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内壁光滑的圆柱形气缸,质量为M,高度为L,、底面积为S.缸内有一个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计活塞厚度.温度为t0时,用绳子系住活塞将气缸悬挂起来,气缸内气体高为L1,如图甲所示.如果用绳子系住气缸底,将气缸倒过来悬挂起来,气缸内气体高为L2,如图乙所示.设两种情况下气缸都处于竖直状态,求:

(1)当时的大气压强;

(2)图乙状态时温度升高到多少℃时,活塞将与气缸脱离?

正确答案

(1)在甲图中对圆柱形气缸进行受力分析得:p1=p0-

在乙图中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得:p2=p0-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甲图到乙图发生的是等温变化,所以得:p1L1S=p2L2S                  

所以(p0-)L1S=(p0-)L2S,

可解得p 0=

(2)图乙状态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在活塞将与气缸脱离前发生的是等压变化,得:

=            

得 t=-273   

 答:(1)当时的大气压强为

(2)图乙状态时温度升高到-273°C时,活塞将与气缸脱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某水银气压计的玻璃管顶端高出水银槽液面1m,因上部混有少量的空气使读数不准,当气温为27℃时标准气压计读数为76cmHg,该气压计读数为70cmHg,求:

(1)若在气温为27℃时,用该气压计测得的气压读数为64cmHg,则实际气压应为多少cmHg?

(2)若在气温为7℃时,用该气压计测得的气压读数为68cmHg,则实际气压应为多少cmHg?

正确答案

(1)根据平衡知识得:

上部混有少量的空气压强为:P1=76-70=6cmHg

上部混有少量的空气体积:V1=(100-70)S=30cm•S

若在气温为27℃时,用该气压计测得的气压读数为64cmHg,

空气体积:V1=(100-64)S=36cm•S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C得:

P1V1=P2V2                         

P2=5cmHg

P0′=64+5=69cmHg

(2)T1=273+27=300K

V3=100-68=32cm•S

T3=273+7=280K

=

解得:P3=5.25cmHg

  P0″=68+5.25=73.25cmHg

  答:(1)若在气温为27℃时,用该气压计测得的气压读数为64cmHg,则实际气压应为69cmHg.

(2)若在气温为7℃时,用该气压计测得的气压读数为68cmHg,则实际气压应为73.25cmH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室温条件下研究气体的等容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由于不慎使水银压强计左管水银面下h=10cm处有长L=4cm的空气柱.开始时压强计的两侧水银柱最高端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温度计示数为7℃,后来对水加热,使水温升高到77℃,并通过调节压强计的右管,使左管水银面仍在原来的位置.若大气压强为76cmHg.求:

(1)加热后左管空气柱的长L′(保留一位小数).

(2)加热后压强计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h.

正确答案

(1)对于A气体的等容变化,有pA1=(76+14)-10=80cmHg                                

=

带入数据,有:=

解得:pA2=100cmHg                             

对于B气体的等温变化,有pB1=76+14=90cmHg,

pB2=100+10=110cmHg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B1VB1=pB2VB2

代入数据,有:90×4=110×L',

解得:L'≈3.3cm                                            

(2)△h=(110-76)-(10+3.3)=20.7cm

答:(1)加热后左管空气柱的长L′为3.3cm.

(2)加热后压强计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h为20.7c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a)所示,一支上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内一段长度h为10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度为5cm的空气柱,环境温度为27℃,外界大气压强P0=75cmHg.求:

(1)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2)若将玻璃管插入某容器的液体中,如图(b)所示,当管内空气柱长度保持为7cm时,其温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

(1)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加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

P1=P0+h=75+10=85(cmHg)

(2)气体做等压变化,L1=5cm,L2=L+2=7cm,T1=273+23=300(K)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

解得:

T2==K=420K

答:(1)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为85cmHg;

(2)将玻璃管插入某容器的液体中,当管内空气柱长度保持为7cm时,其温度是420K.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mol理想气体的初态温度为T1,然后气体经历了一个压强与体积间满足关系P=AV的缓慢过程(A为一个已知的常量,标准状态下0时的大气压为1.013x105Pa,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为22.4L).

(1)求过程中P1 V1/T1的大小;

(2)请判断这1mol理想气体,T与P存在怎样的关系?

(3)若气体经历上述过程后体积增大了一倍,则气体的温度T为多少?

正确答案

(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C====8.31 Pam3/K

(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C

根据题意,有:P=AV(A为一个已知的常量)

联立解得:=C=,整理得到:T=  其中(C=8.31 Pam3/k)

(3)根据题意,有:P=AV(A为一个已知的常量)

故体积增加一倍,压强也增加一倍,根据第(2)问结论T=,温度增加为4倍,即T=4 T1

答:(1)过程中的大小为8.31 Pam3/K;

(2)这1mol理想气体,T与P存在的关系为T=  其中(C=8.31 Pam3/k);

(3)若气体经历上述过程后体积增大了一倍,则气体的温度T为4 T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下端用橡皮管连接的两根粗细相同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右管开口,左管内被封闭气柱长20cm,水银面比右管低15cm,大气压强为 75cmHg.现保持左管不动,为了使两管内水银面一样高,则

(1)右管应向上还是向下移动?

