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央视披露“毒胶囊”以来,河北、江浙、江西等地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3名,查封工业明胶和胶囊生产厂家10个,现场查扣涉案工业明胶230余吨。工业明胶中重金属铬的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这起事件的蓄意性质,既表明肇事企业漠视法律,也表明其缺乏基本的道德良知。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伦理与道德常识的有关知识,请你谈谈企业经营者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应坚守哪些道德、伦理规范?(8分)

正确答案

(1)企业经营者要遵守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要保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市场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就必须遵守道德规范;道德缺失就会见利忘义,甚至越过法律的界限谋取私利,既损害群众利益,又破坏市场秩序。(3分)

(2)企业经营者要坚持诚信伦理。作为经济活动的伦理准则,诚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诚信是企业之魂,无论经营者、监管部门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3分)

(3)企业经营者要坚持竞争伦理。竞争伦理,对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试题分析:“毒胶囊”事件反映了企业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没有遵守道德规范、诚信伦理,对合法的企业经营者来说,他们的行为属于不公平的竞争。结合材料,对以上三点简单分析即可。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企业经营者要遵守道德规范、坚持诚信伦理、坚持竞争伦理。此类问题的回答,首先一定要重视各个问题中的关键词,有的放矢;其次要熟悉书本内容,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一个问题;第三,分析回答问题一定要结合材料,让回答的内容更为充实。本题难度较高,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材料一 最近微博上流行一个词,“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过马路,和红绿灯无关。很多中国人喜欢从众,即使违法也心情侥幸,不管红灯绿灯,只要有人过,其他人就跟着过。

材料二 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分析,不少网友认为与下列因素不无关系:一是国人对交通规则的漠视,对安全抱着侥幸的心理。二是规则意识集体淡漠,大家一起违规就不算违规。三是心态浮躁、自我观念太强,只管自己方便,不管他人安全。四是实用主义态度对待规则,对自己利大于弊,便遵守和利用规则,反之则无视规则。

(1)材料一中的行为违背了什么道德规范?(2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如何才能避免自己成为“中国式过马路”中的一员。(8分)

正确答案

(1)违背了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2分)

(2)①牢固树立遵纪守法和安全意识。把遵守交通规则作为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2分)②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利益的关系,做到不闯红灯。(2分)③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把他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2分)④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长期坚持,努力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试题分析:(1)中国式过马路违背的道德规范,依据所学知识很容易做出判断,可直接准确回答。违背了社会公德。(2)该题是措施类题,要针对材料内容,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分析加以概括,对成因的克服便是该题的措施。漠视规则,启示我们要遵纪守法;自我观念太强,启示我们要克服私心,不管他人安全,启示我们要尊重他人;最后要指出规则的落实关键是靠行动,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么去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思想政治一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1)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与每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人们每天出行要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红绿灯是交通指示灯,也是交通文明的“照明灯”,从道德与法的角度,谈谈如何点亮交通文明的“照明灯”。

正确答案

(1)助人为乐 集体主义

(2)加强交通法规建设,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提升人们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点亮交通文明的“照明灯”。

本题以社会公德和个人行为的关系以及交通文明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考查知识点社会公德,题目类型措施类。第(1)问,属于基础知识填充题,难度较小,只要熟练记忆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和道德原则或要求即可从容应对。第(2)问,根据设问,知识指向已经十分明确-从道德与法的角度,要注意考生很容易从道德和法两个方面作答,而忽略了二者的结合,故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答题时要注意语言的简单凝练,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做法和做法所能达到的效果即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选修六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社会公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到派出机关要求将他留任。6年间,他带领小岗群众转变观念,推动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让112户群众住进规划齐整的楼房新居,帮助村民修路通水,修建学校、医院和敬老院......2009年11月16日,他积劳成疾,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沈浩同志去世后,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深入学习宣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

(1)请从道德榜样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深入学习宣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6分)

(2)请从公民道德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向沈浩学习什么?(4分)

正确答案

(1)①沈浩同志是我们的道德榜样,向他学习,能够丰富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1分)提升人的道德境界。(1分)

②道德榜样的优秀人格与高贵品质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1分)容易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1分)

③发挥道德榜样作用,可以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促使公民道德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1分)沈浩立足本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行动能够带动和影响一批人,使人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1分)(2)①应该学习沈浩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每个公民不论职业如何、能力大小,都要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

②要学习沈浩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思想,个人服从集体。

③要学习沈浩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自古以来.每一次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l)科技进步对道德的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6分)

(2)有人认为’‘科学上能做到的,就不应禁止”。请从科技伦理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4分)

正确答案

(l)①科技进步涵养着人们的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人类崇高的美德。

②科技进步涵养着人们的道德情操,促使道德观念发生积极的变化。③科技进步拓宽了道德调整的领域,创造出新的道德生活内容。

(2)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是一个与价值、伦理密切相关的向题。科技活动必须遵守无害原则并与人类的福祉相结合。

②科学上能做到、又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和科技伦理基本原则的,就不应当禁止;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可能导致人类灾难的,即使科学上能做到,也必须禁止。

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明白科技进步对道德的发展的积极作用,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就可做好第(1)问。第(2)问实质考查科技伦理应坚持的原则知识。本问要求学生具有辩证思维,对“科学上能做到的,就不应禁止”这一观点全面、辩证的分析。科技活动必须遵守无害原则并与人类的福祉相结合。只要科技活动能坚持这一原则的,就不应当禁止。只要不坚持这一原则,即使科学上能做到,也必须禁止。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成功和幸福的支柱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