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共6962题
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图乙是图甲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______;②______.
(2)比较图甲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______②(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______性,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与其膜上______有关.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______.若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由甲图到乙图,漏斗内液面升高,说明甲装置中进入漏斗的水分子多于由漏斗进入烧杯中的水分子,因此漏斗内的浓度高于漏斗外的浓度.
(3)图甲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⑦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4)将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出现质壁分离现象.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细胞先失水发生时质壁分离,由于细胞失水的同时可以主动吸收钠离子和氯离子,使细胞液浓度增大,但细胞液浓度大于环境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因此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故答案为:
(1)具有半透膜 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小于
(3)选择透过性 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4)质壁分离现象 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解析
解:(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由甲图到乙图,漏斗内液面升高,说明甲装置中进入漏斗的水分子多于由漏斗进入烧杯中的水分子,因此漏斗内的浓度高于漏斗外的浓度.
(3)图甲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⑦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4)将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出现质壁分离现象.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细胞先失水发生时质壁分离,由于细胞失水的同时可以主动吸收钠离子和氯离子,使细胞液浓度增大,但细胞液浓度大于环境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因此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故答案为:
(1)具有半透膜 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小于
(3)选择透过性 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4)质壁分离现象 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时,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时,水分子从细胞外进入液泡内.依次要穿过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故A正确;
B、植物细胞最外面是细胞壁,故B错误;
C、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时,水分子从细胞外进入液泡内,故C错误;
D、由外到内,原生质层是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植物细胞最外面一层是细胞壁,故D错误.
故选:A.
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细胞的长度基本保持不变,A正确;
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浓度差加大,细胞失水增加,原生质层的长度减小,则值将变小,B错误;
C、细胞失水越多,B数值越小,而细胞壁基本保持不变,则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C正确;
D、A、B分别表示细胞和原生质体的长度,D正确.
故选:B.
能在30%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动物的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也没有原生质层,无法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人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也没有原生质层,无法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是未成熟细胞,无中央大液泡,所以不会发生渗透作用失水,也就不会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
D、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可以发生质壁分离以及复原现象,D正确.
故选:D.
如图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同一个洋葱鳞茎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药品有清水、30%蔗糖溶液,分析回答:
(1)图中A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①处充满了______.
(2)图中②、③、④共同组成______.
(3)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高、颜色最深的是______细胞图.
(4)如果将C细胞置于清水中,则该细胞最终将处于图中______细胞的状态,水分子通过______作用进出细胞.
(5)在做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过程中,图中各细胞状态依次出现的顺序是______(用A、B、C 顺序表示).
(6)此时,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是______.
(7)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原理是:①______; 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A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则①处充满了高浓度的蔗糖溶液.
(2)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②和液泡膜④,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③.
(4)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加,A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最明显,失水最多,所以颜色最深.
(4)将C(质壁分离)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最终将处于图中B细胞的状态.
(5)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加,A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多于C,则A细胞液浓度大于C;B细胞处于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则细胞液浓度不变;所以在做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过程中,图中各细胞状态依次出现的顺序是BCA.
(6)细胞液浓度越高,则吸水能力越强,故此时,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是 A>C>B.
(7)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原理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能发生渗透失水,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故答案为:
(1)30%蔗糖溶液(蔗糖溶液)
(2)原生质层
(3)A
(4)B 渗透
(5)B→C→A(B C A)
(6)A>C>B
(7)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A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则①处充满了高浓度的蔗糖溶液.
(2)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②和液泡膜④,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③.
(4)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加,A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最明显,失水最多,所以颜色最深.
(4)将C(质壁分离)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最终将处于图中B细胞的状态.
(5)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加,A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多于C,则A细胞液浓度大于C;B细胞处于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则细胞液浓度不变;所以在做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过程中,图中各细胞状态依次出现的顺序是BCA.
(6)细胞液浓度越高,则吸水能力越强,故此时,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是 A>C>B.
