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B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离子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分泌蛋白是大分子,分泌蛋白的分泌是大分子出细胞,属于胞吐,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正确;

C、葡萄糖被红细胞吸收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

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小分子物质不一定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有的也能通过,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绵和颤藻都能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不同

C癌细胞中糖蛋白和RNA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

D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水绵属于多细胞绿藻,能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颤藻属于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具有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Na+出神经元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是胞吐,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

C.癌细胞糖蛋白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但能无限增殖,蛋白质合成旺盛,RNA数量增加,C错误;

D、真核细胞中核糖体形成与核仁有关,而原核生物也含有核糖体,但无成形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校生物实验小组要对“动物细胞是否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进行实验探究,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假设是______,作出该假设的依据是______

(2)把下面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①实验仪器、试剂、______、带刻度的载玻片、取材工具、食盐、蒸馏水.

②实验材料:为了便于取材和观察,最好选用人的______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③实验步骤:

a.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食盐溶液(注意:盐水浓度要以0.9%为中间值);

b.取7支试管,分别______

c.在试管中加入相应的试剂和材料;

d.一段时间后,制片、显微镜下观察.

(3)如果你的假设成立,则实验预期结果是:______

(4)设计一个用于实验记录的表格,注明实验记录的相关项目.

正确答案

解:(1)实验小组要对“动物细胞是否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进行实验探究,因此实验假设是动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作出该假设的依据是动物细胞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即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当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2)实验方案:

①实验仪器、试剂、显微镜、带刻度的载玻片、取材工具、食盐、蒸馏水.

②实验材料:为了便于取材和观察,最好选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③实验步骤:

a.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食盐溶液(注意:盐水浓度要以0.9%为中间值);

b.取7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到7号;

c.在试管中加入相应的试剂和材料;

d.一段时间后,制片、显微镜下观察.

(3)如果你的假设成立,则实验预期结果是:

①在小于0.9%(或较低浓度)盐水中,细胞直径变大甚至破裂;

②在等于0.9% (或适宜浓度)盐水中,细胞直径不变;

③在大于0.9%(或较高浓度)盐水中,细胞直径变小甚至皱缩.

(4)设计一个用于实验记录的表格,注明实验记录的相关项目.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动物细胞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2)①显微镜  ②口腔上皮  ③b.编号为1到7号

(3)①在小于0.9%(或较低浓度)盐水中,细胞直径变大甚至破裂;

②在等于0.9% (或适宜浓度)盐水中,细胞直径不变;

③在大于0.9%(或较高浓度)盐水中,细胞直径变小甚至皱缩

(4)

解析

解:(1)实验小组要对“动物细胞是否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进行实验探究,因此实验假设是动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作出该假设的依据是动物细胞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即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当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2)实验方案:

①实验仪器、试剂、显微镜、带刻度的载玻片、取材工具、食盐、蒸馏水.

②实验材料:为了便于取材和观察,最好选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③实验步骤:

a.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食盐溶液(注意:盐水浓度要以0.9%为中间值);

b.取7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到7号;

c.在试管中加入相应的试剂和材料;

d.一段时间后,制片、显微镜下观察.

(3)如果你的假设成立,则实验预期结果是:

①在小于0.9%(或较低浓度)盐水中,细胞直径变大甚至破裂;

②在等于0.9% (或适宜浓度)盐水中,细胞直径不变;

③在大于0.9%(或较高浓度)盐水中,细胞直径变小甚至皱缩.

(4)设计一个用于实验记录的表格,注明实验记录的相关项目.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动物细胞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2)①显微镜  ②口腔上皮  ③b.编号为1到7号

(3)①在小于0.9%(或较低浓度)盐水中,细胞直径变大甚至破裂;

②在等于0.9% (或适宜浓度)盐水中,细胞直径不变;

③在大于0.9%(或较高浓度)盐水中,细胞直径变小甚至皱缩

(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线粒体受损伤,对细胞吸收Mg2+没有影响

B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物质出入细胞消耗能量,则一定需要载体

D物质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则不一定消耗能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细胞吸收Mg2+为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若线粒体受损伤,对细胞吸收Mg2+有影响,A错误;

B、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可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而有些则不能通过,B错误;

C、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出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C错误;

D、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的运转才能进入细胞,且要消耗能量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协助

D主动运输过程既伴有ATP的水解,也要依靠膜上的载体协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可以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而离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A错误;

B、大分子有机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不需要载体蛋白,但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的共同点是顺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

D、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的是(  )

A水分子进入洋葱表皮细胞

B氧进入肺泡细胞

CI-被吸收进入甲状腺腺泡细胞

DCO2进入毛细血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

B、氧气进入肺泡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错误;

C、I-被吸收进入甲状腺腺泡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C正确;

D、CO2进入毛细血管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动力是浓度差,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分子; B代表______; D代表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

(6)C(大写)代表______,其功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图示,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D代表多糖.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磷脂双分子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被动转运的动力中浓度差,所以图示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bcd.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b自由扩散,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a主动运输.

(6)C由多糖和蛋白质构成,代表糖蛋白,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关.

故答案应为:

(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

(2)选择透过性

(3)一定的流动性

(4)bcd

(5)b   a

(6)糖蛋白   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关

解析

解:(1)根据图示,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D代表多糖.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磷脂双分子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被动转运的动力中浓度差,所以图示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bcd.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b自由扩散,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a主动运输.

(6)C由多糖和蛋白质构成,代表糖蛋白,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关.

