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植树造林

BSO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的植物

C人造含氟致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致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营造森林绿地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危机,A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家海洋局目前公布一项公报称,由于营养盐污染和有机污染逐年加重,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加大,仅2000年5月份在长江口、东海口区已多次发现条状、片状赤潮.面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引起赤潮现象发生的生物及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大型海藻、海水富营养化

B浮游生物、海水富营养化

C浮游生物、全球气候变暖

D红藻和褐藻、渔民捕捞过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属于海水中的富营养化现象.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的实验装置,观察植物在SO2浓度为28mg/m3的环境下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与此实验不符的是(  )

A实验前植物幼苗需要阳光照射

B植物叶片首先受害是成熟叶

C植物受害程度与植物接触SO2的时间成正比

D植物受害程度与玻璃罩中SO2的浓度在反比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实验前,植物应浇足水分,并在光下放置,待其气孔全部张开,实验过程中,仍需放在阳光下或向阳处,以利二氧化硫能迅速进入植物气孔,A正确;

B、因为成熟叶片含有大量的气孔,所以植物叶片首先受害是成熟叶,B正确;

C、植物受害程度与植物接触SO2的时间成正比,C正确;

D、植物受害程度与玻璃罩中SO2的浓度在正相关,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可能通过大气进入水体,污染损害水生植物的是(  )

ACO2

BSO2

C沼气

DHNO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CO2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会损害水生植物,A错误;

B、SO2可能通过大气进入水体,污染损害水生植物,B正确;

C、沼气不会损害水生植物,C错误;

D、HNO2不会损害水生植物,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大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含量变化引起当今世界各种生态危机.下列有关“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三大危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大危机都与氧元素有关

B“臭氧层破坏”主要是由于氧气的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所致

CCO2增多一方面导致“温室效应”,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植物光合作用加强,生物圈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

D海洋中部分有机物沉积于无微生物的深海,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酸雨”是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增加,“臭氧层破坏”是人类制造了大量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这三大危机都与氧元素有关,A正确;

B、“臭氧层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制造了大量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如氟利昂等,使地球南北极的臭氧层受到破坏,B错误;

C、二氧化碳增多一方面导致“温室效应”,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植物光合作用加强,C正确;

D、海洋中部分有机物沉积于无微生物的深海,不被分解形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大气中的SO2对动植物都有严重的危害.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为探究SO2对不同植物生长的影响的相关实验:

材料用具:无水亚硫酸钠、稀硫酸(1:4),新鲜菠菜、油菜、青菜,330mL矿泉水瓶若干个,计时器,温度计,透明胶布等.

(1)补充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5个矿泉水瓶,分别编号1至5号,分别称取0.1、0.2、0.3、0.4g无水亚硫酸钠(对应下表中的SO2浓度)______

第二步:选取5片大小相当的菠菜叶,按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固定好叶片.

第三步:向1至4号瓶内各注入适量的稀硫酸(注意不要弄到叶片上),立即拧紧瓶盖,放在窗口处;

第四步:______

第五步:再以油菜、青菜为材料,重复上述步骤.

(2)实验结果如下表:不同浓度的SO2对菠菜、油菜、青菜生长的影响(室温:18℃)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

②相同浓度的SO2对以上三种植物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③在答题卷指定的方框内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曲线图,表示出SO2浓度为0.282g/L时三种植物叶片变化与受害时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解:(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5号瓶作为空白对照,因此第一步中取5个矿泉水瓶,分别编号l至5号,分别称取0.1、0.2、0.3、0.4g无水亚硫酸钠放入1至4号瓶内,5号瓶作为(空白)对照.

第四步:观察并记录叶片出现黄斑,50%面积变黄和整体变黄所需时间.

(2)①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SO2对菠菜、油菜、青菜生长的影响,再结合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SO2浓度、SO2处理时间、植物种类(菠菜、油菜、青菜).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浓度的S02对以上三种植物的影响程度从大至小的顺序为:菠菜>青菜>油菜.

③根据表格数据,绘制S02浓度为0.282g/L时三种植物叶片变化与受害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菠菜:3-8-20;油菜17-25-46;青菜13-22-31)

故答案为:

(1)第一步:放入1至4号瓶内,5号瓶作为(空白)对照

第四步:随时观察叶片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观察并记录叶片出现黄斑,50%面积变黄和整体变黄所需时间

(2)①SO2浓度,SO2处理时间,植物种类

②菠菜>青菜>油菜

③如图:

解析

解:(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5号瓶作为空白对照,因此第一步中取5个矿泉水瓶,分别编号l至5号,分别称取0.1、0.2、0.3、0.4g无水亚硫酸钠放入1至4号瓶内,5号瓶作为(空白)对照.

第四步:观察并记录叶片出现黄斑,50%面积变黄和整体变黄所需时间.

(2)①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SO2对菠菜、油菜、青菜生长的影响,再结合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SO2浓度、SO2处理时间、植物种类(菠菜、油菜、青菜).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浓度的S02对以上三种植物的影响程度从大至小的顺序为:菠菜>青菜>油菜.