(7)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原理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能发生渗透失水,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故答案为:
(1)30%蔗糖溶液(蔗糖溶液)
(2)原生质层
(3)A
(4)B 渗透
(5)B→C→A(B C A)
(6)A>C>B
(7)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得到其原生质体积变化情况的一些数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据图分析:根尖分生区无大型液泡,故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AB段原生质层的相对体积减少,说明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B正确;
C、图中BD段细胞液处于质壁分离的动态平衡状态,而左图中a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的动态平衡状态,C错误;
D、BC段乙二醇溶液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表明细胞膜没有丧失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选:B.
洋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是指(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壁是全透性结构,不属于原生质层,A错误;
B、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原生质,B错误;
C、原生质层不包括液泡内物质和细胞核,C错误;
D、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D正确.
故选:D.
将洋葱鳞片叶放在0.45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放在0.35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趋势;放在0.4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似乎不发生什么变化.这表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细胞在0.45g/mL蔗糖溶液中失水,在0.35g/mL蔗糖溶液中吸水,而在0.4g/mL蔗糖溶液中,细胞几乎不发生什么变化,说明吸水和失水达到动态平衡,即细胞液浓度与质量浓度为0.4g/mL蔗糖溶液浓度相当,A错误;
B、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错误;
C、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C错误;
D、据A项可得,0.4g/mL蔗糖溶液中细胞几乎不发生什么变化,说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达到动态平衡,细胞液浓度与质量浓度为0.4g/mL蔗糖溶液浓度相当,D正确.
故选:D.
成熟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质壁分离,下列哪项不是导致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就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A正确;
B、细胞壁具有全透性,B错误;
C、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就是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C正确;
D、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由于细胞膜和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这是发生渗透作用的调节之一,D正确.
故选:B.
将相同的萝卜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分析题图可知,a、b、c三种浓度溶液中萝卜条质量变化分别是增大、不变、减小,因此处于三种浓度溶液中萝卜的细胞液浓度依次升高,吸水能力依次增强,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b点对应的浓度中萝卜条的质量没有变化,说明萝卜条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该浓度可能是该萝卜条细胞液的等渗溶液,B正确;
C、由题图可知,c浓度中萝卜条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b浓度溶液中萝卜条吸水,细胞液浓度减小,因此c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b浓度溶液中后萝卜条质量将增加,C正确;
D、a溶液中细胞吸水,不会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D错误.
故选:D.
如图是洋葱的鳞片叶细胞在某种生理状态下的形态和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图中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可能出于质壁分离过程或平衡状态,也可能出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又因为液泡中的细胞液的颜色逐渐变浅,说明此时植物细胞具有生物活性,而且正在吸水并导致溶液浓度降低,所以该图细胞正在发生的是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故选:B.
无色透明的洋葱内表皮非常容易撕取,且只有一层细胞.现提供拌有伊红染料(植物细胞不吸收这种红色染料)的30%蔗糖溶液,制作洋葱内表皮的临时装片,过一段时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所示结果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液体应该是红色,A错误;
B、洋葱内表皮是无色透明的,因此液泡内应是无色的,B错误;
C、由题意知,洋葱内表皮是无色的,伊红染料染料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因此液泡和细胞质基质的颜色是无色的,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应该是红色的,C正确;
D、液泡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细胞质基质应该是无色的,D错误.
故选:C.
(2015秋•普宁市校级月考)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据图可推知a组吸水多于b组,因此实验后a组细胞液中溶质浓度低于b组,A正确;
B、比值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则b组细胞吸水;比值大于1表明细胞失水,则f组细胞失水,因此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b组,B错误;
C、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
D、由c组吸水,d组失水知细条细胞液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D正确.
故选:AD.
浸入1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会产生质壁分离;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单纯扩散).然后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植物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
故选:C.
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入清水、0.3mol/L的蔗糖溶液和O.4mol/L的KN03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植物细胞浸入清水中,细胞会少量吸水,体积增大,但由于细胞膜外面含有细胞壁,不会涨破,A错误;
B、植物细胞浸入0.3 mol/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细胞体积缩小,如放在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错误;
C、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会产生质壁分离.接着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主动运输的条件需要载体和能量,载体由核糖体合成,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植物细胞吸水,液泡的体积变大,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因此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有液泡、核糖体和线粒体,C正确;
D、B曲线比C曲线下降速度快,是因为B所处溶液的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速度快,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