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与质壁分离及其复原有关的细胞器和相关生理过程分别是(  )

A液泡 主动运输

B线粒体、液泡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C线粒体 主动运输

D线粒体 自由扩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硝酸钾在水中电离成了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这两种离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

B、质壁分离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的现象.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协助,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洋葱表皮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随着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进入细胞中,细胞又发生渗透吸水,进而发生质壁分离复现象,B正确;

C、质壁分离需要液泡协助,水是通过渗透吸水和渗透失水进出细胞,C错误;

D、硝酸根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细胞吸水力和细胞壁内部结构相对体积(正常状态为1.0)的相互关系图解.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将该细胞置于0.3g/mL(浓度高于细胞液)的蔗糖溶液中,则该细胞会发生B→A过程,在滴入清水后,又会发生A→B过程

B若将该细胞置于0.1g/mL(浓度稍高于细胞液)的KNO3溶液中,则该细胞只能发生B→A过程,而不能发生A→B过程

C若将该细胞置于0.5g/mL(浓度大大高于细胞液)的蔗糖溶液中,则该细胞会发生B→A过程,在滴入清水后,不会发生A→B过程

D当细胞处于A状态时,细胞壁与质膜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若将该细胞置于0.3g/mL(浓度高于细胞液)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吸水能力增强,则该细胞会发生B→A过程,而在滴入清水后,细胞吸水,又会发生A→B过程,A正确;

B、若将该细胞置于0.1g/mL(浓度稍高于细胞液)的KNO3溶液中,细胞可先质壁分离再自动复原,则该细胞既能发生B→A过程,又能发生A→B过程,B错误;

C、若将该细胞置于0.5g/mL(浓度大大高于细胞液)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先质壁分离后,由于过度失水所以不能复原,因此该细胞会发生B→A过程,在滴入清水后,不会发生A→B过程,C正确;

D、当细胞处于A状态时,细胞的吸水能力很强,说明细胞此时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细胞壁与质膜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C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D动物细胞一般不会吸水胀破,是因为细胞最外层有细胞壁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A错误;

B、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C错误;

C、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是原生质层的组成部分,C正确;

D、动物细胞一般会吸水胀破,而植物细胞一般不会吸水胀破,植物因为细胞最外层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溶液比乙溶液浓度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较快

B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

C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可能左移

D放入甲、乙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入清水均有可能复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据图分析,植物细胞在甲溶液中,细胞逐渐失水然后达到稳定;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先失水后吸水,且曲线甲在曲线乙的上方,说明甲溶液的浓度高于乙溶液,A正确;

B、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先失水,说明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10分钟后开始吸水,说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正确;

C、若适当增加乙溶液的浓度,导致细胞失水程度加大,复原的时间相对较长,即a点上移,b点右移,C错误;

D、放入甲、乙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在清水中,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以下是一个测定某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

说明:若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液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反之蓝色液滴将上浮;若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液滴将均匀扩散.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引起外界溶液浓度的改变,这种变化可通过______反映出来.

(2)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3)本实验不同组别间的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

(4)若某组在第③步操作中,将发现蓝色液滴上浮,则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______现象.

(5)在操作正确情况下,若发现在所有的组别中蓝色液滴都上浮,则实验应该如何改进?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本实验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引起外界溶液浓度的改变,这种变化可通过蓝色液滴的浮沉反映出来.若蓝色液滴的浓度上升,蓝色液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反之蓝色液滴将上浮;若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液滴将均匀扩散.

(2)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蔗糖溶液浓度为0.05M时,蓝色液滴将均匀扩散,所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0.05M的蔗糖溶液浓度.

(3)本实验不同组别间的自变量是蔗糖溶液浓度,因变量是a管中蔗糖溶液浓度改变.

(4)在第③步操作中,发现蓝色液滴上浮,说明植物细胞细胞液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则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5)在操作正确情况下,若发现在所有的组别中蓝色液滴都上浮,说明外界溶液浓度高,都大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因此,要设置低于最低溶液浓度的系列蔗糖溶液组别重新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蓝色液滴的浮沉

(2)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0.05M的蔗糖溶液浓度

(3)蔗糖溶液浓度     a管中蔗糖溶液浓度改变

(4)质壁分离

(5)设置低于最低溶液浓度的系列蔗糖溶液组别重新进行实验

解析

解:(1)本实验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引起外界溶液浓度的改变,这种变化可通过蓝色液滴的浮沉反映出来.若蓝色液滴的浓度上升,蓝色液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反之蓝色液滴将上浮;若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液滴将均匀扩散.

(2)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蔗糖溶液浓度为0.05M时,蓝色液滴将均匀扩散,所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0.05M的蔗糖溶液浓度.

(3)本实验不同组别间的自变量是蔗糖溶液浓度,因变量是a管中蔗糖溶液浓度改变.

