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Fe3+、Fe2+、I-、HCO3-、Cl -、NO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现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滴加盐酸,溶液的棕黄色加深.

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正确答案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Fe3+、Fe2+、I-、HCO3-、Cl -、NO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现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发生3SCN-+Fe3+⇌Fe(SCN)3不能大量共存,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3+,因Fe3+与I-能发生2Fe3++2I-=2Fe2++I2,所以一定不存在I-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滴加盐酸,溶液的棕黄色加深,发生3Fe2++NO3-+4H+=3Fe3++NO↑+2H2O,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2+、NO3-,因HCO3-+H+=H2O+CO2↑所以原溶液滴加盐酸加酸没有气体生成,所以一定不存在HCO3-,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l-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近年来,我国储氢纳米碳管研究获重大进展,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物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K2Cr2O7 +  H2SO4(稀) CO2↑+  Cr2 (SO4) 3+          +          .

(1)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2)完成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选项编号)

(4)生成0.5mol还原产物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5)K2Cr2O7可用于测定亚铁盐的含量,现有FeSO4试样0.4000克,溶解酸化后,用浓度为0.02000mol/L的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则该试样中FeSO4的质量分数为               。       

正确答案

(1)K2Cr2O7;C;(2)3、2、8、3、2、2K2SO4、8H2O;(3)A;(4)3;(5)91.2%

试题分析:(1)此反应的氧化剂是K2Cr2O7,还原剂是C,即被氧化的元素是C,氧化产物是CO2(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的总数相等可得3C+ 2K2Cr2O7+ 8H2SO4(稀)= 3CO2↑+ 2Cr2 (SO4) 3+2K2SO4+8H2O. (3)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酸性,因此选项是A。(4)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转移12mol的电子,产生还原产物Cr2 (SO4) 32mol。因此若生成0.5mol还原产物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K2Cr2O7~6FeSO4。n(K2Cr2O7)= 0.02000mol/L÷0.02L=4.0×10-4mol,则n(FeSO4)=2.4×10-3mol,m (FeSO4)=2.4×10-3mol× 152g/mol=0.3648g。则该试样中FeSO4的质量分数为(0.3648g÷0.4000g)×100%=91.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装入足量Na2CO3粉末,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和稀醋酸。填写下列空白。

(1)a、b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相同点是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支试管中生成气体的速率开始时是a__________b,反应完毕后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是a__________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都产生无色气泡 产生气泡的快慢程度不同,a中产生气泡快 c(H)不同,a中c(H)大

(2)大于 等于 开始反应时盐酸中c(H)大,但两者H的总物质的量相等

试题分析: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所以在浓度相等的条件下,盐酸和碳酸钠的反应速率快。但由于二者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所以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相等。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

 

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体积(V)的关系图所示。

(1)若Y是盐酸,则Oa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指来源于X溶液的,下同)是                                      

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是       ,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Y是NaOH溶液,则X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SiO32、AlO2 CO32 Al(OH)3+3H=Al3+3H2O

(2)Al3、Mg2、NH4、Cl NH4+OH=NH3·H2O

(1)因溶液是无色的,所以肯定不含Fe3,加入盐酸后能形成的沉淀有Al(OH)3、H2SiO3,前者能溶于过量盐酸而后者不能,由图像知溶液中肯定含有AlO2、SiO32,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AlO2、SiO32,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CO32,bc段则是Al(OH)3溶解。(2)当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为Mg(OH)2、Al(OH)3,ab段是NH4与OH发生反应,因Mg2、Al3不能与CO32、SiO32、AlO2共存,故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一瓶无色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NH4+、K+、Na+、Mg2+、H+、Cu2+、CO32-、I-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的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振荡后CCl4层显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④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并回答:

(1)在溶液中,肯定存在的有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

(2)写出实验④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实验①现象:溶液呈强酸性,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H+,而H+与CO32-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CO32-

根据实验②现象: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有I2,这是由于I-被氯气氧化所产生的,从而说明溶液中含有I-

根据实验③现象: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而Mg2+、Cu2+能与碱反应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Mg2+、Cu2+

根据实验④现象: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为氨气,因则NH4++0H-NH3↑+H20,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NH4+

总上所述,在提供的离子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H+、I-、NH4+;肯定不含有的离子为:Mg2+、Cu2+、CO32-,还不能确定的离子为:K+、Na+

故答案为:(1)NH4+、H+、I-;Mg2+、Cu2+、CO32-;(2)NH4++0H-NH3↑+H20;(3)K+、Na+

下一知识点 :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离子共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