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共6962题
将三株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开始时测得它们吸水和吸收K+情况基本相同.随后,对三株幼苗进行处理,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结果(如下表).请仔细阅读下表,并回答问题:
(1)b幼苗吸收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K+需要______,吸收的方式是______.此时,b幼苗根细胞吸收Mg2+量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2)c幼苗吸收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根细胞膜上______的数量有限,吸水量明显减少是由于______.此时,c幼苗根尖成熟区细胞______(填“发生“或“没发生“)质壁分离.
正确答案
解:(1)b幼苗注射呼吸抑制剂后,吸收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K+需要能量,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植物细胞吸收的方式也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此时b幼苗根细胞吸收Mg2+量也会减少.
(2)c幼苗吸收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根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有限,吸水量明显减少是由于培养液中增加K肥后使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减少.此时由于根尖成熟区细胞还能吸水,说明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c幼苗根尖成熟区细胞没发生质壁分离.
故答案为:
(1)能量 主动运输 减少
(2)K+载体 培养液中增加K肥后使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减少 没发生
解析
解:(1)b幼苗注射呼吸抑制剂后,吸收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K+需要能量,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植物细胞吸收的方式也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此时b幼苗根细胞吸收Mg2+量也会减少.
(2)c幼苗吸收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根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有限,吸水量明显减少是由于培养液中增加K肥后使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减少.此时由于根尖成熟区细胞还能吸水,说明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c幼苗根尖成熟区细胞没发生质壁分离.
故答案为:
(1)能量 主动运输 减少
(2)K+载体 培养液中增加K肥后使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减少 没发生
科学家用枪乌贼的神经细胞研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实验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实验③可知,神经细胞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A正确;
B、由实验②③可知某种药物能抑制细胞呼吸,减少能量供应,B正确;
C、24Na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C正确;
D、由实验②③可知,神经细胞运输24Na需消耗ATP,在实验中无法得出是否需要载体,D错误.
故选:D.
若对离体的小肠上皮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该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但其对K+、C6H12O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则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Ca2+、K+、C6H12O6等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现施用了某种毒素,但对K+、C6H12O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说明没有影响细胞的呼吸供能,因此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Ca2+载体,因为载体具有专一性.
故选:C.
如图图甲表示某物质跨膜运输速度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其跨膜运输与图甲曲线①和②相符,那么物质X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当O2浓度和物质X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运输速度不再增加,此时影响其运输速度的因素是______.
(2)当O2浓度为零时物质X的运输是否会停止______(是/否)为什么?______
(3)图乙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在某一氧浓度下,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倍
(5)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甲中的①说明该物质的运输需要载体,②说明该物质的运输与能量有关,所以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当O2浓度和物质X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运输速度不再增加,此时影响其运输速度的因素是载体的数量.
(2)当O2浓度为零时,细胞还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所以当O2浓度为零时物质X的运输不会停止.
(3)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4)设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X,则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2X,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则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为6Y,由题意可得关系式:(2X+6Y):6Y=0.6:0.4,解得X:Y=1.5.
(5)画图要注意2点:
第一点,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总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去氧气的量;第二点,当氧气的消耗量等于氧气的产生量时,意味着细胞不再进行无氧呼吸.依据这两条画出图象.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载体的数量
(2)否 因为还可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能量
(3)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4)1.5
(5)所绘曲线应能表现下降趋势,并经过Q、B以及P点在X轴上的投影点.如图(虚线)所示:
解析
解:(1)图甲中的①说明该物质的运输需要载体,②说明该物质的运输与能量有关,所以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当O2浓度和物质X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运输速度不再增加,此时影响其运输速度的因素是载体的数量.
(2)当O2浓度为零时,细胞还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所以当O2浓度为零时物质X的运输不会停止.
(3)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4)设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X,则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2X,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则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为6Y,由题意可得关系式:(2X+6Y):6Y=0.6:0.4,解得X:Y=1.5.
