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来自课本的片段。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遏制,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试验本)第12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问题:简要概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0世纪五十年代,初登国际舞台(或初展外交风采): 50年代初,中国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贡献。 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或万隆会议),倡导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使会议取得了成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积极拓展外交舞台: 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双方发表《上海公报》,标志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9年,两国正式建交。 1972年,中日签署《联合声明》,两国正式建交,中日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20世纪八十年代后,积极拓展多边外交,致力于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关系: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对推动APEC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1年,中国被接纳为世贸组织(WTO)成员,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甲、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从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材料三 我们一贯主张加强联合国作用,支持联合国在涉及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了1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队、警察和军事官员3000多人次。

——沈国放《我们为和平而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什么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史上哪一重大成就?并列举20世纪70年代其他两项重大外交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扼要介绍新时期我国外交活动的宗旨以及主要的外交政策或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的建交。

(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不结盟外交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三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国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明其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的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些原则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是谁在什么会议上的发言?他阐述了什么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针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3)周恩来;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以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果为例,谈谈你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外交成果: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讲话时说:“我们应继续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三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2)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殖民主义、霸权主义。

(3)周恩来、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4)否。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求同存异”是具体灵活地贯彻此原则。

下一知识点 : 1954年日内瓦会议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