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共6962题
下列各项中,在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O2进入组织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能量,A错误;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借助载蛋白,但不需要能量,B正确;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能量,C错误;
D.组织细胞排出Na+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能量,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静息电位时钾离子的外流,动作电位时钠离子的内流都属于协助扩散,而一般情况下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的,A错误;
B、大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其他细胞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
D、被动运输的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D.
下列物质中以相同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O2和酒精进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特点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正确;
B、K+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而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B错误;
C、氨基酸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而苯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
D、O2进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其它任何细胞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A.
(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图示某种物质运输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
(1)图示物质运输的方式是______判断的依据______.
(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__,生物膜的______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3)如果该细胞是人体的肝细胞,则O2、K+、葡萄糖三者中,不可能是④物质的是______.
(4)物质出入细胞还有哪两种方式?______.
(5)生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______性,原因是与______有关.
正确答案
解:(1)图示物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3)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4)物质出入细胞还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
(5)生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原因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
(2)选择透过性 流动镶嵌
(3)氧气
(4)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5)选择 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解析
解:(1)图示物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3)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4)物质出入细胞还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
(5)生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原因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
(2)选择透过性 流动镶嵌
(3)氧气
(4)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5)选择 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化合物,其运输方式为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A错误;
B、细胞吸水膨胀后,其渗透压降低,失水收缩后,其渗透压升高,与题图相符,B正确;
C、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C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即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应为1,D错误.
故选:AD.
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对水淹的生态环境有很强适应能力,曾被称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某科研小组以“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为课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同一海滩的互花米草幼苗分别栽种于多个沙盆中.
②将长势相同生长良好的互花米草幼苗平均分成5组,分别每天以0h、3h、6h、12h和24h进行水淹处理.
③在处理50 天后,采集整株植株测定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计算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如曲线甲所示.
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在该实验中,______是自变量,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是因变量.
(2)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互花米草水淹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为______水,来源于______.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______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水淹时间为______h/d的环境下,代谢活动最旺盛.
(4)该实验小组同时测定K+吸收速率与水淹时间的关系,如曲线乙所示.由图可知,互花米草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
(5)在实验结束时水淹时间为24h/d的实验组互花米草长势最差,甚至死亡,导致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干信息“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知水淹时间为该实验的自变量.
(2)互花米草为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实验用水应该采用此植物实际生活环境中的海水,来源于互花米草采样地点.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小,植物的代谢活动越弱,抗逆性越强,结合坐标曲线甲水淹时间为3h/d时,抗逆性最强,水淹时间为0h/d时,代谢活动最旺盛.
(4)读坐标曲线知处理时间越长,该植物的代谢强度越弱,供能越少,植物吸收钾离子的速率越低,即吸收钾离子时需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
(5)由于此植物长期处于水淹环境,根系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供能过少,代谢产物酒精毒害细胞,导致该植物长势变差.
故答案为:
(1)水淹时间
(2)海 互花米草采样地点
(3)3 0
(4)主动运输
(5)长期水淹导致互花米草进行无氧呼吸造成供能不足、酒精中毒
解析
解:(1)由题干信息“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知水淹时间为该实验的自变量.
(2)互花米草为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实验用水应该采用此植物实际生活环境中的海水,来源于互花米草采样地点.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小,植物的代谢活动越弱,抗逆性越强,结合坐标曲线甲水淹时间为3h/d时,抗逆性最强,水淹时间为0h/d时,代谢活动最旺盛.
(4)读坐标曲线知处理时间越长,该植物的代谢强度越弱,供能越少,植物吸收钾离子的速率越低,即吸收钾离子时需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
(5)由于此植物长期处于水淹环境,根系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供能过少,代谢产物酒精毒害细胞,导致该植物长势变差.
故答案为:
(1)水淹时间
(2)海 互花米草采样地点
(3)3 0
(4)主动运输
(5)长期水淹导致互花米草进行无氧呼吸造成供能不足、酒精中毒
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膜上含有糖脂和糖蛋白,糖蛋白有识别功能,A正确;
B、细胞内外物质的跨膜的过程、细胞分裂、细胞融合,这些都需要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图1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B结构为______;D代表______;
(2)图1中______(填“上”或“下”)侧表示细胞外侧.若图1代表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该细胞能分泌胰岛素,此物质运出细胞的方式称为______,这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特点.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为______.
(3)图2中曲线甲代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曲线乙Q点后运输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是______.
(4)可能代表氧气跨膜运输过程的是图1中的编号______;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吸收物质X,可用图1中的______(a、b、c…)表示.
正确答案
解:(1)分析图解:图1中,A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糖蛋白(分布于膜的外侧).
(2)图1中上测表示的是细胞外侧,因为上侧含有糖蛋白,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胰岛素是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称为胞吐,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3)甲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速率和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属于自由扩散;而乙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的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能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而是维持稳定,可见该物质的运输和能量、载体有关,应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吸收速率不再上升,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载体数量.
(4)根据题意可知,氧气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对应图1编号b,物质X在细胞中的浓度高于海水中该物质浓度,由于主动运输中物质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因此确定该细胞能主动地吸收物质X,可用图1中的a表示.
