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

(1)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种结构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___,乙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_______。

(3)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如适当提高空气中的CO2含量,短时间内C3含量将______。请写出在甲结构中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如果一次摄入大量糖类,血糖的转变途径首先是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

(5)在相对缺氧情况下,血糖可通过④和⑤过程形成物质C,请写出该过程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

(2)类囊体的叠加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3)上升       

(4)①③;

(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__能力。

(2)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细胞中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_(填名称)。

(5)用丙酮从D细胞中提取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大于D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来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但若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结构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将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这段文字中“本来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是由于细胞内具有____________的缘故。这种“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细胞的这种结构具有_________的特性。

正确答案

(1)分裂和分化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核糖体、线粒体

(5)D细胞内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其他生物膜

(6)生物膜系统   选择透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下图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内的代谢,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上图可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基因_______(填序号)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________(填序号)发生突变所致。

(2)通过A过程产生的苯丙氨酸进入内环境至少要穿过______层生物膜,与催化A过程的酶的合成及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至少4个)。

(3)分析上图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   2

(2)两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3)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下图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内的代谢,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上图可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基因_______(填序号)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_______(填序号)发生突变所致。

(2)通过A过程产生的苯丙氨酸进入内环境至少要穿过_______层生物膜,与催化A过程的酶的合成及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4个)。

(3)分析上图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   2

(2)两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3)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下图A、B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C、D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人体内图A所示过程中的信号分子最可能的名称为________。那么参与这类物质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肯定有_______种。(不得少于两种)

(2)如果图A过程表示的是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那么胰岛素分子主要通过[1]________运输途径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主要的靶细胞有__________。(不得少于两种)

(3)如果图B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组成结构来看,[2]应该属于____________。接受[3]所释放物质的主要是该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物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的5个部分为____________。

(4)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已知[3]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分泌唾液,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

A.[2]持续性兴奋  B.靶细胞持续性兴奋并分泌唾液

C.[2]持续性抑制  D.靶细胞持续性抑制不再分泌唾液

正确答案

(1)激素     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

(2)血液循环     肝脏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

(3)传出神经     糖蛋白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下图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示意图,A、B表示器官,b、c、d、e表示免疫细胞,Z表示免疫分子

(1)图示免疫过程是________免疫,此免疫对付的抗原类型是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能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是___________。

(2)用图中字母,写出二次免疫的过程_______________。

(3)B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如将其切除,特异性免疫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4)Z的形成过程所经历具膜的结构及其膜面积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5)用文字表述图中b细胞免疫如何消灭抗原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注射百白破疫苗属于_________免疫方法,如何达到免疫效果的?_______________。

(7)大量获得Z,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此方法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体液免疫      细菌和游离的病毒等         bce

(2)X-e-d-z

(3)胸腺       细胞免疫消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4)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大

(5)致敏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直接杀死抗原细胞,或者通过与抗原细胞接触,使其破裂,释放抗原,由体液免疫协助消灭游离抗原

(6)人工    人工注射疫苗可以在人体中产生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在其致病之前将其消灭。

(7)单克隆抗体技术(细胞融合)          克服远源自交不亲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表示,请据此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进行过程C之前去掉某一结构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此过程中除了用化学法诱导融合的手段外,还利用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

(2)由A、B至F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__。

(3)假若A、B至D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A为小鼠的B淋巴细胞,那么A、B形成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从中筛选出它的方法是在____________中培养。如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呢?请阅读材料后回答:

  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获得杂种细胞。请回答:

①.试管中除融合的杂种细胞处,还有_____种细胞。

②.设计一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并说明原理。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若A为人的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某种物质,并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与该物质的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生物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项)

正确答案

(1)酶解法     聚乙二醇(PEG)流动性

(2)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

(3)杂交瘤细胞   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    ①.4

②.方法:培养基中加入氨基嘌呤,收集增殖的细胞     原理:加入氨基嘌呤后,使D合成途径阻断,仅有D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细胞就不能增殖,但鼠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中可以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而增殖

(4)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研究表明,结构②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_________种类和数量就越多。K+在进入甲细胞时,需要消耗细胞质基质以及[    ]______(填序号和名称)提供的能量,表明K+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甲图中由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的生物膜系统,为多种____________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有利于膜上化学反应的进行。

(3)在乙图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__(填字母),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填字母),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有的图像的是___________,细胞分裂时星射线的形成与甲图中[    ]______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密切相关。

(4)由于原癌基因和_____________发生突变,甲细胞变成癌细胞,往往容易分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等物质减少所致。

正确答案

(1)蛋白质    [⑥]线粒体    主动运输

(2)②④⑤⑥⑦⑨    酶

(3)B   D   AE    [③]中心体

(4)抑癌基因    糖蛋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三幅图中:图中甲表示动物干细胞进行的一系列生理过程,乙表示哺乳动物乳腺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生物膜面积变化,丙为流感病毒,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A细胞经过①②过程形成细胞C,C经过③形成细胞D,则③过程表示________,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2)科学家提供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乙图,其中a、b、c代表膜结构名称。那么,放射性标记在a、b、c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用字母a、b、c及箭头表示)

(3)若甲图中D细胞分泌的X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蛋白质类分泌物除可能是酶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可能的分泌物名称)。从物质X排出细胞过程中细胞内各部分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分析,可以说明____________。

(4)将该动物干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某一细胞,在不同间隔时间下进行放射显影,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实验结果注明:

Ⅰ.开始观察,细胞已被标记 Ⅱ.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 Ⅲ.观察到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

Ⅳ.开始观察到两个细胞被标记 Ⅴ.标记细胞进入分裂期 Ⅵ.开始观察到四个细胞被标记

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动物干细胞的细胞周期为____________h。

(5)图丙所示生物常使人及其他生物产生疾病,该类生物与人体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细胞分化

(2)a→c→b

(3)抗体、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淋巴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不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联系;在功能上也是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

(4)22h

(5)无细胞结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大豆根尖根毛细胞的局部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是__________,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2)下表为“遮光和接种根瘤菌对大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

①.由上表数据可知,遮光组比正常光组的叶片颜色更_________,这是因为植物体自发调节形态结构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叶绿素含量可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___的速率。

②.N2通过_____的方式进入根瘤菌内被固定为氨态氮,可供大豆细胞合成叶绿素________(写2种)等有机物。

(3)大豆与其根瘤中根瘤菌的关系为_________。这些根瘤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核糖体  ②③

(2)①.深(绿)    光反应   ②.自由扩散    蛋白质、核酸、ATP等

(3)互利共生   消费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若用图1所示的显微镜进一步放大观察图2中的d细胞,需要将玻片向______方移动,移动________(填序号),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若要进行染色体计数,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_细胞。

(3)图3中c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形成的D细胞将在________中发育成为T淋巴细胞。

(4)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E细胞,则发现对Na+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

(5)科学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E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细胞内,发现带有3H的物质依次出现在_______细胞器中。

正确答案

(1)左下;③

(2)b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胸腺

(4)破坏(或抑制)了运输Na+的载体(活性)

(5)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

[ ]

A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分子

B细胞内维生素D的浓度过低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细胞膜上维生素D的载体较多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③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④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直接换上高倍镜也可看到

⑤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应选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

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⑦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从而使植物细胞对CO2和H2O的吸收减少

⑧洋葱根尖细胞中能合成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

[ ]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全部不正确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若使某细胞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

[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生长素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相同之处是

[ ]

A低浓度→高浓度

B载体蛋白协助

C高浓度→低浓度

D消耗能量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