类死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B地有城市分布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2,简析MN间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中所给资料,分析C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地附近海域水温升高,鱼类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上升流减弱,表层营养物质减少,饵料缺乏。

(2)B地海拔高,到达该处的地面长波辐射少;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候凉爽。B地同纬度平原地区,气候炎热。

(3)对西风的阻挡增强;位于西风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明显,降水减少,形成荒漠景观。

(4)海拔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冬季温和,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夏季温暖,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在900mm左右,季节分配较为均匀,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下一知识点 : 地球上的水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