故答案为:(1)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2)上 胞吐 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3)自由扩散 载体数量
(4)b a
解析
解:(1)分析图解:图1中,A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糖蛋白(分布于膜的外侧).
(2)图1中上测表示的是细胞外侧,因为上侧含有糖蛋白,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胰岛素是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称为胞吐,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3)甲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速率和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属于自由扩散;而乙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的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能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而是维持稳定,可见该物质的运输和能量、载体有关,应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吸收速率不再上升,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载体数量.
(4)根据题意可知,氧气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对应图1编号b,物质X在细胞中的浓度高于海水中该物质浓度,由于主动运输中物质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因此确定该细胞能主动地吸收物质X,可用图1中的a表示.
故答案为:(1)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2)上 胞吐 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3)自由扩散 载体数量
(4)b a
关于图中序号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上皮细胞吸收乙醇和葡萄糖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A错误;
B、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的方式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所以只有①,B正确;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分泌蛋白等大分子不能通过膜结构,只有通过胞吐的方式才能出细胞,C错误;
D、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与过程①有关,D错误.
故选:B.
(2015秋•抚顺期末)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如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时,发现与曲线①和③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由扩散的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与①和③相符,A正确;
B、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与曲线②和④相符,B错误;
C、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因此与曲线②和③相符,C错误;
D、内吞和外排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能量,因此与曲线④相符,D错误.
故选:A.
如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离子的浓度差是靠主动运输的方式维持的.由图分析可知进入细胞内的物质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主动运输是指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离子进入细胞,说明细胞外离子的浓度低于细胞内离子的浓度,结合柱形图可知,K+和Mg2+的浓度是细胞外低于细胞内.
故选:A.
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吸收氨基酸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A正确;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物质进出细胞,消耗能量的有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其中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C错误;
D.,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属于胞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回答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问题.
Ⅰ.研究表明,主动运输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
(1)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______(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______.
(2)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____.
(3)b类型中,○所代表的离子或小分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______
A.浓度差所造成的势能 B.ATP直接提供能量 C.光能驱动 D.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4)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______
A.噬菌体 B.细菌 C.果蝇 D.小鼠
Ⅱ.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为了证实这一假设,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给予正常呼吸,乙组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
(5)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两组溶液中浓度降低的是______组.
(6)细胞膜的主动运输对活细胞的生理意义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即P表示外表面,Q表示内表面,所以细胞质基质存在于Q侧.
(2)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载体蛋白和能量.
(3)b方式是正常方式的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其吸收的离子或小分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ATP直接提供能量.
(4)由图可知,c类型运输消耗的能量来自光能.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果蝇和小鼠属于动物,不能直接利用光能;最可能采用该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生物是细菌.
(5)甲组能正常呼吸提供ATP,而乙组含有呼吸抑制剂,不能进行正常呼吸提供ATP,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甲组可以通过ATP驱动吸收葡萄糖,乙组不能,所以一段时间后,甲组溶液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6)主动运输保证了活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故答案为:
(1)Q 糖蛋白位于细胞外侧(糖蛋白位于细胞的外表面、ATP在细胞内水解)
(2)需要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需要能量
(3)B
(4)B
(5)甲
(6)保证了活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解析
解:(1)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即P表示外表面,Q表示内表面,所以细胞质基质存在于Q侧.
(2)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载体蛋白和能量.
(3)b方式是正常方式的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其吸收的离子或小分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ATP直接提供能量.
(4)由图可知,c类型运输消耗的能量来自光能.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果蝇和小鼠属于动物,不能直接利用光能;最可能采用该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生物是细菌.
(5)甲组能正常呼吸提供ATP,而乙组含有呼吸抑制剂,不能进行正常呼吸提供ATP,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甲组可以通过ATP驱动吸收葡萄糖,乙组不能,所以一段时间后,甲组溶液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6)主动运输保证了活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故答案为:
(1)Q 糖蛋白位于细胞外侧(糖蛋白位于细胞的外表面、ATP在细胞内水解)
(2)需要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需要能量
(3)B
(4)B
(5)甲
(6)保证了活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相同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协助扩散的特点是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相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故选: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由扩散是指______.
(2)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______,排出______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3)如图所示Na+和K+的跨膜运输的过程图
①图中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该运输方式与胞吞的相同点是都需要______.
②如图所示K+的转运过程,______(填“是”或“不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③从图中信息可知,载体是通过______来实现物质转运的.
正确答案
解:(1)自由扩散是指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
(2)主动运输能够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物质.
(3)①图中Na+排出细胞、K+的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与胞吞的相同点是都需要消耗能量.
②K+外流(细胞内向细胞外)导致细胞外阳离子大于细胞内,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而图中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
③从图中信息可知,载体是通过改变形状来实现物质转运的.
故答案为:
(1)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
(2)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3)①主动运输 消耗能量
②不是
③改变形状
解析
解:(1)自由扩散是指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
(2)主动运输能够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物质.
(3)①图中Na+排出细胞、K+的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与胞吞的相同点是都需要消耗能量.
②K+外流(细胞内向细胞外)导致细胞外阳离子大于细胞内,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而图中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
③从图中信息可知,载体是通过改变形状来实现物质转运的.
故答案为:
(1)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
(2)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3)①主动运输 消耗能量
②不是
③改变形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