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共6962题
(2015秋•福建月考)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③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④干种子细胞
⑤蛔虫卵细胞
⑥洋葱根尖的根冠细胞.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液泡,所以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①正确;
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②正确;
③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并具有大液泡,可以发生质壁分离,③错误;
④干种子细胞没有大的液泡,通过吸胀吸水,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④正确;
⑤蛔虫卵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⑤正确;
⑥洋葱根尖的根冠细胞具有大液泡,可以发生质壁分离,⑥错误.
故选:A.
研究人员将某种植物的相同细胞分别放置在浓度相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t1时刻显微镜下两组细胞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A正确;
B、t2时刻后B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水,故t2时刻B物质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B错误;
C、实验结果说明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A、B两种溶液,C错误;
D、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细胞膜上一定具有物质B的载体蛋白,如尿素是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
故选:A.
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当溶液浓度高于30g•L-1时,细胞失水,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在30g•L-1中马铃薯长度与初始长度相同,说明在该浓度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速率与吸水速率相同,处于等渗溶液,即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1,B正确;
C、当溶液浓度低于30g•L-1时,马铃薯长度变长,发生渗透吸水,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
D、细胞壁也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因此当外界溶液浓度高时,即在溶液浓度为30g•L-1~90g•L-1的范围内,细胞壁有一定程度的收缩,D错误.
故选:B.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无线粒体的细胞可在质膜上进行需氧呼吸,如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A正确;
B、由于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因此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
C、中心体与抗体的形成无关,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C错误;
D、胞吐不属于跨膜运输,因此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A.
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该小组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配制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B.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C.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并记录其如图所示的A、B值,计算和记录B/A(%)值.
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图中A、B的含义分别是______.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曲线如图.请你就该结果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
分析:①B/A值越小,说明______;
②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B/A值下降,说明______.
结论:______.
(3)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则应该进行的实验处理方法是______.′
(4)该小组同学想进一步了解“生长在盐碱地中的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细胞液浓度是否有差别”,请根据题干完成下面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取盐碱地中生长的植物与黑藻植物叶片若干,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②______.
③将两种叶片制成装片,______.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若盐碱地植物的B/A值小,则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A是从细胞的两端测量的,代表的是细胞的长度,B是细胞内缩小的原生质体,代表的是原生质体的长度.
(2)①B/A值=原生质体的长度÷细胞的长度,在这个比值中A一般是不变的,所以B/A越小,说明B越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增大,则质壁分离程度越大;
②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B/A值下降,说明质壁分离程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即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3)为了排除细胞本身的原因,则应该设置清水对照组,观察清水中的黑藻细胞,确认其细胞形态正常,无质壁分离现象.
(4)“生长在盐碱地中的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细胞液浓度是否有差别”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取盐碱地中生长的植物与黑藻植物叶片若干,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②配制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并将两种叶片浸泡10分钟;
③将两种叶片制成装片,观察、记录并比较B/A值的大小.
实验现象及结论是①若盐碱地植物的B/A值小,则 其细胞液浓度低;
②若盐碱地植物的B/A值大,则其细胞液浓度高;
③若二者的B/A值相等,则其细胞液浓度相等.
故答案是:
(1)细胞的长度和原生质体的长度
(2)分析:①质壁分离程度越大
②质壁分离程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结论: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3)设置清水对照组,观察清水中的黑藻细胞,确认其细胞形态正常,无质壁分离现象
(4)实验步骤:②配制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并将两种叶片浸泡10分钟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B/A值的大小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其细胞液浓度低
②若盐碱地植物的B/A值大,则其细胞液浓度高
③若二者的B/A值相等,则其细胞液浓度相等
解析
解:(1)图中A是从细胞的两端测量的,代表的是细胞的长度,B是细胞内缩小的原生质体,代表的是原生质体的长度.
(2)①B/A值=原生质体的长度÷细胞的长度,在这个比值中A一般是不变的,所以B/A越小,说明B越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增大,则质壁分离程度越大;
②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B/A值下降,说明质壁分离程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即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3)为了排除细胞本身的原因,则应该设置清水对照组,观察清水中的黑藻细胞,确认其细胞形态正常,无质壁分离现象.
(4)“生长在盐碱地中的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细胞液浓度是否有差别”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取盐碱地中生长的植物与黑藻植物叶片若干,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②配制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并将两种叶片浸泡10分钟;
③将两种叶片制成装片,观察、记录并比较B/A值的大小.
实验现象及结论是①若盐碱地植物的B/A值小,则 其细胞液浓度低;
②若盐碱地植物的B/A值大,则其细胞液浓度高;
③若二者的B/A值相等,则其细胞液浓度相等.
故答案是:
(1)细胞的长度和原生质体的长度
(2)分析:①质壁分离程度越大
②质壁分离程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结论: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3)设置清水对照组,观察清水中的黑藻细胞,确认其细胞形态正常,无质壁分离现象
(4)实验步骤:②配制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并将两种叶片浸泡10分钟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B/A值的大小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其细胞液浓度低
②若盐碱地植物的B/A值大,则其细胞液浓度高
③若二者的B/A值相等,则其细胞液浓度相等
如图是一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而不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A错误;
B、图中结构1和2之间是充满了外界溶液,B错误;
C、质壁分离的外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C正确;
D、人的血红细胞在同样的条件下会渗透失水,但不存在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故选:C.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0.3g•mL-1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
②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深变浅;
③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而形成球形小团;
④细胞膜、液泡膜的结构明显;
⑤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0.3g•mL-1的蔗糖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因此
①由于细胞失水,所以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正确;
②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而不是由深变浅,错误;
③由于细胞失水,液泡体积变小,导致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而形成球形小团,正确;
④在光镜下,细胞膜和液泡膜的结构都看不到,错误;
⑤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但蔗糖溶液无色,不能在光镜下观察到,错误.