(5)画图要注意2点:
第一点,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总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去氧气的量;第二点,当氧气的消耗量等于氧气的产生量时,意味着细胞不再进行无氧呼吸.依据这两条画出图象.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载体的数量
(2)否 因为还可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能量
(3)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4)1.5
(5)所绘曲线应能表现下降趋势,并经过Q、B以及P点在X轴上的投影点.如图(虚线)所示:
如图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B点以后,有氧呼吸速率已达到最大值,增加氧分压(如中耕松土),也不会增加呼吸速率,因而K+的吸收速率也不会再增加,A错误;
B、细胞对K+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B段,氧分压的增加,细胞的有氧呼吸速度加快,ATP产生增多,从而增加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因此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B正确;
C、A处进行无氧呼吸,参与的酶是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B处进行有氧呼吸,参与的酶是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正确;
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曲线,原因是载体的数目有限,D正确.
故选:A.
(2016•唐山一模)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蛋白),研究人员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实验绘制如图所示曲线.根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______吸收,在较高浓度下,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主要来自于______填葡萄糖浓度差或ATP的分解).
(2)依据图中数据结果,写出该研究课题名称______.
(3)己知骨骼肌细胞含有GLU T-4(另一种协助扩散的载体蛋白),当受到______(激素)刺激时,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将______,从而调节骨骼肌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正确答案
解:(1)据图可知,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葡萄糖浓度极低时GLUT2运输速率为0,所以此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在较高浓度下,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葡萄糖浓度差.
(2)分析题图可知,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SGLT1和GLUT2的运输速率不同,所以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
(3)己知骨骼肌细胞含有GLU T-4(另一种协助扩散的载体蛋白),当受到胰岛素刺激时,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将增加,从而调节骨骼肌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葡萄糖浓度差
(2)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其它答案合理即给分)
(3)胰岛素 增加
解析
解:(1)据图可知,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葡萄糖浓度极低时GLUT2运输速率为0,所以此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在较高浓度下,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葡萄糖浓度差.
(2)分析题图可知,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SGLT1和GLUT2的运输速率不同,所以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
(3)己知骨骼肌细胞含有GLU T-4(另一种协助扩散的载体蛋白),当受到胰岛素刺激时,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将增加,从而调节骨骼肌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葡萄糖浓度差
(2)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其它答案合理即给分)
(3)胰岛素 增加
为了促进根细胞对土壤溶液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生产中常用的有效措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细胞对土壤溶液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适量施肥只能保证土壤溶液中离子含量,不能促进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A错误;
B、适时摘心是为了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B错误;
C、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从而为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C正确;
D、适时灌溉只能保持植物正常生长,不能明显促进根细胞对土壤溶液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D错误.
故选:C.
对各曲线含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它是靠无氧呼吸提供能量的,因此它的ATP生成速率根本与氧气浓度无关,A正确;
B、根据图解物质的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且与物质的浓度有关,故为主动运输,B正确;
C、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既可以有氧呼吸也可以无氧呼吸,无氧气时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增高,会抑制无氧呼吸,最后只进行有氧呼吸.a点后有氧呼吸越来越强,产生的ATP也会更多,C错误;
D、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达到最适温度后,随温度继续升高,酶活性逐渐下降,D正确.
故选:C.
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图中ab段为此提供的依据是______,表明该过程需要______.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______.
(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析题图可知,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氧气的相对含量升高,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速率升高,表明
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过程是耗能过程,该过程属于主动运输;bc段随氧气浓度增加,根系细胞吸收K+的速率不再增加,该阶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
(2)温度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而影响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10℃到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细胞有氧呼吸加强,产生的能量多,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升高;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细胞有氧呼吸减弱,释放的能量少,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降低.
故答案应为:
(1)主动运输 K+的吸收速率随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能量 根部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
(2)10℃到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氧气的相对含量升高,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速率升高,表明
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过程是耗能过程,该过程属于主动运输;bc段随氧气浓度增加,根系细胞吸收K+的速率不再增加,该阶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
(2)温度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而影响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10℃到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细胞有氧呼吸加强,产生的能量多,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升高;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细胞有氧呼吸减弱,释放的能量少,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降低.
