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工时消耗4小时,变动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6元。本月生产产品300件,实际使用工时15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2000元。则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 )元

A.1800
B.1650
C.1440
D.176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500-300×4)×6=1800(元)。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会计处理方法中,符合一致性原则的有( )。

A.由于物价上涨幅度较大,企业从9月1日起将存货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
B.有关法规要求所有的工业企业从1993年7月1日开始执行新《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C.从1998年1月日开始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改用约当产量法
D.某上市公司6月30日编制中期报告后,从7月1日起将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改为加速折旧法
E.某企业的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对5月20日购入的高新设备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正确答案

B,C,E

解析

[解析]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一家装配工厂以单一成本库计算相关的变动和固定制造费用,然后通过单一的分配基础将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在产品中。装配工厂的管理层想利用弹性预算公式估计出不同活动水平的总制造费用规模。如果使用作为分配基础的作业在装配工厂作业的相关范围内增加,则()项关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叙述是正确的。

A.每单位变动成本不变,总固定成本减少 
B.每单位变动成本不变,总固定成本增加 
C.每单位变动成本不变,总固定成本不变 
D.每单位变动成本增加,总固定成本不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这个解法是正确的,因为两部分的解释都是正确的。当产量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总固定成本不变时,总的变动成本在弹性预算中的比例将会增加。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随着成本对象行为水平或产量水平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一定产出水平上每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是固定的。因此,当在相关范围内产量增加或减少时,总的变动成本随之增加或减少。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无论成本对象行为水平或产量水平怎样变化都不变的成本。因此,当在相关范围内产量增加或减少时,总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如果计算每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总固定成本除以产出数量)的话,则它会随着产量水平的减少(增加)而增加(减少)。选项(a)不正确,因为这个解法的第二部分是错误的。每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会降低(成本在较多的产品间分配均摊),但弹性预算中总固定成本在产量水平的相关范围内是保持不变的。这个解法中的第一部分是正确的,因为它提到总变动成本会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选项(b)不正确,这个解法的第二部分的陈述是错误的。每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会降低(成本在较多的产品间分配均摊),但弹性预算中总固定成本在产量水平的相关范围内是保持不变的。这个解法的第一部分是正确的,因为它提到产量的增加导致了总变动成本的增加。选项(d)不正确,因为这个解法的第一部分的陈述是错误的。每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是不变的,然而,总变动成本会增加。这个解法的第二部分的陈述是正确的,因为它提到总固定成本在产量水平的相关范围内是保持不变的。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将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进行分配。2008年9月企业投产甲产品2000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为2400小时。且当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287000元,制造费用定额为每小时30元。则当月完工甲产品的成本中应含制造费用( )元。

A.215000
B.287000
C.196000
D.2268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完工甲产品的成本中应含制造费用=287000-2400×30=215000(元)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成本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并计算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的账户,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类账户的有( )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劳务成本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分行业进行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统计时,计算工业总产值应遵循()。

A.要素法原则
B.工厂法原则
C.成本法原则
D.产品法原则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工业总产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2 版)》的第200 页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分行业进行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统计时, 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1)工业生产的原则;(2)最终产品的原则;(3) “工厂法”原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甲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10千克×0.6元/千克) 6元
直接人工(6小时×0.8元/小时) 4.8元
变动制造费用(6小时×0.2元/小时) 1.2元
固定制造费用(6小时×0.1元/小时) 0.6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12.6元
甲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3600000小时。月初在产品20000件,标准成本为186000元,其原材料于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项目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约当完工产品的系数为0.5。本月投产500000件,月末完工入库500000件,月末在产品20000件。本月购入原材料6000000千克,单价0.5元/千克,实际耗用原材料5500000千克;本月生产产品实际耗用工时2700000小时,实际发生工资费用243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94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216000元。
要求:
计算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

本月完成的约当产品为:20000×0.5+500000-20000×0.5=500000(件)
人工效率差异=(2700000-500000×6)×0.8=-240000(元)
人工工资率差异=2700000×(2430000÷2700000-0.8)=270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K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多种规格的厨房设备,按照客户订单要求分批组织生产。各种产品均需经过两个步骤加工,第一车间为机械加工车间,第二车间为装配车间。
本月生产的601号和701号订单的有关资料如下:
(1)批号601生产甲产品:6月底第一车间在产品10台(6月份投产),7月20日全部完工入库,月末两车间均无601号甲产品在产品。
(2)批号701生产乙产品;6月底无在产品,7月份投产8台,7月底3台完工入库,剩余5台为第一车间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40%)。
生产601号和701号的直接材料均在各车间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在加工过程中陆续发生。
K公司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各车间的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按实际加工工时在各批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各批产品的生产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或半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7月份有关成本核算的资料如下。
(1)直接材料费用(单位:元)。 (2)实际加工工时。
各车间除加工601号、701号订单外,还加工其他批别产品。7月份实际加工工时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小时):
(3)直接人工费用。
第一车间发生直接人工费用100000元,第二车间发生直接人工费用72000元。
(4)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发生制造费用80000元,第二车间发生制造费用56000元。
(5)601号订单月初在产品成本(单位:元)。
要求:
计算填列601号订单的产品成本计算单(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计算过程:
一车间人工费用分配率=7月份一车间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7月份一车间直接人工工时合计=100000/10000=10(元/小时)
一车间601号订单分配人工费=一车间人工费用分配率×601批产品一车间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时=10×3000=30000(元)
一车间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7月份一车间发生制造费用/7月份一车间直接人工工时合计=80000/10000=8(元/小时)
一车间601号订单分配制造费用=一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601批产品一车间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时=8×3000=24000(元)
二车间人工费用分配率=7月份二车间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7月份二车间直接人工工时合计=72000/8000=9(元/小时)
二车间601号订单分配人工费=二车间人工费用分配率×601批产品二车间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时=9×2600=23400(元)
二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7月份二车间发生制造费用/7月份二车间直接人工工时合计=56000/8000=7(元/小时)
二车间601号订单分配制造费用=二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601批产品二车间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时=7×2600=18200(元)
产品成本计算单:601号订单
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601(甲产品) 开工时间:2011年6月1日
批量:10台 完工数量:10台 完工时间:2011年7月20日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步骤是怎么样的试画出作业成本法计算物流成本的逻辑图。

正确答案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步骤是: (1)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 (2)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 (3)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中; (4)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作业成本法计算物流成本的逻辑图如下: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企业只生产A产品,2012年计划成本和2012年12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实行计时工资制度。A产品每台所耗工时数的每小时工资成本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所示: 要求:
计算材料消耗量变动、材料价格变动对直接材料成本的影响,计算两种因素影响的总额。

正确答案

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影响=(170-200)×33.5=-1005(元)
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170×(40-33.5)=1105(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1005+1105=1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标准成本计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