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龙葵是一种重金属镉的超积累植物.盆栽试验表明,在镉污染水平为25mg/kg 条件下,龙葵茎及叶的镉含量都超过了100mg/kg.可推测,龙葵根部细胞对镉离子的吸收方式为(  )

A主动运输

B胞吞作用

C协助扩散

D自由扩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由“盆栽试验表明,在镉污染水平为25mg/kg 条件下,龙葵茎及叶的镉含量都超过了100mg/kg”可知,镉进入植物细胞为逆浓度梯度进行,所以可判断龙葵根部细胞对镉离子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甜樱桃根细胞生成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图中A、B、C三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还原氢最多的是C点

C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

D实验过程中可以改用CO2的产生量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樱桃根细胞厌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A正确;

B、图中A、B、C三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还原氢最多的是点A(有氧呼吸速率最大),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同一时间,随KNO3对浓度的升高,有氧呼吸速率增大,故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C正确;

D、实验中,根细胞也可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不可改用CO2的产生量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该曲线所示的生物学意义,错误的是(  )

A若横坐标表示含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连续自交的次数,则纵坐标可表示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若横坐标表示氧浓度,则纵坐标可表示钾离子吸收速率,A点的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C若横坐标表示光照强度,则纵坐标可表示叶绿体产生氧气的速率,当外界条件适宜时,A点的限制因素是色素含量

D若横坐标表示底物浓度,则纵坐标可表示产物生成的速率,A点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亲本连续自交,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n,n是自交代数,则自交次数越多,纯合子的概率越大,A正确;

B、K+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条件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当氧浓度为零时,在短时间内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促进番茄根细胞吸收K+;随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原因是氧浓度增加使 (有氧)呼吸作用加强,释放的能量增多;氧气浓度增加到一定范围,钾吸收速率不再增加,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数量是有限的,B错误;

C、若横坐标表示光照强度,则纵坐标可表示叶绿体产生氧气的速率,当外界条件适宜时,A点的限制因素是色素和酶的含量,C正确;

D、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科学研究表明,哺乳动物肌肉细胞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15倍,K+浓度膜内是膜外的35倍,这种浓度差与膜上的Na+-K+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的改变不影响Na+和K+的运输

B呼吸抑制剂不影响Na+和K+的运输

C该运输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征

D该运输过程的持续进行会导致ATP的枯竭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温度能影响ATP合成酶的活性,进而影响Na+和K+的转运,A错误;

B、Na+-K+泵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呼吸抑制剂能影响Na+和K+的运输,B错误;

C、该过程能选择性地吸收K+,排出Na+,能够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

D、细胞内ATP和ADP可以快速转化,所以该运输过程的持续进行不会导致ATP的枯竭,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变化与事实不符合的叙述是(  )

Ax轴为水稻根部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Si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改变

B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C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

Dx轴为时间,y轴为生态系统中群落有机物的量,在c点时,改变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K值将改变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中耕松土增加了根的透气性,根细胞呼吸作用增强,使根细胞产生更多的ATP;水稻根细胞对Si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b点之后限制吸收速率的因素为根细胞中载体蛋白的数量,则中耕松土之后,K值也不变,A错误;

B、该曲线可用于表示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其中b表示环境最大容纳量,当环境条件等因素改变时,K值将发生变化,B正确;

C、在b点适当提高CO2至适宜浓度,光合作用速率增强,K值将提高,C正确;

D、改变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会引起生物种类、数量的变化,进而使K值改变,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相同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成分相对含量为100%)中相应养分含量作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

(  )

A图中结果说明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

B水稻对水和Mg2+的吸收量不成比例,吸水量大于对Mg2+的吸收

C图中结果说明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D番茄根细胞膜上Si的载体比水稻根细胞膜上Mg的载体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图中结果说明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A正确;

B、水稻对水和Mg2+的吸收量不成比例,吸水量大于对Mg2+的吸收,B正确;

C、图中结果说明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正确;

D、番茄根细胞膜上Si的载体比水稻根细胞膜上Mg的载体少,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回答下列与甲状腺相关的问题:

