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 共891题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0℃时压强为p0,在27℃时压强为p,则当气体从27℃升高到28℃时,增加的压强为( )
正确答案
AD
本题只要灵活应用查理定律的各种表达式即可求得。
根据p/T=C可得pt=p0(1+t/273),所以p=p0(1+27/273),p′=p0(1+28/273),
∴△p=p′-p="1/273" p0
根据p1/T1=p2/T2得p1/(273+27)=p′/(273+28)从而p′=301/300p
∴△p=p′-p=1/300p
故正确答案为A、D
一个敞口的瓶子,放在空气中,气温为27℃。现对瓶子加热,由于瓶子中空气受热膨胀,一部分空气被排出。当瓶子中空气温度上升到57℃时,瓶中剩余空气的质量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正确答案
本题看起来瓶子中空气的质量是变化的,但如果把排出瓶子外的气体一起考虑,仍然是一定质量的问题,仍可用气体定律求解。如图所示:
过程中由于瓶子一直敞口,空气的压强不变。设瓶子的容积v0,加热后排出的空气体积为v,则:T1=27+273=300K,v1= v0;
T2=57+273=330K,v2= v0+v
根据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有:
, 代入数据解得:
,所以剩余在瓶子里的空气质量为原来的
。
如图所示,在一辆静止的小车上,竖直固定着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U形管,U形管的竖直部分与水平部分的长度均为l,管内装有水银,两管内水银面距管口均为.现将U形管的左端封闭,并让小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U形管两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恰好为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水银的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0=ρgl,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
(ⅰ)左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p;
(ⅱ)小车的加速度a.
正确答案
(ⅰ)以左管中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设U形管的横截面积为S,由玻意耳定律得:
p0()S=p(
-
)S
解得:p=;
(ⅱ)以水平管内长为l的水银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pS+ρg•lS)-(p0S+ρg•
lS)=ρlSa
解得:a=g
答:
(i)左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p为;
(ⅱ)小车的加速度a为g.
[物理--选修3-3]
(1)固定的水平气缸内由活塞B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假设气缸壁的导热性能良好,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若用外力F将活塞B缓慢地向右拉动,如图所示,则在拉动活塞的过程中,关于气缸内气体的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B.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C.气体向外界放热,压强变大
D.气体从外界吸热,压强变小
(2)(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气缸中,开始时活塞距气缸底高度h1=40cm.此时气体的温度T1=300K.现缓慢给气体加热,气体吸收的热量Q=420J,活塞上升到距气缸底h2=60cm.已知活塞面积S=50cm2,大气压强P0=1.0tanθ==2
=1105Pa,不计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g取l0m/s2.求
①当活塞上升到距气缸底h2时,气体的温度T2
②给气体加热的过程中,气体增加的内能△U.
正确答案
(1)A、B:气体体积变大,故气体对外做功;又气缸壁的导热性能良好,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故气体做等温变化,温度不变即:内能不变,故A错误,B正确.
C、D:内能不变:即△U=0,又气体对外做功,故W<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得:Q=-W>0;故气体从外界吸热;
气体体积变大,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变少,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故气体的压强变小.故D正确,C错误.
故选:BD
(2)①活塞质量和大气压强不变,所以气体做等压变化:
=
代入数据得:
=
解得:T2=45OK
②气体的压强为:
P=P0+=1.2×105Pa
因为是等压变化:W=-P△V=-120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得:
△U=420-120=300J
答:①当活塞上升到距气缸底h2时,气体的温度T2为450K
②给气体加热的过程中,气体增加的内能△U=300J
现有一根粗细均匀长约40厘米,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内有一小段水柱,一个弹簧秤,一把毫米刻度尺,一小块橡皮泥,一个足够高的玻璃容器,内盛有冰和水的混合物,选用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估测当时的室内温度,要求:(1)画出实验示意图;
(2)写出要测定的物理量______,写出可直接应用的物理量______
(3)写出计算室温的表达式______.
正确答案
要测量室内的温度,可以密封一部分气体,测出气体的长度l1,再把玻璃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测出此时的气体的长度l2,在变化的过程中,封闭气体的压强是不变的,根据等压变化的盖吕萨克定律可以求得室内的温度.
所以实验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玻璃管放在室温中时空气柱的长度l1,玻璃管浸在冰水内时空气柱的长度l2.
可以直接应用的物理量是:冰水的温度T0.
(3)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
即=
解得 室温T=.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
(2)玻璃管放在室温中时空气柱的长度l1,玻璃管浸在冰水内时空气柱的长度l2
(3)
已知高山上某处的气压为0.4atm,气温为零下30℃,则该处每1cm3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多少?(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mol-1,标准状态下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
正确答案
1.2×1019个
本题要计算分子数,就需要知道1cm3大气有多少mol,需要计算高山状态下1cm3的大气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
;
,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解得:
,
内含分子数:=1.2×1019个。
在室温恒定条件下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等容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由于不慎使水银压强计左管水银面下10cm处有一长为L=4cm的空气柱。开始时,压强计两管的水银柱最上端在同一水平面,温度计示数为7℃(图a),后来对水加热使水保持77℃,并通过调节压强计右管,使左管水银面仍在原来位置(图b),若大气压强为76cmHg。求:(1)加热后瓶中气体的压强p。(2)加热后左管空气柱长度L′。
正确答案
(1)100cmHg (2)3.27cm
(1)瓶内气体做等容变化 ,设加热后,瓶内气体压强为P,在 =273+7=280K时,瓶内气体的压强为
(2)又设加热后左管空气柱长度为L′,因为左管始终处于恒定室温之中
状态Ⅰ时, ③
状态Ⅱ时, ④
由玻马定律 ⑤∴90×4S=110×L′·S ⑥
=3.27cm
体积分别为30 L和10 L的两容器内,分别装有127℃,10 atm(106 Pa)的空气和真空,当把两者用细管连通后,气体的温度变成了47℃,则最终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6 atm
据可得
atm="6" atm
某密封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为V,摩尔体积为V0,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写出容器内气体分子数的估算表达式______,假定向内推动活塞,对气体做功4J,同时气体向外界释放了2.5J的热量,则此过程中密闭容器内气体内能变化情况是______(请填出如何变化以及变化量).
正确答案
容器内气体分子数为:N=nNA=NA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封闭容器内气体内能变化为:
△U=Q+W=-2.5+4=1.5J>0
即气体内能增加了1.5J
故答案为:N=NA,增加了1.5J
如图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的面积S=0.01m2,中间用两个活塞A与B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B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但不漏气,A的质量可不计、B的质量为M,并与一劲度系数k=5×103N/m的较长的弹簧相连.已知大气压强p0=1×105Pa,平衡时,两活塞间的距离l0=0.6m.现用力压A.使之缓慢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保持平衡.此时,用于压A的力F=5×102N.求:(假定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1)此时两活塞间的距离
(2)活塞A向下移的距离.
(3)大气压对活塞A和活塞B做的总功.
正确答案
(1)已知达到平衡时F=5×102N,
则:P=P0+=1.5×105Pa
P0l0s=pls
l=0.4m
(2)当气体的压强为p0时,弹簧受B的作用而有一定的压缩量,当气体的压强变为p0+时,弹簧增加的压缩量就是B向下移动的距离x,由胡克定律:
F=kx
X=0.1m
设A向下移动的距离为y,
l=l0+x-y
得:y=0.3m
(3)由于直圆筒上下都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对两个活塞做功总和为:
W=PS(l-l0)=200J
答(1)压缩后两活塞间的距离为0.4m
(2)活塞A向下移的距离0.3m
(3)大气压对活塞A和活塞B做的总功300J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