所以正确的有①③.
故选:A.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处于三种生理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原生质层包括______这几部分(填标号),可以把原生质层看作一层______性膜.
(2)若将细胞a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入清水中,则细胞的变化是______
A、a→b→c→b→a B、a→b→a→c C、a→b→c D、a→c→b→a
(3)若将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O.5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人清水中,则细胞的变化是______A、a→b→c→b→a B、a→b→a→c C、a→b→c D、a→c→b→a
(4)若将细胞a置于1mol/L的KNO3溶液中,则细胞变化为上述答案中的A,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交换吸附
(5)图c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原生质层包括①细胞膜、⑤液泡膜和两者之间的②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膜.
(2)细胞a是原始状态的细胞,放入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是a→b→c,再放入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是c→b→a.故选:A.
(3)如果放入O.5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因为失水过多,发生质壁分离后会死亡,即使放入清水中也不会复原,故只能发生a→b→c的质壁分离过程.故选:C.
(4)将细胞a置于1 mol/L的KNO3溶液中,细胞先出现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这与细胞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有关,而细胞吸水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C.
(5)图c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故答案为:
(1)①②⑤选择透过性
(2)A
(3)C
(4)C
(5)质壁分离
解析
解:(1)原生质层包括①细胞膜、⑤液泡膜和两者之间的②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膜.
(2)细胞a是原始状态的细胞,放入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是a→b→c,再放入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是c→b→a.故选:A.
(3)如果放入O.5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因为失水过多,发生质壁分离后会死亡,即使放入清水中也不会复原,故只能发生a→b→c的质壁分离过程.故选:C.
(4)将细胞a置于1 mol/L的KNO3溶液中,细胞先出现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这与细胞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有关,而细胞吸水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C.
(5)图c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故答案为:
(1)①②⑤选择透过性
(2)A
(3)C
(4)C
(5)质壁分离
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是:(1)活的成熟(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2)细胞液和细胞外界的溶液存在浓度差,且细胞外液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故A正确;
B、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故B正确;
C、植物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所以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故C正确;
D、细胞液和细胞外界的溶液存在浓度差,KNO3溶液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去水发生质壁分离,故D错误.
故选:D.
下列关于原生质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原生质层,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不包括细胞壁,A错误;
B、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B错误;
C、原生质层中的液泡膜和细胞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原生质层也具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
D、原生质层由植物细胞的液泡膜和细胞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共同构成,D错误.
故选:C.
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右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据渗透作用原理可知,Ⅰ溶液中的马铃薯条吸水质量增加,Ⅰ溶液浓度最低,可能是蒸馏水;Ⅱ、Ⅲ溶液中马铃薯条失水,且Ⅱ中的马铃薯条失水比Ⅲ的多,Ⅱ溶液浓度比Ⅲ溶液浓度高;Ⅳ中无明显变化,其溶液浓度与马铃薯条细胞液浓度相当.
故选:C.
为了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和吸水?”某同学针对这一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为了检验这一假设,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实施实验: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显微镜下观察到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呈图所示状态,该细胞状态称为______.根据这一实验结果可以推测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难易程度是______.
(3)要使该细胞恢复到正常状态,通常应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______,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实验操作发现图示细胞不能复原,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除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______.
(5)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在此过程中,中央液泡的大小和颜色变化是______.
正确答案
质壁分离
水比较容易通过细胞膜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
蒸馏水
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
大
变大、变淡
解析
解:(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得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也能说明水比较容易通过细胞膜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
(3)要使该细胞恢复到正常状态,通常应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使得细胞吸水;实验操作发现图示细胞不能复原,其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
(4)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5)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即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中央液泡体积变大,颜色变淡.
故答案为:
(2)质壁分离 水比较容易通过细胞膜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
(3)蒸馏水 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
(4)大
(5)变大、变淡
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b分别表示细胞和原生质层的长度,A错误;
B、若b值越小,表示细胞失水越多,则的值能反映出细胞失水的程度,B正确;
C、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细胞将继续失水,b值继续减小,所以值将变小,C错误;
D、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故若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将保持不变,D错误.
故选:B.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中的“壁”指的是细胞壁,“质”指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中的“壁”指的是细胞壁,“质”指的是原生质层,由液泡膜、细胞膜以及细胞质组成.
故选:C.
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0.3g/mL的蔗糖溶液、0.5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尿素溶液及清水加以处理.m时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细胞;n时再一次用清水处理之前被处理过的洋葱表皮细胞,测得的洋葱表皮细胞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代表尿素处理结果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分析图中的曲线:
①、a曲线:原生质体的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吸水,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根据题目中给的材料,a曲线应该是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清水中,①错误;
②、b曲线:细胞先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主动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原因是细胞主动吸收外界溶液中的物质,导致细胞液的浓度上升,进而导致细胞吸收水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在材料中能够细胞能够主动吸收的物质是0.3g/mL尿素,②正确;
③、c曲线:细胞先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是在n时间换成清水,植物细胞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符合条件的材料是0.3g/mL蔗糖溶液,③错误;
④、d曲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以后,在将外界溶液换成清水,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说明细胞失水过度导致细胞死亡,符合条件的材料是0.5g/mL蔗糖溶液,④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