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 共6206题
A、B两种物质都是由氢、氮、氧、钠四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它们的水溶液分别呈酸性或碱性。在相同温度下A溶液的pH大于相同浓度的B溶液的pH(溶液浓度不大于10-5mol/L)。请找出A和B可能有的两种组合,并且要求当这两种组合中的B溶液的pH相等时,第一种组合的B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小于第二种组合的B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1)写出可能有的两种组合中A和B的化学式:第一种组合,A是______;B是______。第二种组合,A是______,B是______。
(2)说明pH相等时,第一种组合的B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比第二种组合的B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小的原因:______。
(3)在上述的第一种组合中,若A,B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温度相同,设A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是α1,B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是α2,那么α1和α2的关系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1)第一种组合:A是NaOH,B是HNO3第二种组合:A是NaNO2,B是NH4NO3
(2)由于HNO3在溶液中电离出H+,使水的电离平衡;H2OH++OH-向左移动,水的电离度减小。而NH4NO3中NH4+能与H2O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从而促进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度增大。
(3)α1=α2
本题将元素性质、盐类水解、水的电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灵活性强、综合性强,能有效地检查考生的思维能力。
(1)第一种组合:A是NaOH,B是HNO3第二种组合:A是NaNO2,B是NH4NO3
(2) pH相等时,第一种组合的B溶液是硝酸会抑制水的电离。第二种组合的B溶液是含有弱离子的盐,会促进水的电离,所以,前者水的电离小于后者。
(3) 第一种组合中,A是NaOH,B是HNO3,分别是一元强碱,一元强酸,c(H+)=c(OH-),所以对水的抑制作用相同,那么水的电离程度也相同,所以,α1=α2
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20mL,在这溶液中加入0.025 mol/L氢氧化钡溶液时生成硫酸钡的量和溶液的pH值如图所示。
试计算:
(1)最初溶液中硫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A、B两点溶液的 pH值(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pH值可以保留对数形式)。
正确答案
(1)[H2SO4]="0.025" mol/L,[HCl]= 0.10 mol/L
(2)pHA="2-1g5" pHB=2-1g1.67
如图中曲线表明:跟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消耗Ba(OH)2溶液20mL;而跟硫酸,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消耗Ba(OH)2溶液60mL。
(1)H2SO4+Ba(OH2)=BaSO4↓+2H2O ①
2HCl+Ba(OH)2=BaCl2+2H2O ②
反应①中,消耗Ba(OH)2的物质的量=0.025×0.020=5.0×10-4mol,
="0.10" mol/L。
B点H2SO4已被中和完全,部分HCl被中和。
已被中和的HCl的物质的量=0.025×(40-20)×10-3×2=1.0×10-3mol
所以,pHB=-1g1.67×10-2=2-1g1.67。
高氯酸铵样品中 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 1: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 2:准确称取样品a g (约 0.5 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 150 mL 水溶解。
步骤 3:准确量取 40.00 mL 约 0.1 mol·L-1 H2SO4溶液于锥形瓶中。
步骤 4:经滴液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 20 mL 3 mol·L-1NaOH 溶液。
步骤 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 100 mL 溶液。
步骤 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 2~3 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 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 c mol·L-1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OH 标准溶液 V1 mL。
步骤 8:将实验步骤 1~7 重复 2 次。
①步骤 3中,准确量取 40.00 mL H2SO4溶液的玻璃仪器是 。
②步骤 1~7 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步骤是 (填步骤序号)。
③为获得样品中 NH4ClO4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
正确答案
①酸式滴定管
②1,5,6
③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2SO4溶液的浓度(或不加高氯酸铵样品,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进行蒸馏和滴定实验)
①准确量取40.00 mL H2SO4溶液可以选用量程为50 mL的酸式滴定管。③本实验采用高氯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氨气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再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剩余的硫酸,从而计算出产生的氨气的物质的量,进一步换算出样品中高氯酸铵的含量。因步骤3中所给H2SO4的浓度值非精确值,故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还应该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硫酸的浓度。
(1)25 ℃时,0.1 mol·L-1NaOH溶液的pH为________;
(2)25 ℃时,0.1 mol·L-1NH4Cl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将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次序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25 ℃时,0.1 mol·L-1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的浓度为C1,0.1 mol·L-1NH4Cl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的浓度为C2,则C1 ______C2(填“<”、“=”或“>”)