(4)在第③步操作中,发现蓝色液滴上浮,说明植物细胞细胞液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则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5)在操作正确情况下,若发现在所有的组别中蓝色液滴都上浮,说明外界溶液浓度高,都大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因此,要设置低于最低溶液浓度的系列蔗糖溶液组别重新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蓝色液滴的浮沉

(2)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0.05M的蔗糖溶液浓度

(3)蔗糖溶液浓度     a管中蔗糖溶液浓度改变

(4)质壁分离

(5)设置低于最低溶液浓度的系列蔗糖溶液组别重新进行实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是(  )

A协助扩散

B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水分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使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请据图回答:

(1)A细胞处于何种生理状态______

(2)如图所示,将A、B、C三个相同的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图A与图B所示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关系是____________

(3)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其中一个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该细胞形态变化的顺序将如上图所示的从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液浓度的大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标号①处的物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A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处于分离状态,说明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质壁分离或将要进行质壁分离的复原.

(2)图中A细胞已经发生质壁分离,B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说明A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即A>B.

(3)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浓度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B→A→C.

由图可知C细胞失去的水分最多,细胞液的浓度最大,其次是A,最后是B,所以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为:C>A>B.

(4)图中②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①处的物质是外界溶液.

故答案为:

(1)质壁分离 

(2)A   B 

(3)B   A   C  C   A   B 

(4)外界溶液

解析

解:(1)图中A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处于分离状态,说明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质壁分离或将要进行质壁分离的复原.

(2)图中A细胞已经发生质壁分离,B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说明A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即A>B.

(3)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浓度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B→A→C.

由图可知C细胞失去的水分最多,细胞液的浓度最大,其次是A,最后是B,所以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为:C>A>B.

(4)图中②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①处的物质是外界溶液.

故答案为:

(1)质壁分离 

(2)A   B 

(3)B   A   C  C   A   B 

(4)外界溶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引起50%左右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我们称之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在用质壁分离方法测定洋葱表皮细胞渗透能力的实验中,把剪成小块的紫色洋葱表皮分别(等量)依次放入下面不同浓度的各组蔗糖溶液中,并记录如下表:

(1)该洋葱表皮细胞的等渗浓度为______

(2)如果再给你4组实验材料,请设计可以更精确地测出细胞等渗浓度的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知,引起50%左右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称之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结合表格,在蔗糖浓度为0.5mol/L时,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细胞占观察细胞数目的百分比为40%,在蔗糖浓度为0.6mol/L时,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细胞占观察细胞数目的百分比80%,说明该洋葱表皮细胞的等渗浓度为0.5mol/l~0.6mol/l之间.

(2)由于已经确定该洋葱表皮细胞的等渗浓度为0.5mol/l~0.6mol/l之间,因此将四个培养皿编号1、2、3、4,在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0.52mol/l、0.54mol/l、0.56mol/l、0.58mol/l的蔗糖溶液,再将等量的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以上各组溶液中,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情况.

故答案为:

(1)0.5mol/l~0.6mol/l

(2)在0.5mol/l~0.6mol/l浓度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增加实验组再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情况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引起50%左右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称之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结合表格,在蔗糖浓度为0.5mol/L时,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细胞占观察细胞数目的百分比为40%,在蔗糖浓度为0.6mol/L时,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细胞占观察细胞数目的百分比80%,说明该洋葱表皮细胞的等渗浓度为0.5mol/l~0.6mol/l之间.

(2)由于已经确定该洋葱表皮细胞的等渗浓度为0.5mol/l~0.6mol/l之间,因此将四个培养皿编号1、2、3、4,在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0.52mol/l、0.54mol/l、0.56mol/l、0.58mol/l的蔗糖溶液,再将等量的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以上各组溶液中,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情况.

故答案为:

(1)0.5mol/l~0.6mol/l

(2)在0.5mol/l~0.6mol/l浓度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增加实验组再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情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理想材料.某同学根据预先的实验设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并绘制出细胞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教材中有关知识,据图分析、完成下面的问题.

(1)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______ 发生分离的现象,该结构由图A中的______组成.

(2)在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后直接观察,视野中细胞应如上图______所示的状态;用引流法将盖玻片下的清水换为30%的蔗糖溶液后,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最终会静止在图______的状态,在此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______(填“增大”、“基本不变”或“减小”),原生质体的体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值逐渐______(填“增大”、“基本不变”或“减小”).

(3)将图中三种状态细胞置入清水中处理相同时间,其吸水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______(用字母表示).

(4)如果将处于A时期细胞置于50%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置于清水中,该同学始终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对应图中的②③④.

(2)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后直接观察,此时的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应该看到的是图B所示的状态,将细胞浸润在30%的蔗糖溶液中以后,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对应图A的状态,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原生质体减小,原生质体与细胞体积的比值逐渐减小.

(3)将图中三种状态细胞置入清水中处理相同时间,其吸水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A>C>B.

(4)将细胞放在50%的蔗糖溶液中,再放到清水中,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原因是细胞过度失水死亡,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故答案为:

(1)原生质层     ②③④

(2)B   A  增大  减小

(3)A>C>B                

(4)细胞过度失水死亡,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解析

解:(1)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对应图中的②③④.

(2)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后直接观察,此时的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应该看到的是图B所示的状态,将细胞浸润在30%的蔗糖溶液中以后,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对应图A的状态,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原生质体减小,原生质体与细胞体积的比值逐渐减小.

