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及名称);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______(填图中字母及名称).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

(4)细胞膜上负责细胞间识别作用的物质是______

(5)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填图中数字),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填图中数字).这两种运输方式的不同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据图分析,A代表蛋白质;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形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表示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其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细胞膜从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磷脂分子是宽叶运动的,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间识别有关.

(5)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③,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①.这两种运输方式的不同点是:③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①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③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①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故答案为:

(1)B 磷脂双分子层   A 蛋白质

(2)选择透过性

(3)一定的流动性(4)糖蛋白

(5)③①

不同点:③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①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③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①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解析

解:(1)据图分析,A代表蛋白质;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形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表示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其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细胞膜从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磷脂分子是宽叶运动的,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间识别有关.

(5)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③,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①.这两种运输方式的不同点是:③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①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③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①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故答案为:

(1)B 磷脂双分子层   A 蛋白质

(2)选择透过性

(3)一定的流动性(4)糖蛋白

(5)③①

不同点:③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①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③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①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后,光线比较容易通过溶液,溶液会逐渐澄清,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判断红细胞溶血的速度,进而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请你利用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1)材料用具: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0.3mol/L的甘油溶液、0.3mol/L的葡萄糖、试管、量筒、计时器、试管架、记号笔.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支试管,分别标记A、B.

第二步:______

第三步:______

(3)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加入葡萄糖液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时间短,说明______

②若______,说明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快.

②若______,说明______

(4)问题讨论

根据研究得知,0.3mol/L的甘油溶液、0.3mol/L的葡萄糖都是红细胞的等渗溶液,为什么还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______

正确答案

分别量取0.3mol/L葡萄糖溶液和0.3mol/L的甘油溶液各10mL,注入A、B试管

分别量取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各1mL,注入A、B试管中,同时开始计时,记录溶液由不透明到澄清所需的时间

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快

加入甘油溶液的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短

两支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相等,

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相同

由于葡萄糖和甘油都是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逐渐进入细胞,跨膜运输由膜内外自身溶质分子浓度差有关.等渗时,甘油(或葡萄糖)浓度一定是胞外>胞内,因此会改变红细胞渗透压,从而引起水分子进入红细胞,发生溶血现象.

解析

解:(2)设计的实验的步骤时,为了实验过程中方便记录,要对试管进行编号;然后设计变量“0.3mol/L的葡萄糖溶液、0.3mol/L的甘油溶液”;最后观察记录;具体的步骤为:

①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

②分别量取0.3mol/L的葡萄糖溶液、0.3mol/L的甘油溶液各10ml,注入A、B二支试管.

③分别量取1ml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注入A、B二支试管中,同时开始记时,记录溶液由不透明到透明的时间.

(3)实验的结果与结论有三个可能性:

①如果加入葡萄糖液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说明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快;

②如果加入甘油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说明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快;

③如果两支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相同,说明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相同.

(4)由于葡萄糖和甘油都是细胞选择吸收的物质,所以会逐渐进入细胞,使细胞内的溶液浓度增大,渗透压上升,细胞大量吸水,最终导致细胞胀破.

故答案为:

(1)①取两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

②分别量取0.3mol/L葡萄糖溶液和0.3mol/L的甘油溶液各10mL,注入A、B试管

③分别量取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各1mL,注入A、B试管中,同时开始计时,记录溶液由不透明到澄清所需的时间

(2)①如果加入葡萄糖溶液的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短,说明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快.

②如果加入甘油溶液的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短,说明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快.

③如果两支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相等,说明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相同.

(3)由于葡萄糖和甘油都是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逐渐进入细胞,跨膜运输由膜内外自身溶质分子浓度差有关.等渗时,甘油(或葡萄糖)浓度一定是胞外>胞内,因此会改变红细胞渗透压,从而引起水分子进入红细胞,发生溶血现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同一植物的细胞分别放在0.3mol/L的蔗糖溶液、0.5mol/L的甘油溶液和清水中,测得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b、c依次代表(  )