正确答案
(1)13 (2)< NH4++H2ONH3·H2O+H+ (3)C (4)<
试题分析:(1)求溶液的pH,就是求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25 ℃时,0.1 mol·L-1NaOH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那么氢离子浓度就为
,所以其pH=13 (2)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因此其pH<7,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NH4++H2O
NH3·H2O+H+ (3)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等物质的量的氨水和氯化钠,因此有C;(4)25 ℃时,0.1 mol·L-1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的浓度为C1=
;0.1 mol·L-1NH4Cl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的浓度为C2=
,,则C1<C2。
(10分)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MnO2+C2O42-+4H+=Mn2++2CO2↑+2H2O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品,加入2.68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之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从中取出25.00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再用0.0200mol·L-1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滴入20.00mLKMnO4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0.0200mol·L-1KMnO4标准溶液应置于 (选填“甲”或“乙”)滴定管中;滴定终点如何判断 。
⑵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选填“能”或“否”)。若回答“能”,请给出计算结果 ;若回答“否”,试说明原因 。
⑶若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下列操作,其中会使所测MnO2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E.锥形瓶水洗之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正确答案
⑴甲 当看到加入1滴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立即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⑵否 因为不知道容量瓶的规格 ⑶BC
考查滴定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
(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酸性,且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应置于酸式滴定管中,酸式滴定管的下端是玻璃管,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是橡胶管,所以甲是酸式滴定管,乙是碱式滴定管。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所以不需要指示剂,当达到终点时溶液会显紫红色,据此可以判断。
(2)根据反应过程可以计算出25.00ml溶液中过量的醋酸钠的物质的量,但由于不知道容量瓶的规格,所以无法计算总的过量的醋酸钠,因而也不能计算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3)A说明配制的样品的浓度偏低,因此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就偏低,则过量的醋酸钠的物质的量也偏低,所以和二氧化锰的反应的醋酸钠就偏高,即测定结果偏高。B中说明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偏高,则和二氧化锰反应的醋酸钠就偏低,测定结果偏低。C中配制的样品的浓度偏高,因此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就偏高,则过量的醋酸钠的物质的量也偏高,所以和二氧化锰的反应的醋酸钠就偏低,即测定结果偏低。D中说明消耗的高锰酸钾的体积偏低,因此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就偏低,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最终的测定结果就偏高。锥形瓶就不能用标准液润洗,所以E是不影响的。答案选BC。
(12分)(1)氯化铁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发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并产生无色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
(2)向盛有1mL 0.1mol/L 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2mol/L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静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转变为红褐色沉淀。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3)25℃,向100mL pH=12的NaOH溶液加入pH=10的NaOH溶液1000 mL,混合后溶液体积1100 mL ,pH= 。
(4)常温下,将0.1000 mol L-1 NaOH溶液滴入20.00 mL 0.1000 mol L-1的一元弱酸HA溶液中,刚好完全反应,则c(Na+) c(A-)。(填“>”、“<”或“=”)
(5)某有机物结构为,它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 。
正确答案
(1) Fe3+ + 3H2O Fe(OH)3 + 3H+(2分)
Fe3+ + 3HCO3- = Fe(OH)3 ↓ +3CO2 ↑(2分)
(2) Fe(OH)3溶度积(或溶解度)比Mg(OH)2更小(2分)(3)11 (2分)(4)>(2分)
(5)羟基(1分)、羧基(1分)(若写了溴原子,不给分)
双水解产生沉淀和气体,SFe(OH)3Mg(OH)2 C(OH-)=10-2×0.1mol+10-4mol×1/1.1L
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显碱性。c(Na+) > c(A-)。
为测定某H2C2O4溶液的浓度,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原理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1)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 (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2)若滴定时,没用标准液洗涤滴定管,会使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 _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若滴定时,反应前后的两次读数分别为a和b,则实验测得所配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4)在该溶液与KOH溶液反应所得的0.1 mol/L KHC2O4溶液中,c(C2O42-)>c(H2C2O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1)酸式滴定管 (2分) 滴加最后一滴KMnO4后,锥形瓶中溶液从无色突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 (2分)
