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 )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

A.保险密度
B.保险深度
C.保险费
D.赔付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保险密度是指按照一个国家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符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规定的成员国的趋同标准的有( )。

A.通货膨胀率最多只能比欧共体3个最低国家的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
B.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必须不高于5%
C.货币汇率必须维持在欧洲货币体系规定的幅度内,并且至少有一年未发生过贬值
D.成员国中央银行的法则法规必须同《马约》规定的欧洲中央银行的法则法规相兼容
E.公共债务累计额必须不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

正确答案

A,D,E

解析

[解析] 《马约》规定了成员国进入第三阶段的条件,主要包括:①通货膨胀率最多只能比欧共体3个最低国家的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②政府长期债券利率最多只能比欧共体3个通货膨胀率最低国家的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③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必须不高于3%;④公共债务累计额必须不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⑤货币汇率必须维持在欧洲货币体系规定的幅度内,并且至少有两年未发生过贬值;⑥成员国中央银行的法则法规必须同《马约》规定的欧洲中央银行的法则法规相兼容。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 )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A.等于
B.高于
C.略高于
D.明显高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力量,促进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间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与合作,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开发体系。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等制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一国某年末外债余额34亿美元,当年偿还外债本息额2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312亿美元,商品劳务出口收入 65亿美元。则偿债率为()。

A.10.90%
B.30.77%
C.52.31%
D.6.41%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座次排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占据排行榜前三位。与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相比,今年500强的人围门槛大幅度提高,排名最后一位的宁波港务局营业收入为25亿元,而去年相应位置的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年营业收入为20亿元。2003年中国500强中,有12家企业达到了世界500强的标准,而1995年我国仅有三家企业人围,中国一汽集团、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都是首次达到世界500强企业标准。就数目来说,即使只按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162033家算,中国500强也只占0.31%,如果按照中国企业总数来算,这个比例会低得更多,但500强都是举足轻重的企业,2003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69619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2398亿元的67.99%。从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的地区分布可以看出,来自北京、广东、上海、山东、江苏的企业分别为101家、70家、45家、35家、34家。三省市共有企业285家,超过500强企业总数的半数。据了解,在地区划分上,是以总部所在地为标准,北京、上海、广东所拥有的企业中,不少是中央直属企业,此次分析中没有将中央直属企业单列,在2003年中国50C强企业中,私营企业69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为 53家,其中私营企业资产总计6022亿元,占500强资产总额的2.2%。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1995年人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是()。

A.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B.中国一汽集团
C.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D.无法推断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由材料信息无法推知,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B.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和
C.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
D.指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后的余额
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15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1949年增长20倍,上升到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000多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100位以后。1957~2005年48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10多倍,同期人均国民收入却只增长3.2倍(按可比价计算)。另外一组数字是:我国人口从1950年的55196万人增加到1988年的111026万人,增长1倍多。这些数字表明()

A.经济基础决定人口发展
B.人多力量大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物质生产是人口生产的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通过人及其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来表现其物质性。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题干数字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成果被人口快速增长抵消了,这反映了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所以,C项符合题干要求。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 )。

A.价值形态
B.收入形态
C.产品形态
D.支出形态
E.实物形态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有3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0~2007年,中、低收入国家六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年均增速最大和最小的地区分别是( )和( )。

A.欧洲和中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B.东亚和太平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C.欧洲和中亚,撒哈拉以南非洲
D.东亚和太平洋,撒哈拉以南非洲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2000~2007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4381-17182)÷17182×100%≈158%,欧洲和中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1552-9010)÷9010×100%≈250%,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4444-20177)÷20177×100%≈71%,中东和北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8287-4315)÷4315×100%≈92%,南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4386-6082)÷6082×100%≈137%,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8429-3414)÷3414×100%≈147%,则增速最大的就是欧洲和中亚地区,最小的就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财政收入的相对量指标,通常用()来表示。

A.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可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财政收入的相对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指标的比率,通常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 >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