A蔗糖溶液、甘油溶液、清水

B甘油溶液、蔗糖溶液、清水

C清水、蔗糖溶液、甘油溶液

D清水、甘油溶液、蔗糖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细胞液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植物细胞放入蒸馏水中吸水涨大,为曲线a;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植物放进去会失水皱缩,为曲线c;0.5mol 的甘油溶液大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先失水皱缩,接着植物会以自由扩散的形式吸收甘油,使得细胞液浓度上升,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直到细胞内外浓度平衡为止,为曲线b.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不吸收蔗糖的原因是肠腔中蔗糖的浓度太低

B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C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通过渗透作用出入细胞

D红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都需要消耗ATP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不吸收蔗糖的原因是细胞膜上不存在载体蛋白,A错误;

B、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B正确;

C、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C错误;

D、红细胞吸收氨基酸是主动转运,需要消耗ATP,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甲表示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图乙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心肌细胞吸收O2的跨膜运输方式依次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

(2)图甲中a和c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3)图乙与图甲中的______代表的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如何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______

(5)一项研究发现,某植物根系对某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该物质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P点后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表明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吸收,也有人认为是被动吸收,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确定.

①设计实验步骤.

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c(2(3)..

(4)根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b

①a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而c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②a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

a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根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①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植株分为甲、乙2组,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该营养物质的溶液中;

②甲组的根系给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的根系完全抑制呼吸,其他条件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

①若两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一样,说明该植物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是被动吸收

②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是主动吸收

解析

解:(1)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即图甲中的c;心肌细胞吸收O2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即图甲中的b.

(2)图甲中a(主动运输)和c(协助扩散)的主要区别是:①a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而c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②a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

(3)图乙的运输方式中需要能量,表示主动运输;与图甲中的a代表的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氧气浓度增加,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4)对绿色植物而言,根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决定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

(5)由题干中曲线可看出,植物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存在最大值,因此可确定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在确定实验思路时,应针对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不同点进行单一变量处理,再根据实验结果予以判断.探究性实验的结果预测应分情况讨论,结果分析要和结论一致. 

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因此,可确定实验的单一变量为细胞呼吸,其他变量如植物的种类、数量、大小、发育状况、处理时间等都应相同.对实验组应进行抑制其细胞呼吸的处理,对照组给予正常的细胞呼吸条件.若处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被动运输;若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吸收速率发生明显变化,则说明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c   b

(2)①a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而c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②a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

(3)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4)根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5)①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植株分为甲、乙2组,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该营养物质的溶液中;②甲组的根系给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的根系完全抑制呼吸,其他条件相同;③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  

①若两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一样,说明该植物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是被动吸收;②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是主动吸收.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不包括胞吞和胞吐)的方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只有在氧气存在时才会发生方式b所示的物质运输

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通过方式a进出细胞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b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与氧气浓度无关,A错误;

B、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B正确;

C、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C正确;

D、b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选:A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三种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B和图A比较,图B所表示的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中所独具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氧气和脂溶性物质是以图______所表示的方式穿越细胞膜

(3)细胞膜除了具备上述表示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功能(写出2点)

正确答案

解:(1)图B显示的运输方式需要消耗能量,且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自由扩散,说明是主动运输.

(2)氧气和脂溶性物质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如图C所示的方式.

(3)细胞膜除了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保护、信息交流等功能.

故答案为:

(1)消耗能量、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2)C

(3)保护、信息交流

解析

解:(1)图B显示的运输方式需要消耗能量,且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自由扩散,说明是主动运输.

(2)氧气和脂溶性物质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如图C所示的方式.

(3)细胞膜除了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保护、信息交流等功能.

故答案为:

(1)消耗能量、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2)C

(3)保护、信息交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根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下列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

A蒸腾速率

B根尖表皮细胞内外元机盐离子的浓度差

C离子进入根尖表皮细胞的扩散速率

D根可利用的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蒸腾作用能促进无机盐的运输过程,不直接影响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整体速率可能通过影响无机盐的运输而影响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但正常情况下,这种作用很小,不是重要因素,A错误;

B、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与细胞内外元机盐离子的浓度差关系不大,B错误;

C、无机盐离子进入根尖表皮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不是扩散,C错误;

D、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主要由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提供,在一定范围内,根细胞可利用的氧气越多,产生的能量越多,根吸收无机盐离子的速率越大,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一表示某种膜结构以及物质进出膜方式,图二表示某细胞在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几种生物膜的面积.请据图回答:

(1)癌细胞的细胞膜,与图一相比,含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

(2)若图一为红细胞膜,则图中箭头[______]表示钾离子的吸收过程.