(2)偏高 (2分)
(3)0.1c(b-a) (3分)
(4)BD (3分)
试题分析:1)因为KMnO4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故应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因KMnO4溶液自身的颜色作为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时,再滴加KnO4溶液时,溶液将由无色变为紫色,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2)若滴定时,没用标准液洗涤滴定管,相当于把标准溶液进行了稀释,这样消耗的的标准液体积偏高,会使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3)若滴定时,反应前后的两次读数分别为a和b,则标准液的体积为(b-a)ml,求得标准液KMnO4的物质的量为:c(b-a)/1000mol。根据2KMnO4-----5H2C2O4关系式可求得所配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c(b-a)mol/L。(4)由c(C2O42-)>c(H2C2O4),说明HC2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A. c(K+)+c(H+)=c(HC2O4-)+c(OH-)+c(C2O42-)电荷守恒关系式书写错误; B.c (HC2O4-)+ c (C2O42-)+ c(H2C2O4)=0.1mol/L是物料守恒,正确; HC2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 C. c(H+)<c(OH-)错误; D.c(K+)=c(H2C2O4)+c(HC2O4-)+c(C2O42-)是守恒表达式,正确;
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 。在此温度下,将 pH = a的 NaOH 溶液 Va L 与 pH = b的 H2SO4溶液 Vb L 混合。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 a= 12,b= 2,则 Va∶Vb= ;
(2)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 a+ b= 12,则 Va∶Vb= ;
(3)若所得混合液的 pH = 10,且 a= 12,b= 2,则 Va∶Vb= 。
正确答案
(12分)
KW=10-13
(1)1:10 (2)10:1 (3)1:9
试题分析:解:0,01mol/l的NaOH溶液中C(OH-)=0.01mol/L=10-2mol/L,
pH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H+)=10-11mol/L。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 10-11mol/L*10-2mol/L=10-13(mol/L)2。
①pH=12的NaOH溶液中C(H+)=10-12mol/L
则氢氧化钠溶液中C(OH-)=Kw/C(H+)=10-13(mol/L)2/10-12mol/L=10-1mol/L
pH=2的硫酸中C(H+)=10-2mol/L,
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C(H+)*Vb=C(OH-)*Va,
Va:Vb=10-2:10-1=10-2:10-1=1:10。
②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C(H+)*Vb=C(OH-)*Va;且 a+ b= 12,
Va:Vb=C(H+):C(OH-)=C(H+):[Kw/C(H+)]=10-b:10-13+a=1013-a-b=10:1。
③pH=12氢氧化钠溶液中C(OH-)=10-1mol/L,
pH=2的硫酸中C(H+)=10-2mol/L,
pH=10的溶液中C(OH-)=10-13(mol/L)2/10-10mol/L=10-3mol/L,
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则说明碱过量,
C(OH-)*Va-C(H+)*Vb=10-1mol/L*Va-10-2mol/L*Vb=(Va+Vb)*10-3mol/L,
解得:Va:Vb=1:9。
点评:
1、强酸、强碱溶液的pH
强酸直接由酸的浓度求出c(H+),强碱先由碱的浓度求出c(OH-),再根据水的离子积换算出c(H+),然后用公式Kw = c(H+)·c(OH—)=1×10-14 pH=" -" lg c(H+)求解
2、两强酸混合抓住氢离子进行计算 2、两强碱混合抓住OH-进行计算,再转化为H+
c (H+) = c (OH-])=
经验规律:(1)两强酸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的pH=小的+0.3
(2)两强碱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的pH=大的—0.3
3、强酸、强碱混合,酸过量抓住氢离子进行计算、碱过量抓住氢氧根离子进行计算。
(3)酸I+碱II
完全中和:c(H+)= c(OH-) = 1mol/L
酸过量: c(H+)= 碱过量:c(OH-)=
(共4分)25℃时,PH = 10.0的K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____________mol/L;
pH = 12.0的KCN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______________mol/L。
正确答案
10-10 ; 10-2
考查pH的有关计算。
在pH=10.0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10-10mol/L,由于氢氧化钾是抑制水的电离的,所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也是10-10mol/L;在pH = 12.0的KCN溶液中,溶液中OH-浓度是10-2mol/L。由于KCN是促进水的电离的,所以由水电离出来的(H+)=10-2mol/L。
(1)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KW=1×10-13,则该温度 25℃(填“>”、“<”或“=”)。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1×10-10 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为 。
(2)若温度为25℃时,体积为Va、pH=a的H2SO4与体积为Vb、pH=b的NaOH混合,恰好中和。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正确答案
(1)> 3或10
(2)c(Na+)>c(SO42-)>c(H+)=c(OH-)
(1)KW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13>10-14(25℃时),故该温度高于25℃。当溶液显碱性时pH=10,当溶液显酸性时c(H+)==10-3 mol/L,pH=3。
(2)Na2SO4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2c(SO42-),而溶液呈中性,c(H+)=c(OH-)。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