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朝鲜半岛当前的紧张事态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2013年4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我们的立场十分明确,不管局势如何变化,都应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坚持推进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朝鲜半岛是中国近邻,我们反对任何一方在这一地区的挑衅言行——不允许在中国家门口‘生事’”。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4分)

(2)请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不允许在中国家门口‘生事’”?(4分)

正确答案

(1)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坚持推进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体现了维护我国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我们的立场十分明确”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反对任何一方在这一地区的挑衅言行”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每小点1分)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分),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1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1分)。所以,我国要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不允许在中国家门口‘生事’”。(1分)

试题分析:(1)本题属于体现类问答题,考生首先要能准确回忆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然后再去阅读材料,看那句材料体现了哪条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2)题目明确指出“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考生就要全面回忆书中和国家利益有关的知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等。我国之所以“不允许在中国家门口‘生事’”,与之相关的知识就是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部分了。

点评:本题以当前的热点时政为材料,既可以考查考生的书本知识点,也考查考生是否关系国家大事,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非常好的题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

2013年7月22日,中国海警局挂牌成立。新组建的海警局将国家海洋局的中国海监总队、农业部的多个海洋的渔政局、公安部的边防局、海关总署的缉私局进行整合。成立2天后,海警编队即赴钓鱼岛海域进行维权执法。

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日关系。(9分)

正确答案

①努力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时代的要求。(3分)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应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3分)

③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日本的合作关系,努力化解分歧,推进中日关系的发展。(3分)

试题分析:该题原理范围较为明确,即我国的外交政策,针对的是处理复杂的中日关系,“怎样”是措施类题目,即我国应对复杂的中日关系采取的措施。从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等角度回答即可,注意回答的措施要合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天安舰沉没使朝鲜半岛风云突变。针对朝鲜宣布与韩国断绝所有关系问题,温家宝总理在韩国访问期间强调:我们始终认为,对话比对抗好,缓和比紧张好,中方真诚希望有关各方务必冷静克制,妥善处理有关问题,避免局势紧张轮番升级;中方将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客观、公正作出判断,决定立场;中方一贯主张并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反对和谴责任何破坏半岛和平稳定的行为。

问题:温家宝总理的发言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9分

正确答案

(1)朝鲜半岛问题关系我国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方认为,对话比对抗好,缓和比紧张好,希望有关各方冷静克制,妥善处理问题,这一主张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3分)

(2)中方将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客观、公正作出判断,决定立场,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3分)

(3)中方一贯主张并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反对和谴责任何破坏半岛和平稳定的行为。体现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是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践体现(3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3分)材料: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们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样性,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各国应如何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7分)

正确答案

①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2分)

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2分)

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1分)

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1分)

⑤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1分)

此题指向性较强,考查和谐世界的内容,依据教材内容作答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年会上讲到,天下仍很不太平,发展问题依然突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1)当今世界,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两大问题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哪一总特征?(3分)

(2)分别从国家对外职能和外交政策的宗旨两个视角,阐述我国如何应对“天下仍很不太平,发展问题依然突出”这一现状?(7分)

正确答案

(1)和平与发展(2分) 联系 (1分)

(2)①我国在对外交往中,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协调我国与他国的关系,加强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团结,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有利于各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促进共同发展。(3分)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坚持在求同存异中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2分)我国积极发挥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分)

试题分析:(1)根据问题要求,准确、简明回答。对人类生产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两大问题,即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二者关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2)需要从国家对外职能和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两个角度回答。国家的对外职能,体现在对外交往活动中,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角度,首先要回答宗旨是什么,如何践行这一宗旨,回答我国要充分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具体措施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叙利亚局势危机,牵动全球的神经

材料一 叙利亚爆发内战以来,多次发生化学武器袭击,危机不断升级。美国认定化武袭击是叙政府军所为,准备武力打击叙利亚,战争一触即发。国际社会对此大都表示反对:中、俄坚决反对美国对叙动武; 英、德等多个欧盟国家表示不参与美国对叙的军事行动;最后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对叙利亚的化学武器进行核查和销毁,将叙利亚局势从战争边缘拉回到和平轨道,为推动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提供新的机遇。