(3)若图一是肝细胞膜,进食后3~4小时,C代表的激素______将会增多,促进物质E转化为物质F,F最可能是______

(4)若图一是神经元细胞,则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

(5)请在图二中画出细胞在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后这几种生物膜的面积变化.

正确答案

解:(1)癌细胞的细胞膜上[D]糖蛋白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2)红细胞膜吸收钾离子的过程是由细胞膜外侧移至细胞膜内侧,属于主动运输的过程,有两个显著特点:①由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运输,需要载体,②要消耗ATP,即图中[a].

(3)进食后3~4小时,血糖难度降低,则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将会增多,促进物质E肝糖原转化为物质F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

(4)神经元细胞在静息状态下,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5)在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间接联系,即内质网形成囊泡到达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高尔基体再形成囊泡到达细胞膜并与之融合,因此整个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膜面积增多.

故答案为:

(1)[D]糖蛋白   

(2)a

(3)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葡萄糖

(4)内负外正

(5)如下图

解析

解:(1)癌细胞的细胞膜上[D]糖蛋白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2)红细胞膜吸收钾离子的过程是由细胞膜外侧移至细胞膜内侧,属于主动运输的过程,有两个显著特点:①由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运输,需要载体,②要消耗ATP,即图中[a].

(3)进食后3~4小时,血糖难度降低,则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将会增多,促进物质E肝糖原转化为物质F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

(4)神经元细胞在静息状态下,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5)在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间接联系,即内质网形成囊泡到达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高尔基体再形成囊泡到达细胞膜并与之融合,因此整个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膜面积增多.

故答案为:

(1)[D]糖蛋白   

(2)a

(3)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葡萄糖

(4)内负外正

(5)如下图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过程不需要蛋白质直接参与的是(  )

A细胞中ADP转化成ATP

B垂体细胞识别甲状腺激素

C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D二氧化碳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细胞中ADP转化成ATP需要酶的催化,而此处所需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

B、垂体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甲状腺激素,B错误;

C、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需要酶催化,而此处所需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错误;

D、二氧化碳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蛋白质直接参与,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以不需要载体且耗能的方式通过进出细胞的是(  )

A钾离子

B蛋白质

C甘油

D葡萄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钾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

B、蛋白质进出细胞是胞吞和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载体,B正确;

C、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C错误;

D、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如图概念图中填写适当的词.

正确答案

解:(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

(2)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由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因此图中2是自由扩散.

(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4)自由扩散的实例主要包括一些气体分子和脂溶性物质,如水、O2、CO2,另外还有甘油、脂肪酸、苯等.

(5)主动运输的实例包括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几乎所有的离子.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2)自由扩散   

(3)协助扩散

(4)水、O2、CO2等   

(5)k+、Na+

解析

解:(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

(2)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由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因此图中2是自由扩散.

(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4)自由扩散的实例主要包括一些气体分子和脂溶性物质,如水、O2、CO2,另外还有甘油、脂肪酸、苯等.

(5)主动运输的实例包括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几乎所有的离子.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2)自由扩散   

(3)协助扩散

(4)水、O2、CO2等   

(5)k+、N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研究发现,膜蛋白A能加快水通过细胞膜,而HgCl对膜蛋白A的功能有抑制作用.请利用提供的相关实验材料完善验证上述结论的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缺乏膜蛋白A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控制膜蛋白A合成的有活性的mRNA,HgCl2溶液,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等渗溶液(与细胞溶胶浓度相等的溶液),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低渗溶液(比细胞溶胶浓度低的溶液),细水通透速率测量装置.

Ⅰ、实验设计思路

(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2个:膜蛋白的有无、HgCl2的有无,因此实验的对照处理如下:

①甲组:缺乏蛋白A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若干

②乙组:等量的甲组+______

③丙组:______

(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细胞水通透速率,把各组卵母细胞放入______中,一段时后,观察到细胞有膨胀现象.同时利用细胞水通透速率测量装置测量细胞水通透速率.

