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共6962题
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氧气进入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A错误;
B、线粒体内的[H]与O2结合,释放大量能量,形成ATP,使ADP含量减少,B错误;
C、丙酮酸形成乳酸,释放少量能量,形成ATP,使ADP含量减少,C错误;
D、神经细胞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ATP提供能量,而ATP水解释放能量后转化成ADP,ADP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D.
下列有关氨基酸、多肽链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主要元素是C、H、O、N,有的含有S,A错误;
B、蛋白质鉴定的原理是双缩脲试剂与肽键反应生成紫色物质.氨基酸中没有肽键,故与双缩脲试剂没有紫色出现,B错误;
C、多肽链和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利用膜的流动性,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C错误;
D、氨基酸、多肽链和蛋白质上通常都有羧基,D正确.
故选:D.
(2015秋•房山区期末)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由扩散的影响因素是浓度差,而物质M溶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
B、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而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C、物质M溶液浓度增加,而物质运输速率没有增加,说明M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C正确;
D、通入空气后不没有改变吸收速率,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载体、受体、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主动转运时,载体蛋白会发生形变,消耗ATP,A正确;
B、易化扩散时,载体蛋白会发生形变,但不消耗ATP,B错误;
C、底物与酶分子结合时,使酶分子发生形变,形成底物-酶复合物,C正确;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蛋白结合时,使通道蛋白形变,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D正确.
故选:B.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______膜,而A与该功能有密切关系,则A是______;B代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则B是______;C与细胞信息交流有关,则C是______.
(2)可能代表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
(3)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_____,b、c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 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可用图丙表示的为a〜d中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相应适应的,从结构上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支持着蛋白质;D代表多糖或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代表的细胞膜外.
(2)代表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的是b(自由扩散);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而且进入细胞,是图中a.
(3)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需要氧气参与,产生二氧化碳,所以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都是自由扩散,与图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相符.a、d表示主动运输,与图丙相符.
故答案为:
(1)选择透过性 蛋白质(载体蛋白)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糖被)
(2)b a
(3)O2、CO2 乙 a、d
解析
解:(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相应适应的,从结构上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支持着蛋白质;D代表多糖或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代表的细胞膜外.
(2)代表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的是b(自由扩散);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而且进入细胞,是图中a.
(3)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需要氧气参与,产生二氧化碳,所以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都是自由扩散,与图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相符.a、d表示主动运输,与图丙相符.
故答案为:
(1)选择透过性 蛋白质(载体蛋白)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糖被)
(2)b a
(3)O2、CO2 乙 a、d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其中A、B、D代表物质或结构,a-e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D代表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析题图可知,A是蛋白质分子,B是磷脂双分子层,D代表多糖物质.
(2)分析题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知,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面积变大,说明磷脂双分子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被动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图中b、c、d代表被动运输.
(5)细胞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吸收氧气,可以用图中的b表示;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可以用图中的a表示.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
(2)选择透过性
(3)流动性
(4)b、c、d
(5)b a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A是蛋白质分子,B是磷脂双分子层,D代表多糖物质.
(2)分析题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知,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面积变大,说明磷脂双分子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被动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图中b、c、d代表被动运输.
(5)细胞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吸收氧气,可以用图中的b表示;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可以用图中的a表示.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
(2)选择透过性
(3)流动性
(4)b、c、d
(5)b a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不需要载体又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______]______.
(3)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______]______.
(4)甲、乙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______.
(5)如果人体红细胞通过①方式运输物质,则可能是______(C6H12O6、K+、水分子)
正确答案
①
协助扩散
③
主动运输
②
自由扩散
③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C6H12O6
解析
解:(1)[①]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③]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运输方向由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两者的共同点是出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
(2)据图分析,[②]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
(3)据图分析,[③]主动运输过程中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4)①(协助扩散)和②(自由扩散)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被动运输,共同点: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能量.
(5)人体红细胞吸收C6H12O6表示协助扩散,即图①方式,K+表示主动运输,即图③方式;水分子进入红细胞是自由扩散,即图②方式.
故答案为:
(1)①协助扩散 ③主动运输
(2)②自由扩散
(3)③主动运输
(4)被动运输
(5)C6H12O6
(2015秋•抚顺期末)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由题图可知:Ma>MA,而Ma=Mb、MA>MB,则Mb>MB,所以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均上升.又由于Ma=Mb>MA>MB,所以Ma与MA的浓度差小于Mb与MB的浓度差,a中吸水小于b中吸水,因此h1<h2,Ma>Mb.
故选:D.
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②上的______在细胞互相识别时起重要作用.K+在进入甲细胞时,需要消耗[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
(2)在乙图中:A细胞内有______条染色体,B细胞内有______个DNA分子,C细胞内有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乙图中代表减数分裂的细胞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②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被)在细胞互相识别时起重要作用.K+在进入甲细胞时,需要消耗细胞质基质以及⑥线粒体提供的能量,这表明K+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2)在乙图中:A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B细胞内有8个DNA分子,C细胞内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乙图中代表减数分裂的细胞是ADE.