③根据表格数据,绘制S02浓度为0.282g/L时三种植物叶片变化与受害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菠菜:3-8-20;油菜17-25-46;青菜13-22-31)

故答案为:

(1)第一步:放入1至4号瓶内,5号瓶作为(空白)对照

第四步:随时观察叶片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观察并记录叶片出现黄斑,50%面积变黄和整体变黄所需时间

(2)①SO2浓度,SO2处理时间,植物种类

②菠菜>青菜>油菜

③如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科学家对某海岛的A、B两处海湾的水质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两处的海水中的悬浮物,结果如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______(填“A”或“B”)处海底的动物较多,原因是该处到达水底的光量多,因此有较多的______,为海底动物提供了较充足的______

(2)当赤潮在A海湾出现时,该科学家记录了在赤潮处海水的溶氧浓度,并与B海湾的正常海水的数值作比较,结果如图.

①上午6时至下午15时,A海湾溶氧浓度______,原因是白天光线充足,______,氧从藻类释放出并溶入水中.

②赤潮发生时,在夜间和清晨鱼类容易死亡的原因是______

③在赤潮的消亡阶段,鱼更容易死亡,甚至白天也会出现死鱼现象,原因是藻类死亡产生大量遗骸,______

④为什么赤潮中的藻类,其生长不受悬浮物影响?______

正确答案

解:(1)B悬浮物较少,到达水底的光量多,因此有较多的藻类,为海底动物提供了较为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场所,故动物数量较多.

(2)上午6时至下午15时,A海湾溶氧浓度一直上升达到最高,原因是白天光线充足,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较多氧气.赤潮发生时,在夜间和清晨由于没有光照,藻类不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要消耗大量氧气进行细胞呼吸,故水中氧气较少,导致鱼类容易死亡.藻类死亡产生大量遗骸,被分解者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故在赤潮的消亡阶段,鱼更容易死亡.该藻类在接近水面的地方生长,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不受悬浮物影响.

故答案为:

(1)B  植物(或藻类)   食物和栖息场所

(2)①(逐渐)上升水中有大量的藻类  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②藻类无光合作用,水生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水中大量的氧

③水中的好氧细菌在分解动植物遗骸时消耗了大量的氧(还可能产生有毒物质)

④该藻类在接近水面的地方生长

解析

解:(1)B悬浮物较少,到达水底的光量多,因此有较多的藻类,为海底动物提供了较为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场所,故动物数量较多.

(2)上午6时至下午15时,A海湾溶氧浓度一直上升达到最高,原因是白天光线充足,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较多氧气.赤潮发生时,在夜间和清晨由于没有光照,藻类不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要消耗大量氧气进行细胞呼吸,故水中氧气较少,导致鱼类容易死亡.藻类死亡产生大量遗骸,被分解者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故在赤潮的消亡阶段,鱼更容易死亡.该藻类在接近水面的地方生长,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不受悬浮物影响.

故答案为:

(1)B  植物(或藻类)   食物和栖息场所

(2)①(逐渐)上升水中有大量的藻类  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②藻类无光合作用,水生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水中大量的氧

③水中的好氧细菌在分解动植物遗骸时消耗了大量的氧(还可能产生有毒物质)

④该藻类在接近水面的地方生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雾霾天气、重金属污染的土地、污染源难确定的地下水污染.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告急.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土壤中的重金属危及人类的健康是由于通过______逐级富集.

(2)向水体引人植食性鱼类和大型挺水植物治理水华,利用了______等种间关系,经生态修复后,生物______将会增加.

(3)气体过量排放至大气,将加剧______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部分气体及灰分物质重新进入栽培区再度被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

(4)下面是一个探究雾霾天气与肺癌的相关性的实验方案.(实验用具及材料:与雾霾天气类似的烟雾箱,大白鼠若干),请完成相关的内容.

正确答案

解:(1)生物的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间传递,并且浓度逐步增高.

(2)向水体引人植食性鱼类和大型挺水植物治理水华,植食性鱼类与水体中的藻类是捕食关系,大型挺水植物与藻类之间为竞争关系,经生态修复后,生物多样性将会增加.

(3)气体过量排放至大气,将加剧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部分气体及灰分物质重新进入栽培区再度被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4)该对照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为雾霾天气,因此实验组用烟雾箱,对照组利用正常的空气条件下,然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故答案为:

(1)食物链

(2)捕食与竞争    多样性

(3)温室效应     物质循环

(4)烟雾箱     正常空气条件     相同且适宜

解析

解:(1)生物的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间传递,并且浓度逐步增高.

(2)向水体引人植食性鱼类和大型挺水植物治理水华,植食性鱼类与水体中的藻类是捕食关系,大型挺水植物与藻类之间为竞争关系,经生态修复后,生物多样性将会增加.

(3)气体过量排放至大气,将加剧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部分气体及灰分物质重新进入栽培区再度被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4)该对照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为雾霾天气,因此实验组用烟雾箱,对照组利用正常的空气条件下,然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故答案为:

(1)食物链

(2)捕食与竞争    多样性

(3)温室效应     物质循环

(4)烟雾箱     正常空气条件     相同且适宜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引起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生物类群及它的细胞类型依次是(  )

A衣藻、真核细胞

B蓝藻、真核细胞

C水藻、原核细胞

D蓝藻、原核细胞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衣藻是真核生物,但不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生物,A错误;

B、蓝藻是原核生物,不是真核生物,B错误;

C、水藻是真核生物且不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生物,C错误;

D、蓝藻是原核生物,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生物,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恶化

②海水变得越来越咸导致其饮用水源缺乏

③有毒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

④考察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危害其生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恶化,北极熊这种生活在寒带的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①正确;

②、海水变化对北极熊构不成威胁,②错误;

③、有毒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③正确;

④、考察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产生的危害较小,也不会威胁北极熊的生存,④错误.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