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共6962题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_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_.
(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性,这是细胞膜的______(结构、功能)特性.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______成分.
(5)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M、N)侧,判断的依据是内侧无______.
(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B表示蛋白质,D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基本支架.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E)糖蛋白(糖被).
(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5)图中E表示糖蛋白,位于M侧,属于M侧为外侧.
(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氨基酸 D 磷脂双分子层
(2)E 糖蛋白
(3)流动 结构
(4)蛋白质
(5)M 糖蛋白(糖被)
(6)流动镶嵌模型
解析
解:(1)图中B表示蛋白质,D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基本支架.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E)糖蛋白(糖被).
(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5)图中E表示糖蛋白,位于M侧,属于M侧为外侧.
(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氨基酸 D 磷脂双分子层
(2)E 糖蛋白
(3)流动 结构
(4)蛋白质
(5)M 糖蛋白(糖被)
(6)流动镶嵌模型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__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汗液内氯化钠含量增加是本病的特征.对于囊性纤维化患者的肺部感染,新一代的抗生素可能更有效.但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管它多小,都很难通过脂质体,即使脂质体外离子浓度很高.这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疏水的.缬氨霉素是一种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将它插入到脂质体的脂双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 00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由此可以得出:
①______;
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CFTR蛋白)和能量,所以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内外浓度差增大,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根据“缬氨霉素是一种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将它插入到脂质体的脂双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 00000倍”,说明:载体蛋白能极大提高运输速度.根据“缬氨霉素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 00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说明:载体具有特异性.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 磷脂双分子层 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
(2)主动运输 加快
(3)①载体蛋白能极大提高运输速度 ②载体具有特异性
解析
解:(1)图中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CFTR蛋白)和能量,所以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内外浓度差增大,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根据“缬氨霉素是一种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将它插入到脂质体的脂双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 00000倍”,说明:载体蛋白能极大提高运输速度.根据“缬氨霉素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 00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说明:载体具有特异性.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 磷脂双分子层 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
(2)主动运输 加快
(3)①载体蛋白能极大提高运输速度 ②载体具有特异性
如图表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型,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科学家经历了长久的探索,才认识生物膜的结构,如图,该模型叫______模型,其基本骨架是图中的标号______所示结构.
(2)图中①表示的化学物质是______.
(3)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与图中标号______所示的物质有关.
(4)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其生理功能特性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生物膜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
(2)图中①是由蛋白质和多糖形成的物质,是糖蛋白.
(3)糖蛋白分布于生物膜的外侧,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
(4)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绝大多数的蛋白质是运动的,导致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并对于进出的物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故是选择透过性膜.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 ③
(2)糖蛋白
(3)①
(4)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解析
解:(1)生物膜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
(2)图中①是由蛋白质和多糖形成的物质,是糖蛋白.
(3)糖蛋白分布于生物膜的外侧,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
(4)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绝大多数的蛋白质是运动的,导致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并对于进出的物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故是选择透过性膜.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 ③
(2)糖蛋白
(3)①
(4)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应其分布的图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磷脂既有亲水的极性部分,又有疏水的非极性部分,据图分析,亲水的极性为头部,疏水的非极性为尾部,因此,在水溶液中呈现出头部在水中,而尾部在空气中的分布,即图A所示的分布情况.
故选A.
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c和疏水性尾部a组成,A错误;
B、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c和疏水性尾部a组成,B错误;
C、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C错误;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正确.
故选:D.
如图显示了细胞的部分细胞膜及其周围物质,其中代表糖蛋白的符号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最大可能性为胞吞的过程,其中○为所胞吞的大分子,◆为信号分子,为受体(蛋白质或糖蛋白).
故选:C.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b、c为物质的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 (填写数字序号).
(2)细胞的识别与图屮______(填写数字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3)图屮的b跨膜运输方式______,二氧化碳从细胞内到达组织液的运输方式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4)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膜.
(5)动物细胞吸水膨胀吋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③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支持着蛋白质.
(2)①代表多糖或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代表的细胞膜外.
(3)图中的b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特点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二氧化碳从细胞内到达组织液的运输方式为c自由扩散.
(4)细胞膜从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即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5)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膜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故答案为:
(1)③
(2)①
(3)协助扩散 c
(4)选择透过性
(5)流动性
解析
解:(1)③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支持着蛋白质.
(2)①代表多糖或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代表的细胞膜外.
(3)图中的b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特点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二氧化碳从细胞内到达组织液的运输方式为c自由扩散.
(4)细胞膜从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即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5)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膜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故答案为:
(1)③
(2)①
(3)协助扩散 c
(4)选择透过性
(5)流动性
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为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具有①的一侧是细胞膜的外侧,A正确;
B、①为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与细胞识别有关,B正确;
C、②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正确;
D、图中①糖蛋白和③蛋白质都是非极性分子,D错误.
故选:D.
如图所示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型示意图,关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有流动性,A正确;
B、①是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功能,B错误;
C、据图分析,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
D、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如图为生物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c和疏水性尾部a组成,A正确;
B、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B正确;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
D、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润滑等作用,D错误.
故选:D.
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脂质主要以磷脂为主,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插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能够运动,具有流动性.该结构模型称为流动镶嵌模型,该模型被大多数学者认同.
故选:B.
下列有关“支架”或“骨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
B、生物大分子是由单体构成,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B正确;
C、细胞骨架具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C正确;
D、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而碱基排列在内侧,D正确.
故选:A.
有关模型建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学上常用到的模型有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A错误;
B、在构建细胞模型中,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其次才考虑形象、生动,B正确;
C、口腔上皮的显微照片是实物,不属于模型,C错误;
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
故选:B.
关于流动镶嵌模型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膜(单位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磷脂分子层不能称为膜,A正确;
B、组成质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都有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B正确;
C、磷脂双分子层中的两层是不完全相同的,如细胞膜的外侧含有糖蛋白,内侧没有,C正确;
D、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指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错误.
故选:D.
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______,由于______的分布不均匀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______,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上的______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______染液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线粒体外膜包含很多载体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逆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______,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______性.
正确答案
解:(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蛋白质的分布不均表现出了生物膜的不对称性.
(2)细胞融合实验过程中,刚开始融合的时候人膜蛋白抗体和鼠膜蛋白抗体在重组细胞中各占一半,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种不同的抗体在细胞表面分布均匀,说明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很好的证明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的特点.
(3)在观察细胞内的具体亚显微结构时,可以适当的对某些结构进行染色以便于观察,观察线粒体时常用健那绿进行染色,染成蓝绿色以便于观察.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不需要的不能进入,同样的,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或者是废物可以排出细胞,但是对细胞有利的物质不能随便排出细胞,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故答案为:
(1)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2)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流动
(3)健那绿 主动运输 选择透过
解析
解:(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蛋白质的分布不均表现出了生物膜的不对称性.
(2)细胞融合实验过程中,刚开始融合的时候人膜蛋白抗体和鼠膜蛋白抗体在重组细胞中各占一半,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种不同的抗体在细胞表面分布均匀,说明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很好的证明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的特点.
(3)在观察细胞内的具体亚显微结构时,可以适当的对某些结构进行染色以便于观察,观察线粒体时常用健那绿进行染色,染成蓝绿色以便于观察.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不需要的不能进入,同样的,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或者是废物可以排出细胞,但是对细胞有利的物质不能随便排出细胞,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故答案为:
(1)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2)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流动
(3)健那绿 主动运输 选择透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