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2)所示,挡板P固定在足够高的水平桌面上,小物块AB大小可忽略,它们分别带有+QA和+QB的电荷量,质量分别为mAmB。两物块由绝缘的轻弹簧相连,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B连接,另一端连接一轻质小钩.整个装置处于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AB开始时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不计一切摩擦及AB间的库仑力,AB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B不会碰到滑轮。

(1)若在小钩上挂一质量为M的物块C并由静止释放,可使物块A对挡板P的压力恰为零,但不会离开P,求物块C下降的最大距离;

(2)若C的质量改为2M,则当A刚离开挡板P时,B的速度多大?

正确答案

(1) (2)

(1)开始时弹簧形变量为

由平衡条件:       …………………①(3分)

设当A刚离开档板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由:       …………………………② (3分)

故C下降的最大距离为:     ………………………………③( 2分)

由①~③式可解得       ………………………………④(2分)

(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C下落h过程中,C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B的电势能的增量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以及系统动能的增量之和

C的质量为M时:     ……………………⑤(3分)

C的质量为2M时,设A刚离开挡板时B的速度为V

    ……………………⑥(3分)

由④~⑥式可解得A刚离开PB的速度为:

       …………………………………⑦(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开始运动后,经多长时间质点的速度刚好为零?

(2)从开始运动到t0=6s末物体经过的路程为多少?

(3)从开始运动到t0=6s末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正确答案

(1)t=4s(2)10m(3)1.5×10-2J

(1)由 x=4t-0.5t2可知:

物体初速度为v0="4" m/s,加速度为a="-1" m/s2

v0+at=0得:t=4s时物体速度为0.

(2)前4s内的位移,后2s内的位移s2=2m.总路程s= s1+ s2=10m

(3)沿电场方向的位移d= s1- s2=6m,电场力做功W=Fd=mad=1.5×10-2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如图所示,一电荷量q=3×10-5C带正电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于竖直放置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中的O点。电键S闭合后,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已知两板相距d=0.1m,电源电动势E=15v,内阻r=0.5Ω,电阻R1=3Ω,R2=R3=R4=8Ω。g取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

(1)电源的输出功率;

(2)两板间电场强度大小;

(3)带电小球质量。

正确答案

(1)28w   (2)140v/m   (3)

试题分析:(1)据题意,电阻R2和R3并联后与R1串联,

则外电阻为Rw=7Ω,

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计算总电流为:

电源输出功率为:

(2)电容器与外电阻并联,则电容器电压等于外电压。即:

两极板距离为d=0.1m,则极板内电场强度为:

(3)由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据平衡条件有:

小球质量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将一个带电量为1×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3×10-6J.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5×10-6J,则UAB=______V,UAC=______V.

正确答案

点A、B间的电势差为:

UAB===3V

点A、C间的电势差为:

UAC===V=-2V

故答案为:3,-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E=10N/C,矩形abcd的ab边与电场线平行,且ab=3cm,bc=2cm,ab两点的电势差为______V,bc两点的电势差为______V.将点电荷q=5C从a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________J.

正确答案

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Edab=10×0.03V=0.3V;

bc连线为等势线,则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0V.

因为Uac=Uab=0.3V,则电场力做功Wac=qUac=5×0.3J=1.5J.

故答案为:0.3,0,1.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在xoy平面内,I象限中有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y轴正方向。在x轴的下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今有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e的电子(不计重力),从y轴上的P点以初速度v0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电场。经电场偏转后,沿着与x轴正方向成45°进入磁场,并能返回到原出发点P

求:(1)P点离坐标原点的距离h

(2)电子从P点出发经多长时间第一次返回P点.

正确答案

(1)(2)

(1)电子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

v =      (3分)

电子从PA,由动能定理得:

Eeh =      (3分)

求出    h =    (2分)

(2)电子从PA t1 =     (2分)

AC再到D,由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Bev         (2分)

      T =   t2 =      (2分)

DP          (2分)

求出 t = t1 + t2 + t3 =        (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A、B、C三点是一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B=30°现在A、B两点放置两点电荷qA、qB,测得C点的场强与BA平行,则qA带______电,qB带______电,qA:qB=______.

正确答案

若A、B都为正电荷,都为负电荷,或A为正电荷,B为负电荷,C点合场强的方向不可能与AB平行.所以A为负电荷、B为正电荷,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A、B在C点的场强之比为=

又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为E=k,C点距离A、B两点间的距离比=,可知=

故答案为:负,正,1: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中画出了一个电场中的一簇互相平行等距的等势面,并标出各等势面电势的值,电场中A、B两点所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之间的距离为5 cm,两点连线与等势面夹角为37°.一个电荷量为3×10-8 C的电荷正好平衡在此电场中,求此电荷重力.

正确答案

2×10-5 N

由图示情况可判断出电场为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为垂直等势面向上.又由图知A、B两点的电势差为UABAB="20" V,则场强E=== V/m=×103 V/m.因电荷静止在电场中,其重力等于电场力,即G=qE=3×10-8××103 N=2×10-5 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AB两点相距20 cm,E="200" V/m,AB与电场线夹角θ=60°,求AB两点间电势差.如取A点为零电势,求B点电势.

正确答案

-20 V

由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总垂直于等势面且从较高等势面指向较低等势面.图中AB不是等势面,为此,分别过A点、B点作两个等势面(图中虚线),这两等势面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为d=AB·cosθ="10" cm.

在匀强电场中,UAB=E·d

又φAB,所以UAB=E··cosθ=200×20×10-2×cos60° V="20" V

又φA=0,则φB="-20" V.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在此电场中A、B、C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所在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如图所示,AB边长为L,AB边平行于电场线,现将一个正电荷q从A点沿AB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__;由B运动到C,q的电势能变化量为______________;由C运动到A,电场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_;A、C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EqL  0  -EqL  EL

F=Eq为恒力,恒力做功与路径无关,解得:W1=Eq=EqL;

而UBC=0,解得W2=qUBC=0,

即由B到C电势能变化量为零;

由C到A:W3=-EqL;

UAC====EL.

下一知识点 : 静电现象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