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 共1835题
婴幼儿肺炎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呼吸衰竭
B.心力衰竭
C.中毒性脑病
D.脓气胸
E.中毒性肠麻痹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重型肺炎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循环、神经、消化系统受累的表现。循环系统的心力衰竭是最易并发的并发症。
下列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是
A.维拉帕米
B.青霉素
C.阿奇霉素
D.对乙酰氨基酚
E.地高辛
正确答案
E
解析
地高辛中毒症状与疾病未控制症状难区别,应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简述结核性腹膜炎的症状与体征。
正确答案
结核性腹膜炎:(1) 症状:① 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盗汗、乏力、消瘦、贫血等。② 腹部症状: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腹胀等。(2) 体征:腹壁揉面感、压痛与反跳痛、腹部包块、腹水征等,出现并发症时有相应体征。
解析
暂无解析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下列哪项( )
A.中毒症状重,持续发热,经对症治疗3天以上,体温仍超过38℃
B.目的在于抑制异常的免疫病理反应,减轻肺的渗出及损伤
C.X线胸片示大片阴影并在48小时之内病灶面积增大>50%且在正位胸片上病灶面积占双肺总面积的1/4以上
D.达到急性肺损伤的诊断标准
E.出现ARDS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当怀疑以下哪种肺部疾病时,支气管镜检查最有意义
A.支气管扩张症
B.浸润型肺结核
C.慢性支气管炎
D.中心型肺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 支气管扩张症、浸润型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癌的诊断依据
[分析] 支气管扩张症多发生于5级支气管以下的部位,纤维支气管镜不能够到达,因此支气管镜对于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无意义;浸润型肺结核多可通过结核中毒症状和胸片表现确诊;慢性支气管炎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病史、胸片表现和肺功能来确诊。而中心型肺癌在支气管镜下不仅可直接看到肿瘤,还可取活检确定病理类型,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治疗的肾病综合征病人,无结核中毒症状,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说明
A.未受过结核菌感染
B.已感染结核,但尚未产生变态反应
C.机体免疫反应受到抑制
D.重症结核病人假阴性
E.未接种过卡介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骨关节结核下列哪项情况,不适合手术治疗( )
A.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衰弱,严重贫
B.脊柱结核合并截瘫
C.经久不愈的窦道
D.有明显死骨,较大脓肿
E.早期全关节结核,为了抢救关节功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男,45岁,腰腿疼痛,并向左下肢放射1月。咳嗽、弯腰时加剧。查体:腰部活动明显受限,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均阳性。病程中无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若体检发现患者左足、趾跖屈无力及跟腱反射弱,则病变节段位于
A.L2-3
B.L3-4
C.L4-5
D.L5~S1
正确答案
D
解析
①患者左侧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均阳性,可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可表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为阴性。患者无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因此可首先排除腰椎结核。腰椎椎管狭窄症表现为间歇性跛行。②腰椎X线片不能直接反应椎间盘突出。CT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大小等,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③趾跖屈无力为L5~S1椎间盘突出的表现,趾背伸无力为L4~5椎间盘突出的表现。
关于苯妥英钠中毒的表现,下列错误的是()
A.轻度中毒时有恶心、呕吐、上腹剧痛、吞咽困难等
B.当服药过量,血中浓度大于80μg/ml时即可出现急性中毒症状
C.急性中毒症状有眼球震颤、复视、共济失调等
D.血浓度超过50μg/ml时则可发生严重的昏睡以至昏迷状态
E.慢性中毒可致小脑萎缩和精神障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阿托品对下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症状无效的是
A.瞳孔缩小
B.流涎流汗
C.腹痛腹泻
D.小便失禁
E.骨骼肌震颤
正确答案
E
解析
解析:阿托品选择性阻断M受体,在很大剂量时也阻断N1受体。 (一)解除平滑肌痉挛强度依次为:胃肠、膀胱、输尿管、胆道、支气管、子宫。用于各种内脏绞痛,用于胆绞痛、肾绞痛时,需与镇痛药合用。 (二)抑制腺体分泌抑制唾液腺、汗腺、呼吸道腺体的分泌。用于麻醉前给药,也可用于严重的盗汗和流涎。 (三)对眼的作用扩瞳:阻断瞳孔括约肌的M受体,使其舒张;升高眼内压:通过扩瞳作用,虹膜根部变厚,前房角缩小,阻碍了房水回流。调节麻痹:阻断睫状肌上的M受体,使其舒张,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平,屈光度降低,远视。用于虹膜睫状体炎、检查眼底、儿童验光。 (四)对心脏的作用对心率作用比较复杂,治疗剂量(0.5mg),可减慢部分患者的心率,与阻断突触前膜M1受体,乙酰胆碱释放增加有关;较大剂量(1-2mg),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加快心率。阿托品促进房室传导。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 (五)大剂量时扩张皮肤、内脏血管,与阻断M受体无关。可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六)中枢作用较大剂量时出现中枢兴奋症状,剂量增加,可由兴奋转入抑制。 (七)用于有机磷酸酯中毒的抢救,能缓解M样症状,大剂量时对中枢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应用的原则是早期、足量、反复用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