(2)两边液面相平时,气柱长度为多少?

(3)右管管口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正确答案

(1)两管内水银面一样高,左管中空气的压强减小,由玻意耳定律知,气体的体积要增大,右管必须向下移动.

(2)左管中气体,初态:p1=75+15=90cmHg,V1=20S  

                末态:p2=75 cmHg V2=L2S

由P1V1=p1V2

90×20S=75×L2S

解得 L2=24cm

(3)设右管管口向下移动距离为x,

=4

解得 x=23cm

答:

(1)右管应向下移动.

(2)两边液面相平时,气柱长度为24cm.

(3)右管管口移动的距离是23c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粗细均匀的U形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两竖直管长均为50cm,水平管长20cm,大气压强P0=76cmHg.左管内有一段8cm长水银封住长为30cm长的空气柱,现将开口端接上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抽气机向外抽气,使左管内气体温度保持不变而右管内压强缓缓降到40cmHg,求此时U形管左端被封闭气柱的长度.

正确答案

P1=(P0-8)=76-8=68cmHg           V1=30Scm3

假设水银柱全部进入水平管,这时左管压强为P′=40cmHg,

P′V′=P1 V1

40V′=68×30S

解得V′=51S,即l′=51cm

由于51cm>竖直管长50cm,即水银柱全部处于水平管内,所以假设成立,

此时U形管左端气柱长度为51cm.

答:此时U形管左端被封闭气柱的长度是51c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汽车是一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来工作的机器.有人总想:将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提升到100%,根据我们所学的热学知识可知,这是不可能的,这种想法违背了______.(选填“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2)某种固体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则这种物质分子的直径是______.

(3)如图所示,A、B两点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的两个状态.气体自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将变______(选填大、小)同时气体______.(选填吸热、放热)

正确答案

(1)有人总想将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提升到100%,没有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也就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了物理过程的方向性,即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2)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物质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π(3,解得分子的直径是d=

(3)对于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P-T图象中,直线的斜率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如图所示,

OA的斜率大,所以在A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小,所以气体自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将变大,气体对外做功,在B状态时的温度比A状态时高,气体的内能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W+Q可知,气体要吸热.

故答案为:(1)热力学第二定律(2) (3)大、吸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的气缸是由横截面积不等的两段圆柱形竖直管道A和B相互连结而成,A的截面积Sa=40cm2,B的截面积Sb=20cm2,其中用光滑不漏气的活塞a和b封闭着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a的质量ma=8kg,活塞b的质量mb=4kg,两活塞用一段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最初活塞a位于管道A的下端,此时,气体的温度为-23℃,细绳恰好伸直但无张力,然后对气缸缓慢加热,使气体温度升高,已知大气压强p0=105Pa,求:

(1)温度上升到多高时,两活塞开始上升?

(2)温度上升到多高时,活塞b才能上升到管道B的上端?(g取10m/s2)?

正确答案

(1)绳子恰无张力时,对活塞b研究有:

   P1Sb+mbg=P0Sb

得P1=P0-=(105-)Pa=0.8×105Pa        

两活塞开始上升时,a不受管道的支持力,以a、b活塞整体研究,

有:P0Sa+P2Sb+(ma+mb)g=P0Sb+P2Sa

得:P2=P0+=(105+)Pa=1.6×105Pa

此过程气体为等容变化:=

得T2=T1=×250K=500K

(2)从活塞恰开始上升到b活塞升到B的上端,此过程气体为等压变化:

则有  =

得 T3=T2=T2=×500K=1000K

答:

(1)温度上升到500K时,两活塞开始上升.

(2)温度上升到1000K时,活塞b才能上升到管道B的上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水平放置且内径均匀的两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内,有h0=6cm长的水银柱,水银柱左右两侧气柱A、B的长分别为20cm和40cm,温度均为27℃,压强均为1.0×105Pa.如果在水银柱中点处开一小孔,然后将两边气体同时加热至57℃,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Pa.则管内最后剩下的水银柱长度为多少?”某同学求解如下:

因内外压强相等,两侧气体均做等压变化

对于A气体,=,LA2== cm=22cm

对于B气体,=,LB2== cm=44cm

则剩下水银柱长度=(LA2+LB2 )-(LA1+LB1)-h0

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最后水银柱长度;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正确答案

不同意.

因为右端B气体在体积增大到43厘米时就与外界连通了,右侧水银已全部溢出,不可能溢出4cm水银,而左侧3cm水银此时只溢出了2cm.

所以:剩下水银柱长度=(LA2′+LB2 )-(LA1+LB1)-h0=1cm.

答:不同意.因为右端B气体在体积增大到43厘米时就与外界连通了,右侧水银已全部溢出,不可能溢出4cm水银,而左侧3cm水银此时只溢出了2cm.剩下水银柱长度为1cm.

下一知识点 :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