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图甲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和水解均可发生在叶绿体内

B图甲结构固定的能量是输入生物圈的总能量

C由图乙可知,C3相对含量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D图乙中DE段曲线下降与图甲中的A物质密切相关而与B物质无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7.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_________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

(4)复合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27.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_________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

(4)复合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4.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e物种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

(2)如果c物种的数量明显减少,则d物种的数量将__________。

(3)c物种与d物种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4)f物种增重1kg至少要消耗b物种__________kg。

(5)若该生态系统受重金属污染,图中重金属含量最低的生物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分解者  

(2)增多  

(3)竞争  

(4)25   

(5)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生态护坡是综合生态学、工程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知识,利用植被对斜坡进行保护的综合技术。下图为某种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____________法调查此地的植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3)人们通过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植被稀少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 (图中字母代表)如上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5)研究人员向此坡地引入沙棘并种植在海挡林带和灌草丛带,结果沙棘在灌草丛带的长势明显好于海挡林带,经分析两地带中表层~60cm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如下表。

某研究者提出“土壤含水量的增高能够促进沙棘的生长”,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随机分为A、B两组种植,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B组实验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研究者的假设。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样方法,随机取样(降低取样误差)。

(2)水平。

(3)次生演替。

(4)捕食、竞争(缺一不得分),3、4(缺一不得分),b+d+e/a。

(5)土壤含水量与海档林相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A组长势显著强于B组。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2.图16中甲图表示用某种杆菌为饲料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实线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虚线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变化。乙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见,大草履虫的存在使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增长速率(             )。

(2)甲图中大、小草履虫之间通过(        )关系而间接发生作用,其作用结果是(

         );乙图中D、E两个种群之间通过(       ) 关系而直接发生作用。

(3)在乙图中,C→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E→C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在细胞中(         )进行。

(4)若乙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的目的是 (                            ) 。

(5)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与此相符合的行为有哪些?(写两点)

①(                              );② (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