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共6962题
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
②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的;
③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细胞为死细胞;
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发生质壁的内因是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所以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正确;
②活细胞的细胞质不停地在流动,所以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的,正确;
③水绵照光部位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好氧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因此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细胞为死细胞,或为厌氧性细菌,错误;
④洋葱根尖是否死亡与能否被龙胆紫染上色无关,根尖细胞是在解离过程中死亡的,错误.
所以正确的有①②.
故选:B.
对下列图形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植物细胞液有一定的浓度,起始不能为0,A错误;
B、大量有机污染物的污水流入某一水体后,好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水体中溶氧量下降,与AB段不符,B错误;
C、b过程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该过程着丝点分裂时染色体加倍,男性可能出现两个条X染色体或两个Y染色体,但女性不可能出现Y染色体,C错误;
D、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大量有机物,导致有机物总量减少,但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加,D正确.
故选:D.
下列哪组不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外界环境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不属于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A正确;
B、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形成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属于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B错误;
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属于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C错误;
D、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属于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D错误.
故选:A.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洋葱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蔗糖溶液能自由进出细胞壁,但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蔗糖分子的,A错误;
B、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液泡逐渐变小,颜色变深,B错误;
C、在光学显微镜下,当植物细胞方式质壁分离时可以观察到细胞膜和液泡膜的位置,但是观察不到明显的结构,C错误;
D、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液泡逐渐变小,颜色变深,D正确.
故选:D.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根尖分生区细胞一定不会与环境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
③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⑥两个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这两个种群一定属于两个物种
⑦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⑧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根尖分生区虽然没有大液泡,但也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因此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的,①错误;
②生长素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会抑制生长,②错误;
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不是原核细胞,③错误;
④不同种类的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④错误;
⑤有氧呼吸也可以发生在少数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⑤错误;
⑥两个物种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可能是因为地理障碍的原因,⑥错误;
⑦与双缩脲发生紫色反应的一定含有肽键但不一定就是蛋白质,⑦错误;
⑧斐林试剂是检测的还原糖,还原糖包括单糖、麦芽糖和乳糖,⑧错误.
故选:D.
(2015秋•临安市校级月考)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此时a细胞液>b细胞外液,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比失去的水分多,从而表现为细胞渗透吸水,A有可能;
B、若此时a细胞液=b细胞外液,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与失去的水分相当,渗透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B有可能;
C、若此时a细胞液<b细胞外液,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比失去的水分少,从而表现为细胞渗透失水,C有可能;
D、因此,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故选:D.
如图表示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回答:
(1)A细胞处于何种生理状态______.图C中②③④结构称为______,由于其伸缩性比______的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二者就会逐渐分离开来.
(2)图中细胞液浓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A、B、C三个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图与B图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关系是______
(4)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发现该细胞形态变化的顺序将如上图所示的从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标号①处的物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A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质壁分离或将要进行质壁分离的复原.图C中②是细胞膜、③是液泡膜、④是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所以结构称为原生质层.由于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的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二者就会逐渐分离开来.
(2)由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所以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细胞失水越多,细胞液浓度越大.因此,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C>A>B.
(3)图中A细胞已经发生质壁分离,B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说明A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即A>B.
(4)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浓度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B→A→C.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①处的物质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故答案为:
(1)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 细胞壁
(2)C>A>B
(3)A>B
(4)B→A→C 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解析
解:(1)图中A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质壁分离或将要进行质壁分离的复原.图C中②是细胞膜、③是液泡膜、④是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所以结构称为原生质层.由于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的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二者就会逐渐分离开来.
(2)由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所以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细胞失水越多,细胞液浓度越大.因此,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C>A>B.
(3)图中A细胞已经发生质壁分离,B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说明A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即A>B.
(4)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浓度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B→A→C.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①处的物质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故答案为:
(1)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 细胞壁
(2)C>A>B
(3)A>B
(4)B→A→C 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观察盖玻片下面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看到的变化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0.3g/mL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A正确;
B、当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细胞浸润在小于细胞液的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而本题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之后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
C、无色中央液泡无色,不宜观察.一般选用紫色的中央液泡观察,一般会发生变小的现象,C错误;
D、0.3g/mL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液泡变小,D.
故选:A.
下列能发生渗透现象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腌制过的萝卜条中细胞已失去活性,所以放在清水中不会发生渗透现象,A错误;
B、将菠菜叶放在高于其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将通过渗透作用失水,B正确;
C、煮过的萝卜条中细胞已失去活性,所以放在清水中不会发生渗透现象,C错误;
D、菜干中没有活细胞,所以放在清水中不会发生渗透现象,D错误.
故选:B.
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健那绿可将活细胞的线粒体染上蓝绿色,以区分细胞质和其他细胞器,A正确;
B、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发生紫色反应,B正确;
C、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C错误;
D、酵母菌培养液通入空气是为了满足有氧呼吸的需要,D正确.
故选:C.
如图表示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细胞处于______状态.
(2)原生质层包括______几部分(填标号),可以看做一层______膜.图中标号①处的液体是______,②处的液体是______.
(3)若三个细胞的细胞液起始浓度相同,则图中各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A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开来,所以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2)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包括④⑤⑥三部分;由于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所以原生质层也可以看做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图中标号①处的液体是细胞液,②处的液体是外界溶液.