(1)甲状腺的腺泡细胞中碘离子浓度比血浆中的高20-25倍,此现象被称为“聚碘作用”.如用药物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聚碘作用会立即被抑制.这说明腺泡细胞吸收碘离子的方式为______,其聚碘能力的大小与细胞膜上的______有关;

(2)甲状腺激素是由一种球蛋白与碘结合后,逐渐转变形成的氨基酸衍生物.这种球蛋白由腺泡细胞的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合成;

(3)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靶细胞合成ATP水解酶,从而影响细胞代谢.ATP水解酶催化的反应______(写反应式).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时,细胞耗氧量将会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据题意可知:甲状腺的腺泡细胞中碘离子浓度比血浆中的高20-25倍,用药物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聚碘作用会立即被抑制.这说明腺泡细胞吸收碘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其聚碘能力的大小与细胞膜上的碘离子载体(数量)有关.

(2)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车间.

(3)ATP水解酶催化的反应为ATPADP+Pi+能量,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时,细胞代谢加强,物质氧化分解加快,细胞耗氧量将会增加.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载体(数量)

(2)核糖体 

(3)ATPADP+Pi+能量   增加

解析

解:(1)据题意可知:甲状腺的腺泡细胞中碘离子浓度比血浆中的高20-25倍,用药物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聚碘作用会立即被抑制.这说明腺泡细胞吸收碘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其聚碘能力的大小与细胞膜上的碘离子载体(数量)有关.

(2)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车间.

(3)ATP水解酶催化的反应为ATPADP+Pi+能量,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时,细胞代谢加强,物质氧化分解加快,细胞耗氧量将会增加.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载体(数量)

(2)核糖体 

(3)ATPADP+Pi+能量   增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1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图2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图2中的④存在于图1中______(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______

(2)据图1所示,a类型中 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最可能来源于______

A.X离子转运时释放的能量     B.ATP直接提供能量

C.光能驱动                D.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3)图1的b类型中,所需能量物质产生于图2中的______(填编号)

(4)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存在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______

A.噬菌体  B.细菌   C.果蝇   D.小鼠

(5)图2中具有类似图1功能的结构有______(多选)

A.①B.②C.③D.⑤E.⑥F.⑦

正确答案

解:(1)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即P表示外表面,Q表示内表面,所以细胞质基质④存在于Q侧.

(2)Y离子与X离子通过同一个载体运输,可知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X离子转运时释放的能量.

(3)图1的b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即图2中的②④.

(4)由图可知,c类型运输消耗的能量来自光能.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果蝇和小鼠属于动物,不能直接利用光能;最可能采用该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生物是细菌.

(5)图中①→⑦分别是细胞膜、线粒体、核糖体、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其中能发生类似图1功能的结构应该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故答案为:

(1)Q 糖蛋白位于细胞外侧

(2)A

(3)②④

(4)B

(5)ABDF

解析

解:(1)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即P表示外表面,Q表示内表面,所以细胞质基质④存在于Q侧.

(2)Y离子与X离子通过同一个载体运输,可知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X离子转运时释放的能量.

(3)图1的b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即图2中的②④.

(4)由图可知,c类型运输消耗的能量来自光能.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果蝇和小鼠属于动物,不能直接利用光能;最可能采用该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生物是细菌.

(5)图中①→⑦分别是细胞膜、线粒体、核糖体、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其中能发生类似图1功能的结构应该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故答案为:

(1)Q 糖蛋白位于细胞外侧

(2)A

(3)②④

(4)B

(5)ABDF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请回答:

(1)构成大麦细胞内高尔基体膜的元素有______.通常情况下,植物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土壤溶液浓度______.(高、低,相等)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______,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______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______

(2)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______(相同、不相同).

(3)该大麦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______(相同、不相同).

(4)只依据B曲线______(能、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C、H、O、N、P

主动运输

减少

不同

相同

不能

该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输出量+积累量,只考虑B曲线只能得到积累量的数据

解析

解:(1)高尔基体膜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所以构成大麦细胞内高尔基体膜的元素有C、H、O、N、P;通常情况下,植物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土壤溶液浓度高,才能吸收水分;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低,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载体和能量;缺氧时呼吸作用降低,产生的能量少,故吸收的矿质因素减少.

