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据调查,随着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造成的危害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害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100万元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了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杆菌,它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科技攻关,我国科技工作者已成功地将该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体内,并实现了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新品种—“转基因抗虫棉”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近年推广后,已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_________的结果。

(2)“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培育应用了__________技术。

(3)控制毒蛋白合成的基因结构中的编码区的特点是___________。

(4)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

(5)该科技成果在环保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农药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

(2)基因工程

(3)连续的

(4)

(5)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A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B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中,②表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___;在图B中,非兴奋部位的是a、b、c中的______________。

(2)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_________________的结合。

(3)请在图B神经纤维中标有a、b、c的一侧,用弧形箭头表示出该膜内外两侧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的电流方向。

(4)成年人能主动控制排尿,而婴幼儿却常常会“尿床”,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5)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有机磷农药作用的部位是突触,此结构中兴奋传递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众所周知,蔬菜中农药残留量大,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上,请给菜农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正确答案

(1)效应器 a、c

(2)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3)

 

(4) 高级神经中枢控制低级神经中枢

(5)化学信号 电信号

(6) 种植抗虫作物 机械防治  选用低毒高效化学农药  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生物农药防治  天敌防治法  寄生虫防治法  激素防治法等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_______的结果。

(2)“转基因抗虫棉”抵抗害虫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

(3)“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_______。

(4)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剪刀”是______,基因“针线”是______,基因“运载工具”是_______。

(5)该项科研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什么?_______。

(6)题中“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说明什么?_________。

(7)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什么?_______。

(8)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农药对害虫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

(2)

(3)基因重组

(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载体

(5)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6)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内经转录和翻译合成了毒蛋白

(7)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8)有利方面: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于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有害方面:可能引起环境问题、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安全性问题等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科学家应用生物技术培育出了一种抗虫棉,它能产生毒素,杀死害虫,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广种植。科学家还研究了害虫的遗传基础,发现不抗毒素对抗毒素为显性(此处分别用B和b表示)。

据此回答:

(1)种植抗虫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棉田不抗毒素害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抗毒素害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3)不抗毒素害虫与抗毒素害虫杂交,则子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可以不用或少用农药

(2)BB,Bb   bb

(3)bb,B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根据此材料回答:

(1)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农药防治不可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______。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灰喜鹊是________消费者;松毛虫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

(3)据调查,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原因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物防治(生物治理)       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2)次级      二

(3)人造马尾松林营养结构简单(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某市一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设计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积累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

(3)氮元素和碳元素都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

(4)沼气池中存在的生物在其细胞中都存在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

(5)如果要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依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原理,应科学增加农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评价以上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保护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的丰收高产,管理人员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结果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农业的纯绿色,治理害虫的最佳方法是采用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2)流向下一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

(3)氮素不断输出该生态系统(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农田中的氮素不足以使农作物高产,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就得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4)核糖体

(5)生物种类

(6)通过延长食物链,科学地利用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废物资源化)。能量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利用,使能量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提高能量转化效率);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7)①.害虫的抗药性经自然选择逐代增强   ②.化学杀虫剂导致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营养结构

(8)生物防治方法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根据此材料回答:

(1)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农药防治不可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灰喜鹊是___________消费者;松毛虫属于第_____________营养级。

(3)据调查,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物防治    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2)次级   二

(3)人造马尾松林植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田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活动。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

(2)“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

(3)近年来北京等地频繁出现了“沙尘暴”和“泥雨”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____________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荒漠化加速了西部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5)西部耕地同样要做好除草、治虫等工作,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除草、治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治虫措施中不宜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控制使用化学杀虫剂的方法一是用___________代替化学杀虫剂,二是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_____________转入农作物,形成新的抗虫作物品种。

(6)西部矿产的开发,可采用细菌冶金的方法,例如用硫杆菌就可直接把硫化铜氧化成铜盐,再用废铁置换出铜。请写出硫化铜在硫杆菌作用下氧化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方法比用燃烧硫化铜的方法生产铜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

(7)西部地区的日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水

(2)自动调节能力

(3)防风固沙

(4)环境迅速恶化

(5)调整能量流动方向,避免能量丧失    生物防治    抗虫基因

(6)    防治环境污染

(7)砂石、泥土的比热比海水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C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差异越大,种群越不易遭环境的淘汰

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老虎与狮子杂交能生出狮虎兽,所以老虎与狮子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来决定

D生物发生了进化表明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反过来则不一定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不会产生ATP的过程是

[ ]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光反应

D暗反应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光反应与暗反应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光反应和暗反应都产生ATP

B光反应产生ATP,暗反应产生氧气

C光反应需要光而不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而需要酶

D暗反应依靠光反应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转录与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逆转录和dna复制的产物都是dna

C生物进化过程中,变异和自然选择都是不定向的

D在一个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通常是不同的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生物科学与工业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物科学与农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