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哪项是流动镶嵌模型的观点(  )

①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匀的

②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③组成的分子可以运动

④组成膜的分子是静态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①错误;

②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②正确;

③组成的细胞膜的磷脂和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③正确;

④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④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某种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注意[]中填序号.

(1)图示为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______模型示意图.

(2)[______]______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3)这种结构的生理功能特性是具有______性,与该功能关系最密切的膜成分是______

(4)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1972年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3)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主要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4)[4]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

(2)1 磷脂双分子层

(3)选择透过 蛋白质

(4)4糖蛋白

解析

解:(1)1972年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3)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主要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4)[4]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

(2)1 磷脂双分子层

(3)选择透过 蛋白质

(4)4糖蛋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东莞市期末)图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①是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信息传递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无关,与③有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

B、①是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信息传递,B正确;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蛋白质和③磷脂的运动速度,C正确;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蛋白质和③磷脂都有关,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关系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③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D③既有水溶性部分,也有脂溶性部分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所以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关系,A正确;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胞吞进入细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

C、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磷脂大多数是运动的,所以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正确;

D、蛋白质与磷脂一样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位于膜两侧,脂溶性部分位于脂双层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方城县校级月考)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请据图回答:(请在内填入图中的序号或字母)

(1)1972年桑格和尼可森提出关于生物膜的假说是______.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______状态的.

(2)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______性.

(3)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有关.这种物质存在于细胞膜______表面.

正确答案

解:(1)1972年桑格和尼可森提出关于生物膜的假说是流动镶嵌模型.组成细胞膜的A磷脂双分子层、B蛋白质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一定的流动状态的.

(2)根据这种膜结构对重金属离子有拦截作用,说明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3)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有关.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外表面.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模型    一定的流动

(2)选择透过

(3)外

解析

解:(1)1972年桑格和尼可森提出关于生物膜的假说是流动镶嵌模型.组成细胞膜的A磷脂双分子层、B蛋白质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一定的流动状态的.

(2)根据这种膜结构对重金属离子有拦截作用,说明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3)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有关.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外表面.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模型    一定的流动

(2)选择透过

(3)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如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__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汗液内氯化钠含量增加是本病的特征.对于囊性纤维化患者的肺部感染,新一代的抗生素可能更有效.但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管它多小,都很难通过脂质体,即使脂质体外离子浓度很高.这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疏水的.缬氨霉素是一种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将它插入到脂质体的脂双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00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由此可以得出:

______

______

(4)主动运输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与被动运输不同,该类膜蛋白都能水解______,但与普通的酶不同的是,它不对所转运的分子进行催化.

正确答案

解:(1)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由图可知,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能协助氯离子进行跨膜运输,而功能异常的CFTR蛋白不能协助氯离子进行跨膜运输,可见,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

(2)氯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外液浓度升高,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由题干信息可知:载体蛋白能极大提高运输速度;运输钾离子的载体和运输钠离子的载体不一样即载体具有特异性.

(4)主动运输需要ATP供能,因此主动运输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其中酶能水解ATP,为主动运输供能.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      磷脂双分子层      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

(2)主动运输     加快

(3)①载体蛋白能极大提高运输速度    ②载体具有特异性

(4)ATP

解析

解:(1)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由图可知,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能协助氯离子进行跨膜运输,而功能异常的CFTR蛋白不能协助氯离子进行跨膜运输,可见,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

(2)氯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外液浓度升高,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由题干信息可知:载体蛋白能极大提高运输速度;运输钾离子的载体和运输钠离子的载体不一样即载体具有特异性.

(4)主动运输需要ATP供能,因此主动运输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其中酶能水解ATP,为主动运输供能.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      磷脂双分子层      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

(2)主动运输     加快

(3)①载体蛋白能极大提高运输速度    ②载体具有特异性

(4)ATP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4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4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1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4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4为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具有4的一侧是细胞膜的外侧,A正确;

B、4表示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有关,B正确;

C、1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正确;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23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①有关

B①③表示蛋白质分子

C②③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③分子有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①表示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A正确;

B、①表示糖蛋白,②表示蛋白质,B错误;

C、②蛋白质分子和③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C正确;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③磷脂双分子层和③蛋白质分子有关,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研究人员用带有不同颜色荧光染料的抗体分别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表面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下图是相关实验记录.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荧光标记膜蛋白应用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

B该实验可证明膜蛋白能够在细胞膜表面运动

C实验数据显示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

D同一温度下,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荧光标记膜蛋白应用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正确.

B、由题意知,该实验可证明膜蛋白能够在细胞膜表面运动.B描述正确.

C、分析曲线可知,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C正确.

D、本题没有显示形成嵌合体与时间的 关系.D错误.