(3)由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所以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细胞失水越多.因此,各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从大到小依次是C>A>B.
故答案为:
(1)质壁分离
(2)④⑤⑥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 细胞液 外界溶液
(3)C>A>B
解析
解:(1)图A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开来,所以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2)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包括④⑤⑥三部分;由于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所以原生质层也可以看做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图中标号①处的液体是细胞液,②处的液体是外界溶液.
(3)由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所以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细胞失水越多.因此,各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从大到小依次是C>A>B.
故答案为:
(1)质壁分离
(2)④⑤⑥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 细胞液 外界溶液
(3)C>A>B
将甲、乙、丙三个植物的细胞放入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3个细胞呈如下状态,你认为这3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高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据图分析,甲细胞没有吸水和失水,处于临界状态,说明甲细胞液浓度和蔗糖溶液浓度相当.乙和丙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它们细胞液浓度都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但是丙质壁分离程度较大,故丙与蔗糖溶液浓度差更大,说明丙细胞液浓度小于乙细胞液浓度,故这3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高的是甲.
故选:C.
下列对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过氧化氢酶不适宜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
B、在“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实验中,用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筛选目的菌,B错误;
C、浸润在较低浓度外界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由于吸水细胞体积不断增大,当细胞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正确;
D、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C.
取几个新鲜的萝卜(生理状况相同)用打孔器钻取9条10cm长的萝卜条,分别浸入盛有0.01g/mLNaCl溶液、0.3g/mLNaCl溶液和蒸馏水的A、B、C3个烧杯中,每隔3分钟测量萝卜条的长度,记录结果如表.请回答:
(1)本实验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①______;②______.
(2)在烧杯______中,萝卜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在烧杯______中,萝卜细胞发生了渗透失水.
(3)实验过程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是______烧杯中的萝卜细胞.
(4)细胞中自由水比例最高的是哪个烧杯中处于哪个时刻的细胞?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①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
(2)在烧杯A、C中,萝卜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使得萝卜条的长度变长;在烧杯B中,萝卜细胞发生了渗透失水,使得长度变短.
(3)实验过程中,B烧杯中的萝卜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4)C烧杯中处于9分钟时的细胞,吸水较多,自由水比例最高.
故答案为:
(1)有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
(2)AC B
(3)B
(4)C烧杯中处于9分钟时的细胞
解析
解:(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①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
(2)在烧杯A、C中,萝卜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使得萝卜条的长度变长;在烧杯B中,萝卜细胞发生了渗透失水,使得长度变短.
(3)实验过程中,B烧杯中的萝卜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4)C烧杯中处于9分钟时的细胞,吸水较多,自由水比例最高.
故答案为:
(1)有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
(2)AC B
(3)B
(4)C烧杯中处于9分钟时的细胞
如图是蚕豆叶细胞的气孔开闭情况以及保卫细胞影响气孔开闭的一些生理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引起气孔开闭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
(2)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到一定程度时水分出入平衡,制约其继续吸水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3)夏季中午气孔关闭的直接原因是保卫细胞______(吸水、失水),将导致叶肉细胞中3-磷酸甘油酸(即C3)的含量______(增加、减少).
(4)将蚕豆叶片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气孔会______(张开、关闭);将其放入pH=7的某溶液中(此pH有利于淀粉酶活性增高),气孔会______(张开、关闭).
(5)卡尔文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控制光照的有无.实验中,卡尔文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小球藻放入70℃的热酒精中,从而使______失活,细胞中的化合物就保持在热处理之前的反应状态.再利用______法,依据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出各种化合物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解:(1)从右图图中可以看出,引起气孔开闭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
(2)细胞壁伸缩性比较小,它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细胞吸水膨胀到一定程度,由于细胞壁不能再进一步伸缩,制约细胞继续吸水.
(3)夏季中午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从而导致二氧化碳吸收也减少,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影响二氧化碳的固定,导致叶肉细胞中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下降.
(4)将蚕豆叶片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将其放入pH=7的某溶液中,由于此pH有利于淀粉酶活性增高,使细胞的渗透压增高,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5)70℃的热酒精中小球藻细胞内的酶会失活,则细胞中的化合物就保持在热处理之前的反应状态.根据各种化合物(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用纸层析法将它们分离.
故答案是:
(1)光照
(2)细胞壁
(3)失水 减少
(4)关闭 张开
(5)酶 纸层析法
解析
解:(1)从右图图中可以看出,引起气孔开闭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
(2)细胞壁伸缩性比较小,它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细胞吸水膨胀到一定程度,由于细胞壁不能再进一步伸缩,制约细胞继续吸水.
(3)夏季中午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从而导致二氧化碳吸收也减少,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影响二氧化碳的固定,导致叶肉细胞中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下降.
(4)将蚕豆叶片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将其放入pH=7的某溶液中,由于此pH有利于淀粉酶活性增高,使细胞的渗透压增高,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5)70℃的热酒精中小球藻细胞内的酶会失活,则细胞中的化合物就保持在热处理之前的反应状态.根据各种化合物(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用纸层析法将它们分离.
故答案是:
(1)光照
(2)细胞壁
(3)失水 减少
(4)关闭 张开
(5)酶 纸层析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