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概念
- 共993题
红树林位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岸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生态学家对某红树林的群落演替过程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一定区域内秋茄、白骨壤等主要植物的数量变化如下所示.请回答:
(1)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______和食物条件.
(2)红树林中的白骨壤与桐花树之间存在关系,它们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至少是次级消费者总能量的______倍.
(4)图中所示演替过程的时期与初期相比,群落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和______,从而导致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解:(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群落对阳光的利用率,且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红树林中的白骨壤与桐花树都是植物,属于生产者,可以将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碳.两者之间因为阳光、空气、矿质元素等而存在竞争关系.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到20%,所以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至少是次级消费者总能量的1÷20%÷20%=25倍.
(4)沿海滩涂红树林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初期相比,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和优势物种改变,从而导致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
(1)样方法 阳光 栖息空间
(2)竞争 将无机环境中的CO2转化成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碳
(3)25
(4)物种丰富度降低(生物种类减少) 优势物种改变
解析
解:(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群落对阳光的利用率,且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红树林中的白骨壤与桐花树都是植物,属于生产者,可以将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碳.两者之间因为阳光、空气、矿质元素等而存在竞争关系.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到20%,所以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至少是次级消费者总能量的1÷20%÷20%=25倍.
(4)沿海滩涂红树林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初期相比,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和优势物种改变,从而导致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
(1)样方法 阳光 栖息空间
(2)竞争 将无机环境中的CO2转化成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碳
(3)25
(4)物种丰富度降低(生物种类减少) 优势物种改变
关于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A正确;
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错误;
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远芳”到“晴翠”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
D、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比较可知,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同,D正确.
故选:B.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也是次生演替,因此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A正确;
B、甲属于次生演替、乙属于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快,B正确;
C、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物种在不断发生改变,甲中①、②处的物种数目相同,但物种组成不同,C错误;
D、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
故选:C.
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说明该岛屿上存在水平结构,A错误;
B、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正确;
C、旅游等人类活动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错误;
D、初生演替的起点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开始,经历的时间长,D错误.
故选:B.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并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1)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在对该地区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进行调查时,常用______方法;在调查该地区群落结构时,要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2)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
正确答案
初生演替
取样器取样
空间上的分布(分层)
竞争和捕食
寄生
增加
解析
解:(1)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可以采用样方法,对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进行调查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方法;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的空间上的分布.
(2)人和狐都捕羊,人还捕狐,所以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3)人登岛后的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所以野兔种内竞争强度增加.
故答案为:
(1)初生演替 取样器取样 空间上的分布(分层)
(2)竞争和捕食 寄生
(3)增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