故应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其结构特点,该细胞主要分布于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植物细胞是从一朵红色花瓣上取下的,则决定其红色的花色甙存在于哪个标号所示的结构上?______________。

(3)将该细胞放在含有3H标记的培养液中保温一段时间后,可测到3H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填标号)。

(4)经测定,该细胞的细胞液中所有溶解于细胞液中的物质的浓度为0.2mol/L,若将该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片刻后将发现有________现象。

(5)结构2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降低温度,流动性将_______。

(6)该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在颜色上的区别是________。

(7)在该细胞中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标号),如果在该细胞器上合成的物质中含有50个氨基酸,则在该细胞器上将会有____个水分子生成。

正确答案

(1)花瓣、果实的表皮中

(2)4

(3)所有的结构都会有(至少填5个标号)

(4)质壁分离

(5)减弱

(6)该细胞基本是以黄色为主,而叶肉细胞是绿色的

(7)10   49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字母):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在膜的_____(内/外)侧还有少量多糖。

(2)图中代表细胞外的O2进入细胞方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_________。

(3)比较细胞膜与细胞核膜结构不同点,核膜具有__________两个不同点;而细胞膜表面有_________,与细胞膜的识别作用相适应。

(4)以红细胞为实验材料,用丙酮提取红细胞的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完全展开,测定完全展开的磷脂所得的面积,与红细胞膜的表面积相比,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5)已知木糖比氨基酸的分子质量小得多,两者都溶于水。在动物消化道中,小肠绒毛吸收大量的氨基酸,却很难吸收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细胞膜具有这种功能,主要与_______方式有关,因为这种运输方式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6)细胞的内吞和外排作用,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________性。

正确答案

(1)脂质    蛋白质    外

(2)b自由扩散      a主动运输

(3)双层膜、有核孔   糖蛋白

(4)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5)选择透过性  主动运输

(6)流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写序号,上填写结构名称)

(1)甲状腺球蛋白的排出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需要消耗[    ]_______(结构)产生的能量。

(2)b过程称为________,其发生的场所为[    ]_______。若含14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填写化学基团名称)。

(3)I-进入细胞内需要穿过_______层磷脂分子,参与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后,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穿过_________层磷脂分子。

(4)如用3H标记某种参与甲状腺球蛋白合成的氨基酸;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5)若用丙酮从此细胞中提取出所有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单层分子的面积为细胞表面积________。

A.2倍  B.小于2倍  C.大于2倍  D.无法确定

(6)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些无机盐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以外许多种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例如,哺乳动物血液中_______会出现抽搐症状。

正确答案

(1)流动性      ⑤线粒体

(2)脱水缩合(或翻译)      ①核糖体      羧基

(3)2       0

(4)①③②⑥④

(5)C

(6)钙离子含量太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④、⑦所示的细胞器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标号)。

(3)图中⑤是核糖体,它是细胞内合成__________的场所。

(4)图中⑥是该细胞最外层的结构,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__________,还含有少量多糖等。与合成磷脂有关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

正确答案

(1)高尔基体     细胞核

(2)②     ③

(3)蛋白质(或多肽)

(4)蛋白质(或膜蛋白)       光面内质网(或内质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图1中结构1的局部放大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图1特有的结构是_____(填标号),该结构与11的共同点是都不具有_____结构。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图1中会周期性解体消失和重建的结构有__________(填标号)。

(3)与图2所示跨膜运输方式有关的④结构具有__________性。

(4)图2中所示结构的基本支架合成的场所是图1中的_____________(填标号)。

(5)图1中的结构6与某种单链物质的合成有关,该物质经由7进入2时,需要经过____层图2所示的结构。

(6)图2中的①代表的物质在该生物体内合成所需的能量的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2    生物膜

(2)5、6

(3)特异

(4)8

(5)0

(6)呼吸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甲为动物免疫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中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U、 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酪氨酸(UAU、UAC)]。

(1)若该细胞为吞噬细胞,其识别抗原主要依赖于①上的_______________,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可以说明①具有_______________。

(2)若该细胞为记忆细胞,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与其快速增殖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

(3)若图乙表示抗体形成过程,则I、Ⅱ分别发生在图甲的____(用数字表示),肽链形成后需经____(用数字表示)加工分泌到细胞外才具有生物活性。

(4)图乙中第三对碱基由T/A变为C/G,该突变对性状_____(填“有”或“无”)影响,其意义是______。 (5)若图乙合成的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变为: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则该基因片段发生的突变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糖蛋白  一定的流动性

(2)⑥⑦⑧

(3)③⑥ ④⑤

(4)无 有利于维持生物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

(5)第三对碱基T/A或第四对碱基C/G丢失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