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共6962题
下图为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参与抗体合成及分泌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填标号)。
(2)图一细胞是由_________细胞或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而成。
(3)可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实验材料的是图_____________细胞组成的组织,主要观察的结构是_______(填结构序号)。
(4)图二所示细胞组成的组织不适合做还原糖鉴定实验的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③⑤⑦
(2)B细胞 记忆细胞
(3)二 ②
(4)该细胞自身所含色素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
现有A、B、C三瓶外观一样但没有标签的溶液,已知它们分属于质量浓度为0.1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蔗糖溶液和0.1g/mL的葡萄糖溶液。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了两组实验。(注:图中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
实验Ⅰ同时将等量的A液和B液分放入到装置中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左侧的液面升高;实验Ⅱ将等量的B液和C液分放入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液面发生了下列变化:先右高于左,后左高于右。
(1)本实验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
(3)用紫色洋葱鳞片叶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方式的实验中,常选用_____________溶液,观察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细胞大小。
(4)为了清晰地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若用不含色素的洋葱内表皮作实验材料,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探究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需要设计相关实验。请写出设计思路。
正确答案
(1)渗透作用
(2)0.3g/mL的蔗糖溶液;0.1g/mL的蔗糖溶液
(3)0.3g/mL的蔗糖溶液;中央液泡的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
(4)可在蔗糖溶液中加入红墨水
(5)配置梯度浓度的蔗糖溶液,并利用系列溶液分别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状态
撕取紫色万年青的叶表皮,剪成大小相等的小块,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的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约为__________。
(2)用硝酸钾溶液诱发细胞质壁分离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
(3)C和D处理均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你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
(4)用高浓度硝酸钾溶液诱发细胞质壁分离,不能再诱发其复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如图A、B、C表示同一细胞处于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则A图与B图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
(6)假设将紫色万年青的叶表皮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的质壁分离发展过程,发现该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将如上图所示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A、B、C表示同一细胞处于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此时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图中标号①指的物质是__________。
(9)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A细胞状态变为B细胞状态?_________。
正确答案
(1)0.12~0.125mol/l之间
(2)硝酸钾溶液浓度大于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3)K+和NO3-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逐步进入液泡,使细胞液浓度反而略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4)细胞因过度失水而死亡
(5)A B
(6)B A C
(7)C A B
(8)外界溶液
(9)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使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观察细胞质流动 ②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③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④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⑤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⑥蛋白质的鉴定 ⑦脂肪的鉴定 ⑧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⑩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是_________,需要做临时装片的是_______,需要用颜色反应确定的是_______,需要用酒精的实验有_________(以上均填标号)。
(2)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_____。
A.做②实验时,可用蒜叶代替洋葱根尖
B.做⑨实验时,可用鸡血红细胞代替紫色洋葱表皮细胞
C.做⑧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⑦实验时,可用龙胆紫代替苏丹Ⅲ染液
正确答案
(1)③⑤⑩ ①②⑦⑨ ③⑤⑥⑦⑩ ②⑦⑩(或②⑦⑧⑩)
(2)C
实验误差是做实验时经常面对的问题,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做实验时必须解决的问题,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试管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2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摇匀,溶液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若利用小麦根尖的成熟区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3)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__________。
(4)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视野中细胞为长方形,并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
(5)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两位同学从同一支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通过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的数据差别较大,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液过量
(2)换用平面镜或使用小光圈使视野变暗(答对一点即可)
(3)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只画一次滤液细线)
(4)取材部位不正确(或视野选择不合适)
(5)取样前没有将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摇匀
请根据下表所列实验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A~F六组实验中,___________组实验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时,应调节_______螺旋,直至看清楚物像为止。
(2)A组实验反应后所观察到的颜色是____________。在B组实验中观察到细胞质被染成了红色,说明________存在于细胞质中。
(3)在D组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
(4)E组实验的装片制作流程中,解离、压片的共同作用是________;F组实验进行色素分离操作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
(5)在C组实验中,若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预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在实验中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CE 细准焦
(2)紫色 RNA
(3)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4)使细胞分散,便于观察 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在蔗糖溶液中会变小,在清水中会变大(或体积先缩小后增大,或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____________;
(2)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50%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B组实验的X染液是____________,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是____________色;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____________;
(5)在D组实验中显微镜下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被破坏,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正确答案
(1)盖玻片和载玻片
(2)鉴别花生种子含有脂肪 洗去浮色
(3)健那绿 蓝绿
(4)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5)原生质层
实验室有2瓶质量分数均为30%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由于不慎丢失了瓶上粘贴的标签。某同学根据质壁分离原理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进行了鉴定实验(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但速度较慢,蔗糖分子则不能通过)。请在下图中绘出可能的实验结果。