故答案应为:
(1)主动运输 K+的吸收速率随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能量 根部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
(2)10℃到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但是很难吸收木糖,是因为质膜上没有协助木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
故选:A.
当缺乏氧气或有氧呼吸受抑制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速率将(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条件需要载体和能量.
2、当缺乏氧气或有氧呼吸受抑制时,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减少,则主动运输的速率减慢.
故选:B.
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种蔬果,请分析回答以下与番茄有关的问题:
(1)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番茄培养在含Ca2+、Mg2+、Si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这三种离子的浓度(图1).营养液中的无机盐离子通过方式进入番茄体内,吸收结果表明番茄对的吸收最少,而对另外两种离子的吸收较多,这一差异与根细胞膜上______有关.
(2)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2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mg/100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
(3)生产实践中,农民常将番茄植株下部的老叶摘除,试分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4)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效,在成熟的番茄果实中含量较高.
①番茄成熟过程中,主要受______(填写某种植物激素)调控.
②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抗衰老和抑癌功效,据此可判断该物质的保健功能是通过保护______(填写某种物质)免受损伤,防止癌症的发生;通过增强细胞膜的______,延缓细胞衰老.
正确答案
解:(1)无机盐离子都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的.从图1中的吸收结果表明,番茄对Si4+的吸收量最少,而对另外两种离子的吸收较多,这是因为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运输不同离子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据图可知,A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此时的呼吸速率为5 mg/100cm2叶•小时.而在C点时,CO2的净吸收量为15 mg/100cm2叶•小时,因此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量+呼吸速率=15+5=20 mg/100cm2叶•小时.C点以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并且此时的环境温度是最适宜的,因此此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3)番茄植株下部的老叶接触阳光很少,并且叶绿素的含量降低,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因此摘除老叶有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4)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细胞癌变就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抑癌功效是通过保护基因免受损伤,防止癌症的发生;衰老的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Si4+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0 CO2浓度
(3)减少(降低)有机物消耗,提高产量
(4)①乙烯 ②DNA(基因) (通)透性
解析
解:(1)无机盐离子都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的.从图1中的吸收结果表明,番茄对Si4+的吸收量最少,而对另外两种离子的吸收较多,这是因为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运输不同离子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据图可知,A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此时的呼吸速率为5 mg/100cm2叶•小时.而在C点时,CO2的净吸收量为15 mg/100cm2叶•小时,因此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量+呼吸速率=15+5=20 mg/100cm2叶•小时.C点以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并且此时的环境温度是最适宜的,因此此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3)番茄植株下部的老叶接触阳光很少,并且叶绿素的含量降低,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因此摘除老叶有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4)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细胞癌变就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抑癌功效是通过保护基因免受损伤,防止癌症的发生;衰老的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Si4+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0 CO2浓度
(3)减少(降低)有机物消耗,提高产量
(4)①乙烯 ②DNA(基因) (通)透性
有一杯含有水稻所需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且每一种营养元素的浓度相同,将水稻培养在该溶液中,给予合适的培养条件,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的营养元素的浓度比起始浓度大,有的比起始浓度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浓度变大的是因为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无机盐多,造成培养液中无机盐浓度上升,A错误;
B、浓度变大的是因为吸收无机盐的相对速度比吸收水多,造成培养液中无机盐浓度下降,B正确;
C、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C正确;
D、吸收营养物质一般是主动运输,可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也可逆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D正确.
故选:A.
如图表示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一种方式,该物质及其运输方式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B错误;
C、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C错误;
D、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D正确.
故选:D.
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运出该细胞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高于细胞外,运输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
B、人体肝细胞外的O2分压低于细胞外,运输进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属于自由扩散,B错误;
C、人体肝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肝细胞能吸收K+,即K+是逆浓度梯度运输进细胞的(非出细胞),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
D、人体肝细胞内Na+浓度低于细胞外,所以Na+是逆浓度梯度出肝细胞的,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