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概念
- 共993题
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原有的含义是指:小草很坚强,就算草原被火烧尽了,到春天一样生长起来.
通过诗句的含义可知,小草不是一种生物,并且小草的有无影响动物和微生物,因此此处发生了群落的演替;并且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此处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
故选:D.
图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提供给动物的食物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物的种类随之改变,A正确;
B、在硬木林阶段仍可能找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并不是完全取代,B错误;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C错误;
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降低,D错误.
故选:A.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 的植物群落,结果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火灾之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知,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A处的植物群落,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地点A处植物群落比C处分层多,更能充分利用光能,C正确;
D、地点C处没有松树、落叶树,可能是缺乏水分或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D正确.
故选:B.
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序列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级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如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演替期间,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营养物的有效性增加,光因遮荫而减弱,A正确;
B、据题分析,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据图分析,它们对土壤营养物的要求低,而对光有最高需求,B正确;
C、据题分析,“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序列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级群落,说明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而据图分析,对光的需求减弱,则耐荫的能力也增强,C正确;
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在演替序列上基本相同,但初生演替一般需要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土壤形成过程,而次生演替是在原有较好的土壤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速度快,时间短,过程简明,D错误.
故选:D.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乔木阶段生物种类比草本阶段多,所以草本阶段比乔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低,A正确;
B、乔木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B正确;
C、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C错误;
D、草本阶段逐渐发展到灌木阶段,其中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