(3)将图中三种状态细胞置入清水中处理相同时间,其吸水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A>C>B.

(4)将细胞放在50%的蔗糖溶液中,再放到清水中,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原因是细胞过度失水死亡,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故答案为:

(1)原生质层     ②③④

(2)B   A  增大  减小

(3)A>C>B                

(4)细胞过度失水死亡,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向猪膀胱膜内注入一半0.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然后将其浸入0.05g/m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min称一次重量,下列坐标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猪膀胱膜相当于半透膜,膀胱内的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膀胱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单位时间内,水分子进入膀胱的速率大于水分子从膀胱出来的速率,最终结果是水分子进入膀胱,膀胱的重量增加;当达到一定高度后,产生的压力使水分子进出膀胱的速率相同时,膀胱的重量不发生变化,即B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下列活细胞放入浓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

A分生区细胞

B人的红细胞

C种子的胚细胞

D根毛细胞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根尖分生区细胞属于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的中央液泡,

B、人的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因为没有细胞壁,B错误;

C、种子的胚细胞没有大的中央液泡,不能发生渗透作用,因此不能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

D、根毛细胞属于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当外界溶液浓度高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图.

(1)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半透膜 2.______.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结构______(填结构名称)

(2)若把根毛细胞放入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在这过程中将出现______现象.

(3)若把根毛细胞放入质量分数为90%的蔗糖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的根毛细胞与上题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为什么?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原生质层,由①细胞膜、③液泡膜和②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2)若把根毛细胞放入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细胞渗透吸水,在这过程中将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若把根毛细胞放入质量分数为9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过高,细胞会失水过多而死亡,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的根毛细胞不会发生复原现象.

故答案为:

(1)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原生质层 

(2)质壁分离复原

(3)不一样,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过高,细胞会失水过多而死亡

解析

解:(1)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原生质层,由①细胞膜、③液泡膜和②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2)若把根毛细胞放入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细胞渗透吸水,在这过程中将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若把根毛细胞放入质量分数为9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过高,细胞会失水过多而死亡,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的根毛细胞不会发生复原现象.

故答案为:

(1)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原生质层 

(2)质壁分离复原

(3)不一样,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过高,细胞会失水过多而死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如图处于三种生理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原生质层______(填标号)可以看作一层______膜.

(2)图c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_____,⑥内充满了______.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怎样才能使盖玻片下的b图状态变成a图状态?______

(3)若图中a、b、c是处于三种不同浓度溶液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则它们的外界溶液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原生质层包括①液泡膜、⑤细胞膜和两者之间的②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膜.

(2)图c正处于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生理状态,即质壁分离状态.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⑥内充满了外界溶液,即蔗糖溶液.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2-3次,就能使盖玻片下的b图状态变成a图状态.

(3)若图中a,b,c是处于三种不同浓度溶液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a是正常细胞,b细胞失水较多,c细胞失水最多,因此它们的外界溶液浓度依次为c>b>a.

故答案为:

(1)1、2、5    选择透过性   

(2)质壁分离  蔗糖溶液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2-3次

(3)c、b、a

解析

解:(1)原生质层包括①液泡膜、⑤细胞膜和两者之间的②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膜.

(2)图c正处于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生理状态,即质壁分离状态.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⑥内充满了外界溶液,即蔗糖溶液.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2-3次,就能使盖玻片下的b图状态变成a图状态.

(3)若图中a,b,c是处于三种不同浓度溶液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a是正常细胞,b细胞失水较多,c细胞失水最多,因此它们的外界溶液浓度依次为c>b>a.

故答案为:

(1)1、2、5    选择透过性   

(2)质壁分离  蔗糖溶液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2-3次

(3)c、b、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代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一定外界溶液中的相关体积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不能进入细胞液

Bt1时细胞壁不再有伸缩性

Ct2时细胞液的浓度不再增大

Dt2比t1时更容易引起细胞死亡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由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故A正确;

B、t1时细胞的体积不再减小,这是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是有限的,但是在清水中细胞又会复原,说明细胞壁仍然具有伸缩性,故B错误;

C、t2时原生质体的体积不再变小,说明细胞已经停止失水,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不再增大,故C正确;

D、t2时表示细胞已经发生质壁分离,如果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细胞失水过多死亡,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岳阳校级月考)下列实例中,最能体现植物细胞渗透失水和吸水原理的是(  )

①将萎蔫的菠菜放入清水中,不久变得硬挺;②将大豆种子浸入清水后,种皮变软,体积膨大;③用糖拌西红柿,西红柿变软,渗出许多汁水;④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A

B②③

C

D①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将萎蔫的菠菜放入清水中,不久变得硬挺体现渗透吸水,但不能体现渗透失水,①错误;

②将大豆种子浸入清水后,种皮变软,体积膨大,体现吸胀吸水,不能体现渗透作用,②错误;

③用糖拌西红柿,西红柿变软,渗出许多汁水体现渗透吸水,但不能体现渗透失水,③错误;

④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体现出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的原理,而质壁分离复原则体现出渗透作用吸水的原理,④正确.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