故答案应为:

(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

(2)选择透过性

(3)一定的流动性

(4)bcd

(5)b   a

(6)糖蛋白   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关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某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内的30倍,若向细胞膜上注射氰化物(抑制能量ATP的形成),发现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减弱,而加入载体蛋白活性抑制剂时,对钾离子的吸收明显减弱,则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内的30倍,若向细胞膜上注射氰化物,使能量ATP的形成减少,但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减弱,说明细胞吸收钾离子与能量无关;而加入载体蛋白活性抑制剂时,对钾离子的吸收明显减弱,说明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可判断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方式是协助扩散.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年6月8日,清华大学宣布:该校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这在人类攻克重大疾病的探索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下列关于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基本连接键是肽键

B葡萄糖转运蛋白是部分镶嵌在膜中的膜蛋白

C葡萄糖转运蛋白会与被转运的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改变形状,完成分子转运

D阻碍肿瘤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可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相连接,所以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基本连接键是肽键,A正确;

B、葡萄糖转运蛋白是贯穿在膜中的膜蛋白,起载体作用,B错误;

C、葡萄糖转运蛋白会与被转运的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改变形状,完成分子转运,C正确;

D、阻碍肿瘤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可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进而达到治疗肿瘤细胞的目的,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图所示的关系,填出合适的词.

正确答案

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①物质的跨膜运输和非跨膜运输;物质的跨膜运输包括②被动运输和主动转运,前者包括扩散和协助扩散④;非跨膜运输包括胞吞和胞吐③,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故答案为:

跨膜运输  被动运输  胞吐   协助扩散

解析

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①物质的跨膜运输和非跨膜运输;物质的跨膜运输包括②被动运输和主动转运,前者包括扩散和协助扩散④;非跨膜运输包括胞吞和胞吐③,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故答案为:

跨膜运输  被动运输  胞吐   协助扩散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如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代表______分子; B代表______,它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

(3)膜在结构特性上具有______;功能特性上表现出______

正确答案

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b、c、d

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解析

解:(1)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代表多糖或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代表的细胞膜外.

(2)a、e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为自由扩散,c、d为协助扩散;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共同点是运输方向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而a、e是逆浓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2)b、c、d

(3)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胞都有组成细胞核的核膜

B抑制线粒体功能的因素,不会直接影响协助扩散

C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烟草都有细胞结构

D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只有真核细胞才有组成细胞核的核膜,A错误;

B、协助扩散的动力是浓度差,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所以抑制线粒体功能的因素,不会直接影响协助扩散,B正确;

C、T2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

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叶绿体,但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表示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图乙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

(1)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心肌细胞吸收O2的跨膜运输方式依次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

(2)图甲中a和c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3)图乙与图甲中的______代表的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即图甲中的c;心肌细胞吸收O2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即图甲中的b.

(2)图甲中a(主动运输)和c(协助扩散)的主要区别是:①a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而c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②a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

(3)图乙的运输方式中需要能量,表示主动运输;与图甲中的a代表的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氧气浓度增加,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4)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Ca2+、K+、C6H12O6等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现施用了某种毒素,但对K+、C6H12O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说明没有影响细胞的呼吸供能,因此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Ca2+载体,因为载体具有专一性.

故答案为:

(1)c   b

(2)①a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而c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②a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

(3)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4)毒素影响Ca2+的载体.

解析

解:(1)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即图甲中的c;心肌细胞吸收O2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即图甲中的b.

(2)图甲中a(主动运输)和c(协助扩散)的主要区别是:①a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而c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②a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

(3)图乙的运输方式中需要能量,表示主动运输;与图甲中的a代表的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氧气浓度增加,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4)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Ca2+、K+、C6H12O6等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现施用了某种毒素,但对K+、C6H12O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说明没有影响细胞的呼吸供能,因此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Ca2+载体,因为载体具有专一性.

故答案为:

(1)c   b

(2)①a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而c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②a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

(3)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4)毒素影响Ca2+的载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物质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

(1)图中A、B、C、D的物质分别是:A______,B______.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K+、葡萄糖、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提取人红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人红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

(3)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点.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______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正确答案

解:(1)图中A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是ATP,C、D是ADP和磷酸.协助扩散②和主动运输③过程需要载体.

(2)钾离子进入红细胞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二氧化碳进入红细胞是自由扩散.细胞膜中磷脂是双层的,测得磷脂占有面积是S,细胞膜表面积应是0.5S.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利用此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故答案为:

(1)蛋白质(载体蛋白)   ATP(三磷酸腺苷)    ①协助扩散   ③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  0.5S

(3)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解析

解:(1)图中A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是ATP,C、D是ADP和磷酸.协助扩散②和主动运输③过程需要载体.

(2)钾离子进入红细胞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二氧化碳进入红细胞是自由扩散.细胞膜中磷脂是双层的,测得磷脂占有面积是S,细胞膜表面积应是0.5S.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利用此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故答案为:

(1)蛋白质(载体蛋白)   ATP(三磷酸腺苷)    ①协助扩散   ③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  0.5S

(3)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标号)

(1)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______]______

(3)与①相比,②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4)①、②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③]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运输方向由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两者的共同点是出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

(2)[③]主动运输过程需消耗能量.

(3)据图分析,与①相比,②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需要载体参与.

(4)①(协助扩散)和②(自由扩散)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被动运输,共同点: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能量.

故答案为:

(1)[①]协助扩散[③]主动运输   

(2)[③]主动运输

(3)不需要载体参与 

(4)被动运输

解析

解:(1)[①]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③]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运输方向由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两者的共同点是出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

(2)[③]主动运输过程需消耗能量.

(3)据图分析,与①相比,②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需要载体参与.

(4)①(协助扩散)和②(自由扩散)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被动运输,共同点: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能量.

故答案为:

(1)[①]协助扩散[③]主动运输   

(2)[③]主动运输

(3)不需要载体参与 

(4)被动运输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