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概念
- 共993题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种群最大数量,对于有害动物,要尽量破坏其生存环境,降低K值,A正确;
B、群落的空间结构表现为垂直分层现象,使生物处于不同的生态位,从而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B正确;
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由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种群的基因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
D、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不一定都形成森林;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起始状况,D错误.
故选:D.
水稻是我省的重要农作物.下列有关水稻田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稻田中某种害虫卵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密度应用样方法,A错误;
B、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B错误;
C、弃耕后的水稻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速度快,时间短,C正确;
D、草和水稻是竞争关系,虫和水稻是捕食关系,因此人们进行除草、治虫等活动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得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C.
某山区2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山区植被进行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四种不同树种在不同树龄的株数分布
(1)火灾后该地区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
(2)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该山区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树种是______.若此山区不受人为干扰,若干年后,上述四种植物中,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是______.
(3)请在答题纸给定的坐标中绘制该群落中松树种群不同树龄的株数分布柱形图.______
(4)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表:
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火灾虽然焚毁所有林木,但在土壤中还含有植物的繁殖体或种子,因此火灾后该地区群落发生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
(2)第21~22年间,赤杨、栎树、松树和杜鹃的株数依次是4、0、2、1,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该山区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树种是赤杨.开始时,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是栎树,由此可见,若此山区不受人为干扰,若干年后,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是栎树.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绘制该群落中松树种群不同树龄的株数分布柱形图如下:
(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由以上分析可知,引入该物种前后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没有发生进化.
故答案为:
(1)次生演替
(2)赤杨 栎树
(3)如图:
(4)没有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解析
解:(1)火灾虽然焚毁所有林木,但在土壤中还含有植物的繁殖体或种子,因此火灾后该地区群落发生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
(2)第21~22年间,赤杨、栎树、松树和杜鹃的株数依次是4、0、2、1,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该山区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树种是赤杨.开始时,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是栎树,由此可见,若此山区不受人为干扰,若干年后,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是栎树.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绘制该群落中松树种群不同树龄的株数分布柱形图如下:
(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由以上分析可知,引入该物种前后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没有发生进化.
故答案为:
(1)次生演替
(2)赤杨 栎树
(3)如图:
(4)没有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下列有关生物学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A错误;
B、绿藻、黑藻只能利用污水中的无机盐、水等无机物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B错误;
C、当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等于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时,表明该生态系统处于稳定,因此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等于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则该生态系统处于衰退状态,C错误;
D、废弃的农田,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该过程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其食性和栖息地有关,A正确;
B.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植被的垂直分布有关,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B正确;
C.竹林中的竹子是种群,不能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D.人类的活动可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和速度,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