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是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关于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主动运输过程仅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即可完成

B②具有专一性,使细胞膜的功能特点表现出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被)与细胞之间、与大分子物质的识别有关

D①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使细胞可以胞吞和胞吐大分子物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主动运输除了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

B、图中②蛋白质具有专一性,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B正确;

C、细胞膜的外侧有糖蛋白(糖被)分子,与细胞之间、与大分子物质的识别有关,C正确;

D、①磷脂双分子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使细胞可以胞吞和胞吐大分子物质,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中,能正确表示植物根细胞K+吸收量与有关因素关系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物吸收K+是主动运输的过程,与蒸腾强度无关,A错误;

B、物吸收K+是主动运输的过程,消耗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所以植物细胞对K+的吸收量随呼吸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根细胞膜上运载K+的载体达到饱和,植物细胞对K+的吸收将保持一个平衡值,B正确;

C、当氧气浓度为零时,植物根细胞可以暂时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此时可从环境中吸收一定量的K+,C错误;

D、呼吸作用与环境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温度,酶的活性增强,但温度太高,破坏了酶的活性,使呼吸作用减弱,K+的吸收量降低,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实验小组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l、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人等量的清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人等量的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l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原理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透过膜的扩散即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2)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作为因变量.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是:

①若1 组漏斗的液面高度比2 组高.则说明______

②若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比1 组高,则说明______

______,则说明低温并不影响物质跨膜运输.

(4)如果大量实验结果还证明了“低温能影响某些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速率”,那么对于生物活细胞来讲,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

(2)由题意可知,“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探究,A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B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则自变量为渗透系统所处的温度环境差异,因变量是液面高度;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是:①若1组漏斗液面高度比2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减慢;

②2组漏斗液面高度比1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度加快;

③若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则说明低温并不影响物质跨膜运输.

(4)低温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原因是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或者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故答案为:

(1)渗透   (2)温度   漏斗液面高度

(3)①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使运输速率减慢

②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使运输速率加快

③若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

(4)①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②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析

解:(1)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

(2)由题意可知,“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探究,A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B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则自变量为渗透系统所处的温度环境差异,因变量是液面高度;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是:①若1组漏斗液面高度比2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减慢;

②2组漏斗液面高度比1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度加快;

③若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则说明低温并不影响物质跨膜运输.

(4)低温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原因是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或者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故答案为:

(1)渗透   (2)温度   漏斗液面高度

(3)①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使运输速率减慢

②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使运输速率加快

③若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

(4)①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②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水稻吸收Si4+多,番茄吸收Ca2+多,原因是(  )

A土壤中Si4+和Ca2+的多少

B细胞液中Si4+和Ca2+的多少

C细胞提供的能量多少

D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水稻吸收Si4+,番茄吸收Ca2+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上的载体有差异,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主动吸收Si不需要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水稻吸收Si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

B、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糖蛋白),能识别促甲状腺激素,B正确;

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C正确;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番茄代谢或调节的变化趋势图,正确的是(  )

A

番茄植株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

B

两组番茄植株分别在正常和水箱条件下培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

C

生长正常的番茄植株移栽到缺钾营养液中培养后叶K+含量的变化

D

番茄果实形成过程中激素含量的变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由于植物迅速成长,密植的作物的叶片互相遮挡,使光合作用强度低于稀植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A正确;

B、在植物的根部完全被水淹的情况下,根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故吸收矿质元素不足(如氮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酶以及NADP+和ATP的重要组成成分.磷也是NADP+和ATP的重要组成成分),光合作用受阻,且光合速率为0时,光合作用强度也为0,B错误;

C、钾元素属于植物的可再利用元素,当外部钾供应不足时,老叶中的钾元素会逐渐转移至新生叶中,使老叶中的含钾量逐渐下降,C错误;

D、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所以其在幼果期的含量较高,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人给培养过程中的代谢正常的动物细胞加入了某物质,然后在培养基中加入了少量标记的必需氨基酸,但未在检测的细胞中发现该氨基酸,而细胞的其他代谢正常,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氨基酸的浓度太小

B该物质抑制了细胞的呼吸作用

C该细胞未进行蛋白质合成

D该物质使细胞膜吸收该氨基酸的载体失活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1、氨基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向培养液中加入少量标记的必需氨基酸,结果未在检测的细胞中发现该氨基酸”,说明某物质可能抑制载体的活性或能量供应.

2、“细胞的其他代谢正常”,说明能量供应正常,则某物质破坏了氨基酸的载体或者和该氨基酸的载体结合,导致氨基酸的转运停止,对其他物质运输不影响.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磷是植物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在植物代谢、生长和繁殖中有着重要作用.

(1)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PO43-的主要方式是______,吸收后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____________等化合物(至少写出2项).

(2)根据含磷化合物的作用,叶片中磷元素含量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最可能的是下列中的______

(3)表中是冬小麦和棉花对磷的吸收量.

表中数据表明,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因____________的不同而异.