正确答案
实验室利用洋葱、菠菜等实验材料可进行下列实验: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C.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D.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A、B两项实验中,供观察洋葱的最佳部位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进行C项实验中,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形体较大的叶绿体,应用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如上图)_________和________。
(3)在进行A项实验中,观察装片时,看到处在________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项实验中,滤纸条上色素分离后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_。
(5)关于D项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多选)
A.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需添加的药品是丙酮和二氧化硅
B.滤纸条上的色素带自上而下依次是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分离色素利用的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相邻两条色素带之间距离最远的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正确答案
(1)根尖、 紫色鳞片叶外表皮
(2)C B 光照
(3)胡萝卜素
(4)间期 分裂间期时间长
(5)C
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⑦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⑧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______(序号),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有_____(序)。
(2)在上述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②⑤⑥⑦,其中酒精所起的作用分别是洗去浮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做⑦实验时,可用蒜叶代替洋葱根尖
B.做④实验时,可用鸡血红细胞代替紫色洋葱表皮细胞
C.做⑤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②实验时,可用龙胆紫代替苏丹Ⅲ染液
正确答案
(1)②④⑦ ①⑥
(2)溶解叶绿体色素 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固定植物细胞
(3)C
请根据下表所列实验内容回答有关问题。组别实验材料实验试剂观察记录
(1)A~F六组实验中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是____________。
(2)在B组实验中观察到细胞质被染成了红色,说明_________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在D组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组实验中培养洋葱根尖的条件是要创设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制作装片前使用卡诺氏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表是梯度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中①为清水,②~⑥为浓度由低到高的五种油菜素内酯水溶液)。请分析: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的生长具有两重性?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C、E
(2)RNA 蔗糖是非还原糖,不会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3)低温 固定细胞形态
(4)不能 该实验结果只能表明②~⑥的各种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不能说明有抑制作用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A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_______,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B组实验的目的是检测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可观察到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是________。
(3)在实验C中细胞吸水涨破后,可获得细胞膜。实验中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比其他动植物细胞的优点是__________。
(4)D组实验中,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2)红色
(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器
(4)解离液破坏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A1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线粒体呈___________色。A2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________,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B组实验的目的是检测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可观察到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
(3)在实验C中细胞吸水涨破后,可获得细胞膜,要对其进一步纯化,可采用的方法及其原理是_______。
(4)D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蓝绿 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2)红色
(3)细胞膜与细胞质中的物质质量不同,可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与其它物质分开
(4)解离液破坏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某校两个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用车前草和酵母菌完成一些高中生物实验,有些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1)甲组选用车前草作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其叶片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的实验时,取叶片的下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含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 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原生质体内外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若将叶片的下表皮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g/mL蔗糖和0.7g/mL,KNO3溶液中,观察其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则A、B、C三条曲线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和在0.7g/mLKNO3溶液中的依次是____________。
②利用其完成《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时,用10×的目镜和10×的物镜,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列相连的20个细胞,如果目镜不变,改用40×的物镜所看到的这列细胞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
(2)乙组选用酵母菌作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制作果酒时,需要适时拧松瓶盖,但不能完全打开,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实际操作中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拧松瓶盖间隔时间延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其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设计三组实验,定期对三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图2,分析三组实验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不同。
③用其进行《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实验,绘制图3(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图示曲线表明浓度为___________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无色、红色;A、B;②;5
(2)①释放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杂茵污染;营养物质逐渐减少,导致酵母菌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CO2减少
②环境容纳量(培养瓶大小、营养物质含量等答案合理即可)
③3%;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
将浸润在0.3g/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葱表皮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导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层在该过程中充当了________。以下结构或物质属于原生质层的是____________。
A.液泡膜 B.线粒体 C.液泡色素 D.细胞核 E.细胞壁
(2)请在坐标系中绘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
(3)若将装片放在80℃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溶液仍保持0.3g/L)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清晰看到细胞结构后为了更准确判断A处颜色,应该如何操作显微镜?_______。
(4)藓类小叶是否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____,为什么?____。
正确答案
(1)半透膜 AB
(2)如图
(3)调节光圈、反光镜以改变视野亮度
(4)不是 细胞中有叶绿体,影响染色后的线粒体的观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