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铁盐的物理性质
- 共353题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________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有:有________生成,活塞__________移动(填“向外”、“向内”、“不”)。
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________溶液中。
(3)实验3中,甲中的30 mL气体是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那么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写出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4中,已知:3Cl2+2NH3===N2+6HCl,甲针筒除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最后针筒内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mL。
正确答案
(1)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 (2)黄色固体;向内;NaOH
(3)NO;3NO2+H2O==2HNO3+NO
(4)黄绿色变为无色;5
固体A和B都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在A、B中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A、B在高温下煅烧时,产物都是固体C和气体D,由D最终可制得酸E,E的稀溶液跟A反应时生成气体G和溶液F。G和D在常温下混合有浅黄色固体生成。在F中滴入溴水后,再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加热时又转变成C。根据上述事实回答:
(1)A的化学式_________B的化学式_________
(2)B燃烧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C和D混合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在F中滴入溴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A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FeS;FeS2
(2)
(3)2H2S+SO2══3S+2H2O
(4)6FeSO4+3Br2══2Fe2(SO4)3+2FeBr3
(5)FeS+2H+══Fe2++H2S↑
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A为非金属单质,D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转化时能量变化如下图,请写出反应A+D→C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金属单质,D是某强酸的溶液,则反应C+D→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若A、B为盐,D是强碱,A的水溶液显酸性,B的水溶液显碱性。
①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反应B+A→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为强碱,D为气态氧化物。常温时将B的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其pH随时间t的变化可能如图a或图b所示(不考虑D的溶解和水的挥发)。
①若图a符合事实,则D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图a中的x_______7(填“>”“<”或“=”)。
②若图b符合事实,则其pH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已知图b中y<7,B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B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s)+1/2O2(g)=CO(g) △H=-110.6 kJ/mol
(2)3Fe2++4H++NO3-=3Fe3+ +NO↑+2H2O
(3)①Al(OH)3;②Al3++3AlO2-+6H2O=4Al(OH)3↓
(4)①CO2;>;②2HSO3-+O2=2H++2SO42-;c(Na+)>c(HSO3-)>c(H+)>c(SO32-)>c(OH-)
烧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去含有NaCl的残液,过一段时间便出现红棕色的铁锈斑点,已知该锈斑为Fe(OH)3失水的产物。
(1)请你写出此时Fe被腐蚀的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
(2)Fe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Fe(OH)2与O2和水反应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Fe-2e-=Fe2+;2H2O+O2+4e-=4OH- (2) Fe2++2OH-=Fe(OH)2↓
(3)4Fe(OH)2+2H2O+O2=4Fe(OH)3
(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__。
A. KMnO4 B. H2O2 C. Cl2水 D. HNO3
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
CuSO4的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
A. NaOH B. NH3·H2O C. CuO D. 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8.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ol/L,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已知:lg2=0.3;lg5=0.7)
正确答案
(1)B;CD
(2)4;3.3;可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