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 共522题
  •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 共52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9日在墨西哥的著名国际海滨城市——坎昆开幕,本次会议再次聚焦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材料二:2009年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量的数量分布图。

(1)目前,美国、中国的CO2排放量高居世界前两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在坎昆气候大会上,中国近几年来“节能减排”的成效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6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

图15为某区域景观及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区域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4分)   

(2)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6分)

正确答案

(1)水土流失、红色荒漠化、森林锐减(4分) (3选2)

(2)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护林植树,维护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小水电、沼气、薪炭林等因地制宜),开发优势农业资源。(3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人均大气温室气体排放图”(15个总排放最高的国家)(共8分)

(1)除前苏联外,世界人均大气温室气体排放量前四位中的另三位国家按顺序是                     。这四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共同特点是               

(2)这15个国家中,哪些国家人均排放量少,但对世界大气保温气体排放总量的“贡献”仍不可低估,列举前两位的国家                     。这两个国家在人口方面都是                      ,在经济发展方面都是                 。

正确答案

(1)美国  加拿大 德国   发达国家   

(2)中国  印度    人口大国   发展中国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至19日,有190多个国家参与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经历复杂曲折的协商后,发表了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题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  1979年和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盖面积的卫星照片(下图)。

材料三 下表为2005年各国GDP与碳排量情况(部分)。

(碳均GDP指单位二氧化碳的GDP产出水平)

(1)与1979年相比,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盖面积__      _(变小或变大),这种变化将导致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_      ___(减少或增多),从而进一步造成北极地区气温升高。(2分)

(2)极冰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图瓦卢、马尔代夫等国家面临“灭顶”之灾。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看,工业化国家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做法,违背了权利的观念、___   __的观念和____   __的观念。(2分)

(3)根据材料三,2020年四国的碳均GDP指标将___   ___(上升或下降),四国的碳均GDP数值最低的将可能是__       ____。(2分)

(4)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碳均GDP的差距,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变小  减少(2分)

(2)公平   环境(2分)

(3)上升   中国(2分)

(4)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每条1分,共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定西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4分)

(2)定西的治理开发模式会带来的哪些显著生态、经济效益。(2分)

(3)塑料大棚农业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请指出被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是哪些?(2分)

正确答案

(1)土质疏松;地表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低;气候比较干旱;夏季多暴雨等(4分,任答4点) 

(2)生态效益:保持水土;改善局部气候(1分) 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1分)

(3)热量;水份。(2分)

试题分析(1)甘肃定西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殊,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黄土的土质疏松,干燥时比较坚实,但是遇水容易分散。另外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2)注意题中治理开发主要从生态和经济效益出发,因此生态效益要从定西沟壑地区目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出发。从图中读取信息:治理好水土流失进行的措施: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退耕还草、修筑梯田等从而来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经济效益:主要从农业方面改善,从良种、技术等方面,最终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的增长。

(3)就是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对光照、通风、温度等因素进行调节,减少水分蒸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是对学生的读材料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常识要求都比较高,在答题的过程中要细心,如(1)题中问的是自然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左图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同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其荒漠化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右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表形态图

⑴统计图中反映3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变化的特点是____ ___  

                                                                         

⑵分析西北地区易出现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⑶解决地区荒漠化问题必须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承载力之内。

⑷读材料二下图可知该地区盛行风的是___________风,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

大可以达到(m)___________

⑸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 有可能引起沙尘暴天气系统:                

正确答案

⑴人口增长快,耕地扩大,荒漠化面积扩大(3分) 

⑵自然原因: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植被少,生态环境脆弱。(2分)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过度放牧与垦殖等;片面追 求经济增长,农业、牧业发展超过环境承载力。(3分) 

⑶资源、环境(2分) ⑷西北风(1分) C(1分)  ⑸冷锋 1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人口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2)西北地区易出现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干旱)和人为原因(植被破坏)(3)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4)沙丘形态与盛行风的关系,迎风坡坡度平缓。根据相对高度计算公式计算。(5)沙尘暴是冷锋活动造成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将备选答案的代号填入相关的空格内。

A. 气候恶化      B. 水旱灾害增加

C. 农业减产      D. 土地肥力下降

E. 威胁人类生存  F. 全球变暖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

(2)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要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走_____。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众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哪些行动符合这一要求_____(多选)

A. 实行垃圾分类存放

B. 充分享受生活,购买象牙雕刻的工艺品,用野生鸟类羽毛装饰房间

C. 逢年过节,给新朋好友寄送贺卡

D. 出门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

E. 购物时,自备布袋或篮子

F. 建议家人购买小汽车,提高消费档次

正确答案

(1)①B ②D ③A ④F ⑤C ⑥E(或⑤E ⑥C)

(2)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DE(2分,答对两个得2分,一个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中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八五’末期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甲图和乙图的关联性体现如丙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丙图空格中①表示                            

②表示                  ;该地区综合整治措施有                       。(2分)

(2)图乙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它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3)图甲中C、D两处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产生的自然背景分别为

                                                            

(4)A、F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是:                                  。(2分)

(5)图中F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特征突出的地区,简述F地生物多样性的成因。(2分)

正确答案

(1)水土流失(1分)破坏植被、轮荒(1分)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小流域综合治理,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答中其中1点得1分,共2分)

(2) 森林破坏(1分) 土壤侵蚀(1分)生物多样性锐减(1分)

(3)土壤侵蚀  C处为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  D处为亚热带丘陵地区

(4)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1分)F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分)

(5)位于横断山区,纬度低;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较丰富。自然带垂直变化显著。(答中其中1点得1分,共2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大陆架海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若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积聚造成所谓的“温室效应”,则原因与图中代码______________相关,理由是什么?(6分)

(2)针对全球变暖,有人建议向南极附近海域撒入大量铁以促进海藻生长,以此来降低温室效应的危害,请评价其可行性,并说明理由。(4分)

正确答案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