(2)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

(3)该大麦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相同,都是根毛的成熟区.

(4)积累量主要是用于该部位对矿质元素的需求及留存于该部位的含量,相对来说,积累量是保持相对恒定的.所以,B 曲线是幼根不同部位的积累量,A 曲线是幼根的不同部位的输出量.某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等于输出量与积累量之和,只考虑B曲线只能得到积累量的数据,不能得出输出量的数据,所以不能确定幼根20~60mm 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故答案为:

(1)C、H、O、N、P      高      低        主动运输      减少      

(2)不同  

(3)相同   

(4)不能  该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输出量+积累量,只考虑B曲线只能得到积累量的数据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培养液中加入某种阴离子后,发现玉米幼苗的根细胞在吸收该种阴离子的同时,对氯离子的吸收减少了,但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影响,可能的原因是这种阴离子(  )

A阻碍了细胞ATP的形成

B破坏了氯离子的载体蛋白

C抑制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与氯离子的载体蛋白相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受影响,说明该种离子没有妨碍ATP的形成,A错误;

B、题干信息中“根细胞在吸收该种阴离子的同时,对氯离子的吸收减少了”,说明氯离子的载体蛋白没有受损,B错误;

C、题干信息中“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受影响”,说明该阴离子没有抑制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

D、由于该种阴离子与氯离子的载体相似,而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阴离子的同时,对氯离子的吸收减少,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植物的根细胞吸收钾离子的过程中,ATP中两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都会释放出来  

②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③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④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⑤如果植物细胞吸水且达到最多时,细胞液浓度应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⑥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相同  

⑦线粒体是念珠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⑧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⑩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植物的根细胞吸收钾离子的过程中,ATP中只有一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都会释放出来,错误;

②每个卵细胞继承了体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错误;

③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相等,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错误;  

④由于精子经精细胞变形后几乎不含细胞质,所以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正确;

⑤由于细胞壁的作用,尽管植物细胞吸水且达到最多时,细胞液浓度仍大于外界溶液浓度,错误;

⑥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不相同,前者用于解离,后者用于洗浮色,错误;

⑦由于念珠藻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所以线粒体不是念珠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错误;

⑧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正确;

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但由于没有核糖体,不能产生酶,错误;

⑩酶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没有专一性,错误.

所以正确的有④⑧.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若对离体的小肠上皮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该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但其对K+、葡萄糖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则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  )

A呼吸酶

B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

CCa2+载体

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Ca2+的浓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Ca2+、K+、C6H12O6等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现施用了某种毒素,但对K+、C6H12O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说明没有影响细胞的呼吸供能,因此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Ca2+载体,因为载体具有专一性.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苗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能说明(  )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

B与番茄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A、水稻培养液中Ca2+、Mg2+浓度比实验前高,说明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A正确;

B、水稻培养液中Si4+浓度下降得最多,说明吸收量最多,而对Ca2+、Mg2+吸收量少,B正确;

C、图中并不能看出植物体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C正确;

D、水稻吸收的Si4+多,对Ca2+、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Ca2+和Mg2+较多,对Si4+吸收量少,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错误.

故选: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72h后溶液离子浓度占实验初始浓度的百分比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吸收量不同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吸收量大,对Ca2+吸收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上述4种离子中,水稻和番茄对的K+吸收速率最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实验结束时,不同植物实验结束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的百分比的变化不同,说明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A正确;

B、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与番茄相比,水稻实验结束时与起始时的比值,SiO4-低,Ca2+高,说明水稻对SiO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C正确;

C、不同植物吸收各种离子的比例不同是由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造成的,C正确;

D、由题意知,上述4种离子中,水稻和番茄对的K+吸收速率最大,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通过实验测知人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的含量高于其它细胞内的含量,这一事实与下列生理过程有关的是(  )

A主动转运

B自由扩散

C易化扩散

D渗透作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人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能对原尿进行重吸收,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从原尿中吸收葡萄糖,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线粒体的含量高于其它细胞内的含量.而自由扩散、易化扩散和渗透作用都不消耗能量.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