材料二 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叙内政,反对对叙动武;支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中国积极推动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叙利亚局势能够从战争边缘拉回到和平轨道。(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怎样履行大国的责任。(10分)

正确答案

(1)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叙利亚局势能够从战争边缘回到通过政治手段和平解决是时代的必然要求。(4分)②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叙利亚局势回到和平轨道,通过外交政治手段解决是美、俄、中、欧盟等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得以实现,这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4分)

(2)①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反对对叙动武,支持和平解决叙化武危机,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分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我国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处理叙利亚问题,根据是    非曲直决定我国的态度和政策,推动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3分

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反对干涉叙内政,反对对叙动武,坚持

了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和平共处。3分

试题分析:

(1)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知识。其次要明确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分析为什么叙利亚局势能够从战争边缘拉回到和平轨道。具体分析时,首先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角度进行说明。首先要说明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然后说明叙利亚局势能够从战争边缘回到通过政治手段和平解决,是时代的必然要求顺应了世界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其次结合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的角度可以这样分析说明世界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又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叙利亚局势回到和平轨道,通过外交政治手段解决是美、俄、中、欧盟等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结果。

(2)考生在回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知识,设问的指向是说明我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怎样履行大国的责任,这属于措施类的题目,因此考生,可以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该反对对叙动武,支持和平解决叙化武危机,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的角度说明,我国政府我国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处理叙利亚问题,根据是非曲直决定我国的态度和政策,推动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主责的角度说明应该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反对干涉叙内政,反对对叙动武。本题的知识切口小,只要能记住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解答起来较容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以来的经济改革,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是伟大的变革,是一个不断建立市场秩序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宏观调控规律的过程,我们党认识到应该将“有形手”和“无形手”结合起来。经过近30年的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正确性。(10分)

正确答案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②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等特征,市场调节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③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需要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运用利率等经济手段把市场调节的“无形的手”和宏观调控的“有形的手”结合起来,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50%,同时,温总理强调指出:我们的承诺是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为,是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更是对中国人民的福祉负责而作出的决定,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的承诺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根据的减排目标挂钩。

运用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主张和立场。(12分)

正确答案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确定的减排目标是从我国利益出发,是对我国人民的福祉负责。(2分)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政府主动提出减排目标,促进世界气候问题的解决。(2分)

③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 的基本目标。在不接受外国附加条件的前提下,主动减排,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2分)

④独立自主是外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的承诺是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为,不会给其他国家提出任何条件,我们也不会接受其他国家的如何附加条件。(3分)

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世界各国相互尊重 ,互不侵犯,平等互利为原则,共同应对气候问题。(3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邓小平曾说过“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段话表明

[     ]

A、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

B、我们绝不屈服于任何压力,坚决使用武力维护国家利益

C、我国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D、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正确答案

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非洲是最不发达国家最多、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6年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非洲国家在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合法席位,坚持“一个中国”、挫败西方国家的人权反华提案和加入世贸组织等方面给予了中国大力支持。中国在政治上也一贯支持非洲国家的正义要求和合理主张,支持非洲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向非洲提供了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无偿援助、无息低息贷款、免除重债穷国债务、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和技术合作等力所能及的无私援助。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蜂会,再次确认中非应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常识说明中国与非洲发展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正确答案

⑴原因: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中非共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符合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2分)②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中非共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合作的内在需要,符合双方利益。(2分)

意义:①符合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和联合国宗旨,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分)②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分)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2分)③既有利于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也有利于我国发展,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分)

此题包含两个小问题,设问的指向性明显,第一小问考查国际形势背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作答时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融合。第二小问设问的指向性不强,需要从多角度分析,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世界局势等)、非洲、我国等角度。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