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们用蔗糖、奶粉和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经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

B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

C乳酸菌是一种异养厌氧型的细菌

D只有奶粉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氮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蔗糖作为乳酸菌的碳源被乳酸菌利用产生乳酸,蔗糖消耗量多,乳酸生成量多.所以A描述正确.

B、乳酸菌是厌氧菌,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若酸奶出现气泡,说明有需氧菌存在.所以B描述正确.

C、乳酸菌是异养厌氧菌C描述正确.

D、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也可以为乳酸菌提供氮源.所以D描述错误.

故应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氧、零上低温有利于贮存水果、蔬菜,其原理都是降低了细胞呼吸

B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同化的总能量比值,一般恒温动物>变温动物>植物

C土壤中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D寒冷刺激骨胳肌战栗、立毛肌收缩,耗能增加,细胞呼吸增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水果、蔬菜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代谢旺盛,有机物消耗多;而在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所以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A正确;

B、由于动物代谢活动大于植物,恒温动物维持体温所需能量多于变温动物,所以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同化的总能量比值,一般恒温动物>变温动物>植物,B正确;

C、土壤中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能量流动不循环,C错误;

D、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细胞呼吸增强,增加产热量,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气体,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

①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

②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③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④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⑤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差,以利于机物的积累.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的阳光不足,提高作物的产量,①正确;

②增加空气湿度,会使薄膜上产生一层水膜,从而会降低透光率,影响光合作用,②错误;

③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能补充光合作用的原料,从而增加光合作用强度,③正确;

④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来自其光反应过程,而不是呼吸作用,且增加温室中氧气的含量,能促进呼吸作用,加快有机物的消耗,④错误;

⑤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度差,减少夜间有机物的消耗,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⑤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探究荔枝的冰温储藏(-1.2℃下储藏)是否优越于普通冷藏(0-10℃储藏),科研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以还原糖含量作为荔枝品质变化的指标),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

(1)表中的“?”应该为______.上述实验表明冰温储藏明显优于普通冷藏,依据是:冰温储藏的荔枝______远高于普通冷藏中的荔枝.

(2)如图在储藏的前10天,普通冷藏的还原糖含量比冰温储藏的荔枝高.其原因可能是:普通冷藏的温度较高,______较高,未成熟水果里贮存的______水解为还原糖的速度快.

(3)低含氧量也有利于新鲜水果的储藏.其原理是:降低了______.低氧条件下,果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4)与荔枝相比,土豆富含淀粉却不含还原糖的最可能的原因是缺乏______

(5)蕃茄不宜作为还原性糖检测的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含有______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

正确答案

解:(1)湿度不是研究的对象,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湿度应该相同,实验结果的比较才有意义.实验结论往往是对实验目的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或定论,所以下结论时应该回归实验目的,即依据是:冰温储藏的荔枝还原糖含量远高于普通冷藏中的荔枝.

(2)普通冷藏的温度较高,酶的活性较高,未成熟水果里贮存的多糖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的速度快.

(3)低含氧量也有利于新鲜水果的储藏.其原理是:降低了细胞呼吸.低氧条件下,果肉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所以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根据酶的专一性,与荔枝相比,土豆富含淀粉却不含还原糖的最可能的原因是缺乏淀粉酶.

(5)蕃茄不宜作为还原性糖检测的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含有色素,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

故答案为:

(1)87%   还原糖含量

(2)酶的活性   多糖

(3)细胞呼吸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淀粉酶

(5)色素

解析

解:(1)湿度不是研究的对象,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湿度应该相同,实验结果的比较才有意义.实验结论往往是对实验目的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或定论,所以下结论时应该回归实验目的,即依据是:冰温储藏的荔枝还原糖含量远高于普通冷藏中的荔枝.

(2)普通冷藏的温度较高,酶的活性较高,未成熟水果里贮存的多糖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的速度快.

(3)低含氧量也有利于新鲜水果的储藏.其原理是:降低了细胞呼吸.低氧条件下,果肉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所以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根据酶的专一性,与荔枝相比,土豆富含淀粉却不含还原糖的最可能的原因是缺乏淀粉酶.

(5)蕃茄不宜作为还原性糖检测的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含有色素,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

故答案为:

(1)87%   还原糖含量

(2)酶的活性   多糖

(3)细胞呼吸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淀粉酶

(5)色素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试据图回答: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这些CO2______ 的产物.

(2)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______

(3)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无氧呼吸

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加强,CO2释放量增多

B点;这时有氧呼吸已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水果和蔬菜组织内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

解析

解:(1)图中A点氧气的浓度为0,植物能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

(2)由A到B,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所以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

(3)由B到C,随着氧气的增加,植物的有氧呼吸加强,CO2释放量增多,所以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

(4)贮藏室内的氧气浓度在B点的时候,这时有氧呼吸已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水果和蔬菜组织内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

故答案为:

(1)无氧呼吸 

(2)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3)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加强,CO2释放量增多 

(4)B点;   这时有氧呼吸已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水果和蔬菜组织内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呼吸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