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概念
- 共993题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如图表示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其稳定性也逐渐升高后趋于平衡,故A正确;
B、生态系统中,能量随营养级单向传递,逐级递减,故B错误;
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数量的增加而加快,即呈正相关,故C错误;
D、植物不能利用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只有CO2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升高,光合速率逐渐加快,当达到CO2饱和点后,光合速率不在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述的是火灾之后草原上的次生演替,B正确;
C、沙漠变绿洲属于初生演替,C正确;
D、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的是温度等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不属于演替,D错误.
故选:D.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图中曲线可知,甲为次生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A错误;
B、乙为初生演替,如裸岩石上进行的演替;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经历的时间短,B错误;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丰富度虽然相同,但是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因为在演替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物种,C错误;
D、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D正确.
故选:D.
(2015秋•山西校级月考)如图是某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同一地段种群密度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为群落水平结构,A错误;
B、b~d段,从各种植物出现先后时间,推断演替的过程是: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是不断的变化,但草本植物、灌木植物都存在,没有消失,B错误;
C、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由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越来越多,最后趋于稳定,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C正确;
D、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土壤、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决定,D错误.
故选:C.
(2015秋•德阳校级月考)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只有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群落演替才会演替到森林阶段,A错误;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B错误;
C、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正确;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