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A、B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图,该阶段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的模式是           。(4分)

(2)B图,该阶段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的模式是           。(4分)

(3)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       图。老人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       图。(2分)

(4)若A国的人口仍无控制地迅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                ,②                。(2分)

(5)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              ,②                 。(2分)

正确答案

(1) 高   低   加快   传统型

(2) 低   低   缓慢   现代型

(3)  A      B 

(4) ① 人均资源减少   ② 就业困难(劳动力过剩)

(5) ① 人口老龄化     ② 劳动力不足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根据上述两幅人口年龄结构图,表明A国人口增长迅速,少年儿童的比重高,说明其人口出生率高;这样的过快增长,可能给该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教育、就业压力加大。为此,需要控制人口数量。而B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少年儿童比重逐渐减少(说明其出生率低),老年人口比重大。可能造成该国劳动力不足,社会、家庭养老压力加大;为此,需要适当鼓励生育,并接受国际移民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据《2002年世界人口状况》)

材料二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材料三  2007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亿.有关国媒体将此乐观地称作“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

(1)材料一所述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现代型的有几个?中国和俄罗斯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美国国内第二次和第四次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3)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

(1)4个

主要表现:中国人口数量庞大,老龄化严重;俄罗斯人口负增长,劳动力资源不足,老龄化严重。

(2)第二次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使人口大规模从乡村迁入城市。

第四次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土地租金高;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环境有更高要求;南部和西部气候温暖,环境清洁,有“阳光地带”之称。

回流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后,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治理和老工业区的改造,城市环境得到改善,老工业区经济重现活力,出现了人口向城市和老工业区回流的现象。

(3) 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的问题,导致劳动力资源不足,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美国人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劳动力资源,增强了经济活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及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材料二: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的统计图。

材料三:世界、中国、美国人均耕地与人均GDP比较表。

(1)上述哪些省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4分)

(2)从表中看出哪两个省区的人口负担最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3)椐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3分)

(4)读上表,分析造成人均耕地继续减少的原因(3分)

正确答案

(1)沪、苏、津、粤     ①计划生育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比重下降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等,使平均寿命延长。(4分)

(2)沪、粤   自然条件优越;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高;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对外的高度开放;环境人口容量大。(3分)

(3)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在加剧    原因: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导致人口密度增加;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较强,吸引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3分)

(4)自然原因:灾毁耕地   社会原因: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3分)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表格数据的老年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即可判断为老龄化。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故可从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和总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影响上述省区的老年人口增长迅速主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分析,总人口增长缓慢主要结合我国的计算生育政策分析。(2)直接从表格数据人口承载状况分析,人口承载系数越低,表示人口负担越小。结合人口承载状况为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分析,说明该地区的理论承载密度较大,故可从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方面分析。(3)直接从材料二,我国东、中、西部的人口分布差异判断即可。原因主要从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两方面分析。(4)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主要从我国的人口变化和耕地变化两方面分析,注意结合目前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生态恶化、生态退耕和城市化占用耕地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学生应抓住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能掌握影响老龄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影响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等基本内容,注意与区域实际相结合,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学会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甲图表示四个不同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关系,乙图人表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试看图说明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特征:                          ,       

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于A类的是可能是              (填序号),

①英国;②中国;③美国;④印度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这类国家一般属于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看B国处于    期,D国处于     期(填乙图中的序号)。

(3)图中反映出D国的人口问题是                 

上述人口问题对D国的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针对以上人口问题,改国应该采取的人口政策应该是:

正确答案

(1)出生率高 死亡率低 自然增长率高 ④ 发展中

(2)I  IV      

(3)人口老龄化    影响: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

对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图示A国的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故判断A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目前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与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致;

(2)B国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计算自然增长率较低,判断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与右图的Ⅰ阶段符合;D国的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判断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与右图的Ⅳ阶段符合。

(3)D国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故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故产生的主要问题有劳动力不足,社会、家庭养老压力大;故一般采取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并完善社会养老体制等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问题的凸显,需要各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应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兴经济体,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兴的经济实体。巴西,俄罗斯中国以及印度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愈发重要的新兴经济体。 

材料一:四国统计数据

(1)与四个国家统计数据所表明内容符合的是(  )(4分)

(2)①国被称为“世界加油站”,②国被称为“世界办公室”,④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③国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的原因。(8分)

(3)从地理角度简要指出①国成为新兴经济体的条件(8分)

正确答案

(1)AD

(2)③国(巴西)地处热带,自然条件优越,(2分);玉米大豆(2分)以及热带经济作物生产规模大(2分),出口多(2分);矿产资源丰富(2分),是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分)。

(3)国土面积广阔(2分);资源丰富(是少数几个资源可以自给自足的国家)(2分);劳动力素质高(2分);工业(经济)基础好(2分);良好的产业政策(2分)

下一知识点 :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口的自然增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