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平衡
- 共1514题
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
A.c(CO2)=c(CO)
B.K不变
C.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D.v正(H2)=v正(CO2)
E.c(H2)保持不变
(3)若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O2]•[H2]=[CO]•[H2O],此时的温度为______;在此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投入1mol CO2、1.2mol H2、0.75mol CO、1.5mol H2O,则此时反应朝______方向进行(填“正反应”、“逆反应”).
正确答案
(1)由CO2(g)+H2(g)⇌CO(g)+H2O(g),反应的平衡常数K=;依据表格数据说明平衡常数随温度升温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
故答案为:;正反应
(2)A.c(CO2)=c(CO)和起始量和消耗量有关,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K就不变,所以K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压强都不变,容器中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系数之比,是正反应速率之比,υ正(H2)=υ逆(H2O) 表面水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v正(H2)=v正(CO2)都是指的正反应方向,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故D正确;
E.混合气体中 c(H2)不变是平衡标志,故E正确;
故答案为:E;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K=1,依据图表数据可知,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判断此时的温度为830℃;在此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投入1mol CO2、1.2mol H2、0.75mol CO、1.5mol H2O则有Qc==0.9375<1,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故答案为:830;正反应.
解析
(1)由CO2(g)+H2(g)⇌CO(g)+H2O(g),反应的平衡常数K=;依据表格数据说明平衡常数随温度升温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
故答案为:;正反应
(2)A.c(CO2)=c(CO)和起始量和消耗量有关,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K就不变,所以K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压强都不变,容器中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系数之比,是正反应速率之比,υ正(H2)=υ逆(H2O) 表面水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v正(H2)=v正(CO2)都是指的正反应方向,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故D正确;
E.混合气体中 c(H2)不变是平衡标志,故E正确;
故答案为:E;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K=1,依据图表数据可知,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判断此时的温度为830℃;在此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投入1mol CO2、1.2mol H2、0.75mol CO、1.5mol H2O则有Qc==0.9375<1,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故答案为:830;正反应.
如图所示,隔板I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A(g)+2B(g)⇌xC(g)△H=-192kJ•mol-1,向M、N中都通入1mol A和2mol B的混合气体,初始M、N容积相同,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M容器是恒温恒容下建立的平衡,N容器是恒温恒压下建立的平衡,
A.若x=3,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N容器建立的平衡与恒温恒容下建立的平衡等效,所以达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关系为:φ(M)=φ(N),故A错误;
B.若x>3,由于反应后气体体积增大,N容器建立的平衡相当于恒温恒容下建立的平衡扩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所以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关系为:α(M)<α(N),故B错误;
C.若x<3,由于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N容器建立的平衡相当于恒温恒容下建立的平衡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的平衡浓度增大,所以C的平衡浓度关系为:c(M)<c(N),故C错误;
D.恒温恒压下,x不论为何值,起始时向N容器中充入任意值的C,一边倒后,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都是1:2,为等效平衡,反应物的浓度相同,即平衡后N容器中A的浓度均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X物质,发生反应3X(g)⇌Y(g)+Z(g)△H<0,反应一定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X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表中0~5min时,X消耗浓度为1.0-0.4=0.6mol/L,反应速率==0.12mol/(L•min),故A正确;
B、5min时反应达到第一次平衡,依据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浓度
3X(g)⇌Y(g)+Z(g)
起始量(mol/L) 1 0 0
变化量(mol/L) 0.6 0.2 0.2
平衡量(mol/L) 0.4 0.2 0.2
K==
=0.625,故B正确;
C、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x可以为0,7mol/L,故C错误;
D、依据图表数据,初始到18min时消耗X浓度为0.3mol/L,转化率=×100%=30%,故D正确;
故选C.
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将PCl3(g)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PCl3(g)+Cl2(g)⇌PCl5(g),并于10min时达到平衡.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c(PCl5)=0.4mol/L,根据方程式可知△c(PCl3)=0.4mol/L,v(PCl3)==0.04mol•L-1•min-1,故A正确;
B.平衡时△c(PCl5)=0.4mol/L,根据方程式可知△c(Cl2)=0.4mol/L,△n(Cl2)=0.4mol/L×2L=0.8mol,故平衡时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L×2L-0.8mol=1.2mol,故B正确;
C.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平衡向逆反应移动,PCl3转化率降低,△n减小,故平衡时PCl3的<1>1,故C错误;
D、平衡后移走2.0mol PCl3和1.0mol Cl2到达的平衡,等效为开始PCl3为1mol/L、Cl2为0.5mol/L到达平衡,反应物的浓度变为原平衡的一半,与原平衡相比,压强降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物转化率降低,故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 mol•L-1,故D正确;
故选C.
如图,向A充入1molX、1molY,向B中充入2molX、2molY,起始时A、B的体积相等都等于a 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关闭活塞K,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放热反应,X (g)+Y(g)⇌2Z(g)+W(g); A保持恒压,B保持恒容,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4a 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对X (g)+Y(g) 2Z(g)+W(g)来说,开始时只加入反应物X和Y,该反应将向正反应发向进行以建立化学平衡.对容器A来说,在建立化学平衡的过程中,反应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会增大,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容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其体积要增大,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就要减下,其反应速率也要减小.对于B容器来说,体积不变,各组分初始浓度是A容器的2倍,每个时刻的反应速率都将大于A容器,即反应速率:v(B)>v(A),因此A选项正确.
B.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容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达平衡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初始时物质的量的1.4倍,即1.4×2mol=2.8mol,即增加了0.8mol,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知,
X (g)+Y(g) 2Z(g)+W(g)△n
1 1
0.8mol 0.8mol
即达平衡后,反应掉0.8mol,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80%,即B选项正确.
C.因为B容器的初始量是A容器的2倍,在相同温度下,当A容器的体积是B容器体积的二分之一(即0.5aL)时,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容器的压强都相等,且压强为PB,当把此时A容器体积由0.5a体积扩大为1.4aL,不考虑平衡移动时压强会变为5PB/14,当再建立平衡时,A容器的原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尽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要增加,但体积变化对压强的影响大,即PB>2PA,C项正确.
D.根据C项中A容器的平衡变化,建立新平衡后,(容积为0.5aL与容积为1.4aL相比)Y的体积分数要减小,即平衡时Y体积分数A<B,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