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溶液,可观察到______,将这种淀粉和碘的混合溶液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滴入维生素C溶液,可观察到______,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性;另一份滴入唾液(含淀粉酶),振荡,可观察到______,这说明______

正确答案

解: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溶液,溶液变蓝色,加维生素C溶液与碘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把碘单质还原为碘离子,淀粉溶液褪色;

向淀粉溶液中滴入淀粉酶,淀粉酶能使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所以溶液蓝色褪去;

故答案为:溶液呈蓝色;溶液蓝色褪去;溶液蓝色褪去;溶液蓝色褪去;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发生了水解反应.

解析

解: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溶液,溶液变蓝色,加维生素C溶液与碘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把碘单质还原为碘离子,淀粉溶液褪色;

向淀粉溶液中滴入淀粉酶,淀粉酶能使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所以溶液蓝色褪去;

故答案为:溶液呈蓝色;溶液蓝色褪去;溶液蓝色褪去;溶液蓝色褪去;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发生了水解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根据下列变化关系,完成7、8题:

ANaOH、CuSO4

BNaOH、新制Cu(OH)2

CNa2CO3、CuSO4

DH2SO4、新制Cu(OH)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含-CHO,具有还原性,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①淀粉的化学式是:______;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钢含碳量为:______;玻璃、陶瓷、水泥一定含______元素;造成赤潮的元素是______.油脂在体内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

②维生素C也称抗坏血酸.血液中运载氧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人之所以患坏血病,是因为人体从摄取的食物中吸收的铁主要是Fe3+,Fe3+不能被人体吸收.富含维生素C的主要物质是______,维生素C在抗坏血病方面的作用原理是______

③粮食中的淀粉在人体中水解最终转化成______,该物质在人体内被氧化,最终生成CO2和H2O,该过程对人体健康的意义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①淀粉的化学式是:(C6H10O5n;氨基酸的结构简式通式是:H2N-CHR-COOH;钢含碳量为:0.03~2%;玻璃、陶瓷、水泥一定含 Si、O或硅、氧元素元素;造成赤潮的元素是:N、P或氮、磷;油脂在体内水解后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故答案为:(C6H10O5n; H2N-CHR-COOH; 0.03~2%; Si、O或硅、氧元素;N、P或氮、磷;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维生素C也称抗坏血酸.血液中运载氧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人之所以患坏血病,是因为人体从摄取的食物中吸收的铁主要是Fe3+,Fe3+不能被人体吸收.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在抗坏血病方面的作用原理体现了维生素C的还原性,

故答案为:新鲜蔬菜和绿色水果;将从食物中获取的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

③粮食中的淀粉在人体内在酶的作用水解最终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故答案为:葡萄糖;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解析

解:①淀粉的化学式是:(C6H10O5n;氨基酸的结构简式通式是:H2N-CHR-COOH;钢含碳量为:0.03~2%;玻璃、陶瓷、水泥一定含 Si、O或硅、氧元素元素;造成赤潮的元素是:N、P或氮、磷;油脂在体内水解后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故答案为:(C6H10O5n; H2N-CHR-COOH; 0.03~2%; Si、O或硅、氧元素;N、P或氮、磷;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维生素C也称抗坏血酸.血液中运载氧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人之所以患坏血病,是因为人体从摄取的食物中吸收的铁主要是Fe3+,Fe3+不能被人体吸收.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在抗坏血病方面的作用原理体现了维生素C的还原性,

故答案为:新鲜蔬菜和绿色水果;将从食物中获取的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

③粮食中的淀粉在人体内在酶的作用水解最终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故答案为:葡萄糖;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秋•潮南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土豆片上滴加碘化钾溶液,验证土豆含有淀粉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氨基酸可能不含N元素

D淀粉是混合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应在土豆片上滴加碘水,验证土豆含有淀粉,故A错误;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B错误;

C、氨基酸中必含氨基,一定含有N元素,故C错误;

D、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在形成高分子链时,链的长短不尽相同,所以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

A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

C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

D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混合加热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淀粉与稀硫酸不反应,没有颜色变化,故A正确;

B.鸡蛋清是蛋白质,蛋白质遇浓硝酸变为黄色,故B错误;

C.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故C错误;

D.葡萄糖含有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混合加热生成红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淀粉、纤维素的结构、性质与用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