Ⅱ、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记录细胞水通透速率,并把预期结果填入表中.(细胞水通透速率用“最慢、较慢、快”表示,______

Ⅲ、实验结果说明:水以渗透作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根据题干信息,“膜蛋白A能加快水通过细胞膜,而HgCl2对膜蛋白A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有2个:膜蛋白的有无、HgCl2的有无,因此实验的对照处理如下:

①甲组:缺乏蛋白A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若干.

②乙组:生理状况相同的等量缺乏蛋白A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注入控制膜蛋白A合成的有活性的mRNA(有膜蛋白).

③丙组:乙组+HgCl2溶液(有膜蛋白和HgCl2).

(2)实验的因变量是细胞水通透速率,把各组卵母细胞放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低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利用细胞水通透速率测量装置测量细胞水通透速率.

Ⅱ.“膜蛋白A能加快水通过细胞膜,而HgCl2对膜蛋白A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记录表:

Ⅲ、实验结果说明:水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被动运输(或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故答案为:

Ⅰ.(1)乙组:注入控制膜蛋白A合成的有活性的mRNA.

丙组:乙组+HgCl2溶液.

2.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低渗溶液

Ⅱ.“膜蛋白A能加快水通过细胞膜,而HgCl2对膜蛋白A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记录表

Ⅲ.被动运输(或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解析

解:Ⅰ、(1)根据题干信息,“膜蛋白A能加快水通过细胞膜,而HgCl2对膜蛋白A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有2个:膜蛋白的有无、HgCl2的有无,因此实验的对照处理如下:

①甲组:缺乏蛋白A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若干.

②乙组:生理状况相同的等量缺乏蛋白A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注入控制膜蛋白A合成的有活性的mRNA(有膜蛋白).

③丙组:乙组+HgCl2溶液(有膜蛋白和HgCl2).

(2)实验的因变量是细胞水通透速率,把各组卵母细胞放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低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利用细胞水通透速率测量装置测量细胞水通透速率.

Ⅱ.“膜蛋白A能加快水通过细胞膜,而HgCl2对膜蛋白A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记录表:

Ⅲ、实验结果说明:水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被动运输(或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故答案为:

Ⅰ.(1)乙组:注入控制膜蛋白A合成的有活性的mRNA.

丙组:乙组+HgCl2溶液.

2.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低渗溶液

Ⅱ.“膜蛋白A能加快水通过细胞膜,而HgCl2对膜蛋白A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记录表

Ⅲ.被动运输(或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示某种物质运输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

(1)图示物质运输的方式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图中①-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细胞是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则生成物质②的结构是______,写出②水解的反应式______

(4)图中①物质合成的场所是______

(5)如果该细胞是人体的肝细胞,则O2、K+、葡萄糖三者中,不可能是④物质的是______.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的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示物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

(2)图中①表示载体,②表示ATP,③表示ADP和Pi.

(3)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ATP水解提供能量,即ATPADP+Pi+能量.

(4)细胞膜上的①载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4)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低浓度到高浓度  

(2)载体 ATP ADP和Pi

(3)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ATPADP+Pi+能量  

(4)核糖体 

(5)O2   协助扩散

解析

解:(1)图示物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

(2)图中①表示载体,②表示ATP,③表示ADP和Pi.

(3)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ATP水解提供能量,即ATPADP+Pi+能量.

(4)细胞膜上的①载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4)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低浓度到高浓度  

(2)载体 ATP ADP和Pi

(3)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ATPADP+Pi+能量  

(4)核糖体 

(5)O2   协助扩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B磷脂分子有亲水部分和亲脂性部分,蛋白质分子没有

C需要蛋白质参与,物质才能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有可能是被动转运

D膜上的蛋白质与物质交换、生物催化的作用无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故A错误;

B、蛋白质分子通常极大,不像单个磷酸分子那样有明显的极性端.但氨基酸的羧基或R基可具明显的亲水性或亲脂性,脂性,故B错误;

C、被动转运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质参与,故C正确;

D、物质交换可能需要载体蛋白,酶具有生物催化功能,而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故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