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文化
- 共1058题
对“对汉字发展的历史认识直到近代都未能超出东汉许慎所达到的水平”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以后汉字研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B.现在对汉字的研究还没有超出许慎的水平
C.现在中国古文字学作为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逐步形成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许慎对汉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B项应该是“近代”而不是“现在”。
1894年,孙中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______,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
A.华兴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测查军转干考生公共知识(历史)素养。1894年,孙中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
材料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绘制了未来5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对外工作部分再次提出,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世界各国一起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请回答:
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正确答案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第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利益交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共同利益变得越来越广。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第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从搞计划经济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实行对外开放。第三,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果我们不很好地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我们的发展机遇就可能丧失。
解析
暂无解析
The author considers the contentions made by the recent historians discussed in the passage to be ______.
A.potentially verifiable
B.partially justified
C.logically contradictory
D.ingenious but flawe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该题问:作者认为在本文中讨论的近代史学家得出的论点是怎样的 A项意为“有可能被证实的”:B项意为“部分被证实的”;C项意为“逻辑上是矛盾的”;D项意为“有创造性但存在缺点的”。这些人是文中唯一的观点的代表者,作者对其持复杂态度。应找一个有限定词修饰的选项。在本文的最后一段可以找到线索In summary,historians must be careful about the kind of conflict they emphasize in eighteenth-century America意为“总之,历史学家必须谨慎地对待他们所强调的在18世纪美国存在的冲突类型”。因此可知B项为正确选项。
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 )。
A.鸦片战争爆发
B.洋务运动使中国走向近代化
C.五四运动爆发
D.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三次巨变:一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制度;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故选D。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警察的建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的产物
B.“湖南保卫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C.“巡警部”是清政府的中央警察机关,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D.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请结合这句话,试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是各种历史条件交互作用的产物。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对中国革命局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它的成立准备,了理论基础;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壮大为它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为它的成立准备了组织条件;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促进了建党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①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以往其他政党不同,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解析
[解析] 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国际形势、理论基础、阶级基础、组织条件、外部条件等方面阐述;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可从新的理论指导、政党属性方面阐述。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民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摘自: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材料4
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
摘自: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材料5
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摘自: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材料2说明了什么,与材料1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或减少分娩的痛苦。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服务。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材料1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是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看到了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为保持北京的古都风貌,在北京市旧城区改造中,新的建筑应以故宫和皇城为中心向外分七个层次逐步提高。
C.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举世瞩目的成就。
正确答案
D
解析
A介词“对于”使用位置不当,应为“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比较熟悉的……”。B主谓搭配不当,应在“建筑”之后加“的高度”。C“第一部”与“处女作”语意重复。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由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史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由此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明清间一大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对文字狱无所畏惧的可贵精神和品格
B.《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于记述当代史实
C.一个编史者,只要既有才智识见,又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就可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
D.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看史书应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多方参照和论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有才智识见”和“有编修近现代史的经历”,还不能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如官修《清史稿》的遗老们就非伟大的史学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