正确答案

主动运输

DNA

RNA

B

作物种类

生育期

解析

解:(1)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吸收磷酸盐也是主动运输,吸收后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DNA、RNA、ATP等物质,因为它们都含有P元素;

(2)光合作用中光合速率越大,光反应产生ATP越多,需要磷越多,无磷,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所以选B.

(3)由表格可以看出,不同植物对磷的吸收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磷的吸收量也不同;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DNA、RNA、磷脂、ATP、NADPH等

(2)B

(3)作物种类 生育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的细胞在有光条件下均可进行光合作用

B乳酸菌、酵母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

C抑制膜上载体的活性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

D精细胞、愈伤组织细胞、干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叶绿体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并不是所有的细胞中都含有,A错误;

B、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B错误;

C、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所以抑制膜上载体的活性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C正确;

D、精细胞是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只能变形成为精子,不能再进行细胞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果对细胞施加某种药物,该药物可以抑制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则会直接受到影响的运输过程是(  )

A根尖细胞吸收水分

B肌肉细胞吸收离子

C神经元吸收氧气

D小肠绒毛细胞吸收甘油和脂肪酸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根尖细胞吸收水分属于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

B、肌肉细胞吸收离子属于主动运输,条件是载体和能量,载体蛋白的合成过程是翻译,B正确;

C、神经元吸收氧气属于自由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与蛋白质无关,C错误;

D、小肠绒毛细胞吸收甘油和脂肪酸也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如下的实验: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检测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的24Na+.实验方法和现象如下表:

(1)由实验1及其现象可知,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24Na+来源于______

(2)由实验2、3及其现象可知,24Na+穿过神经细胞膜需要______,据此可判断24Na+通过神经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

(3)由实验2和3可知甲药物的作用______

(4)实验4中加入乙药物后,除了表中现象外,细胞其他生命活动没有受到影响,乙药物最可能是抑制了______的作用.

正确答案

解:(1)在神经细胞内注入少量放射性同位素24Na+,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说明24Na+来源于神经细胞内.

(2)实验3加入了ATP,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说明24Na+穿过神经细胞膜需要消耗能量,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因此由实验2和3可知甲药物是抑制神经细胞的细胞呼吸,因为细胞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4)实验4中加入乙药物后,再加入ATP,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有出现24Na+,说明乙药物抑制了主动运输的载体,因为主动运输除了需要能量还有载体蛋白.

故答案为:

(1)神经细胞内

(2)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  

(3)抑制神经细胞的细胞呼吸

(4)载体

解析

解:(1)在神经细胞内注入少量放射性同位素24Na+,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说明24Na+来源于神经细胞内.

(2)实验3加入了ATP,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说明24Na+穿过神经细胞膜需要消耗能量,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因此由实验2和3可知甲药物是抑制神经细胞的细胞呼吸,因为细胞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4)实验4中加入乙药物后,再加入ATP,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有出现24Na+,说明乙药物抑制了主动运输的载体,因为主动运输除了需要能量还有载体蛋白.

故答案为:

(1)神经细胞内

(2)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  

(3)抑制神经细胞的细胞呼吸

(4)载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植物甲和植物乙的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各种成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成分相对含量为100%)中相应成分做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种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

B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

C植物甲对水分子和Mg2+的吸收量不成比例,吸收水的量大于吸收Mg2+的量

D植物乙根细胞膜上SiO44-的载体比植物甲根细胞膜上Mg2+的载体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不同种植物所含载体数量不同,故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A正确;

B、同一种植物不同离子的载体数量也不同,故其吸收量不同,B正确;

C、据图示可知,植物甲对水分子和Mg2+的吸收量不成比例,吸收水的量大于吸收Mg2+的量,C正确;

D、据图示可知,植物乙根吸收SiO44-更少,故细胞膜上SiO44-的载体比植物甲根细胞膜上Mg2+的载体少,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厦门校级期中)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实验开始前各种离子浓度之比,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

A完全培养液的浓度应该低于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B植物对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

C不同植物对同一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D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植物能够吸收水分,故完全培养液的浓度应该低于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A正确;

B、植物对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B正确;

C、不同植物对同一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C正确;

D、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步同,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植物根细胞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土壤中吸收两种离子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A、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离子浓度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载体数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与载体和能量有关.

(1)A、B两点在同一曲线(吸收NO3-)上,载体数量相同,因变量是氧浓度,A点大于B,A点有氧呼吸较强,提供能量较多,则主动运输吸收的NO3-较多;

(2)B、C两点对应的氧浓度一样,说明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一样,不同是B所在的曲线NO3-载体数量多于A所在曲线K+载体数量.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培养的水稻吸收硅离子多,而蕃茄几乎不吸收,这个例子说明(  )

A物质的跨膜运输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而是有选择的

B物质的跨膜运输总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C物质的跨膜运输总是逆相对含量梯度的

D物质的跨膜运输与相对含量无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培养的水稻吸收硅离子多,而蕃茄几乎不吸收,说明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物质的跨膜运输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