故答案为:
(1)糖蛋白 6 线粒体
(2)4 8 8 ADE
解析
解:(1)②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被)在细胞互相识别时起重要作用.K+在进入甲细胞时,需要消耗细胞质基质以及⑥线粒体提供的能量,这表明K+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2)在乙图中:A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B细胞内有8个DNA分子,C细胞内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乙图中代表减数分裂的细胞是ADE.
故答案为:
(1)糖蛋白 6 线粒体
(2)4 8 8 ADE
科学家研究发现: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请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岛素是通过影响靶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过程影响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形成,从而产生作用的,A正确;
B、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需要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但不消耗ATP,表明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正确;
C、通过实验并不能得出胰高血糖素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减少的结论,C错误;
D、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于是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升高,起降血糖作用,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浓度降低,最后趋于稳定,D正确.
故选:C.
人体中,K+很容易穿过细胞膜,但许多细胞内部的 K+比细胞外部的 K+浓度要高,如人的红细胞中 K+的浓度比血浆中 K+的浓度高30倍.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属(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而题干中钾离子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A错误;
B、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向也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B错误;
C、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C错误;
D、主动运输的特点是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符合题意,D正确.
故选:D.
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几种方式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B代表______.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膜.
(3)图中甲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统称为______.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
(4)乙所示的运输方式与丙所示的运输方式相比较,其相同点是______;不同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据图分析,A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代表载体蛋白,参与物质跨膜运输;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图中甲物质跨膜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统称为被动运输;丙物质的运输方式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4)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相比较,其相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不同点是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或顺浓度梯度)运输,主动运输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或逆着浓度梯度)运输;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故答案为:
(1)磷脂双分子层 载体蛋白 流动镶嵌模型
(2)选择透过性
(3)自由扩散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4)相同点:都需要载体蛋白
不同点:乙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或顺浓度梯度)运输,丙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或逆着浓度梯度)运输; 乙不消耗能量,丙消耗能量
解析
解:(1)据图分析,A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代表载体蛋白,参与物质跨膜运输;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图中甲物质跨膜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统称为被动运输;丙物质的运输方式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4)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相比较,其相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不同点是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或顺浓度梯度)运输,主动运输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或逆着浓度梯度)运输;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故答案为:
(1)磷脂双分子层 载体蛋白 流动镶嵌模型
(2)选择透过性
(3)自由扩散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4)相同点:都需要载体蛋白
不同点:乙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或顺浓度梯度)运输,丙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或逆着浓度梯度)运输; 乙不消耗能量,丙消耗能量
实验证明,餐后肠腔中葡萄糖浓度高于血糖浓度时,葡萄糖可以顺浓度梯度被吸收;当肠腔中葡萄糖浓度下降至显著低于血糖浓度时,葡萄糖仍能被迅速地吸收.绒毛上皮细胞主要以下列哪种方式吸收葡萄糖(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动力是浓度差,不能逆浓度运输,A错误;
B、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也不能逆浓度运输,B错误;
C、主动运输的动力是能量,能逆浓度运输,更能顺浓度运输,C正确;
D、葡萄糖属于小分子有机物,生物大分子才通过胞吞进入细胞,D错误.
故选:C.
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l)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_____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其中产生能量较多方式的总方程式为______.
(3)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__(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等重要物质提供原料,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正确答案
解:(1)因为图中A能在细胞膜上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由此可以推断其应该是载体蛋白;DNA的合成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2)图示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既可进行④有氧呼吸,也能进行③无氧呼吸.其中产生能量较多的是有氧呼吸,其总方程式为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3)癌细胞的代谢比较旺盛,需要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合成材料,所以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内①②③会加强,这样能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等重要物质提供原料,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分析题图可知①④是正常细胞代谢所必需的途径,所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①④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故答案为:
(1)载体蛋白 脱氧核苷酸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3)①②③①④
解析
解:(1)因为图中A能在细胞膜上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由此可以推断其应该是载体蛋白;DNA的合成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2)图示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既可进行④有氧呼吸,也能进行③无氧呼吸.其中产生能量较多的是有氧呼吸,其总方程式为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3)癌细胞的代谢比较旺盛,需要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合成材料,所以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内①②③会加强,这样能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等重要物质提供原料,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分析题图可知①④是正常细胞代谢所必需的途径,所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①④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故答案为:
(1)载体蛋白 脱氧核苷酸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3)①②③①④
如图是某一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符合图示运输方式的物质是______
A.甘油 B.K+ C.N2 D.维生素D
(2)C物质是______; D物质在物质运输过程中的名称是______,它在细胞膜上位置的变动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所示物质通过细胞膜时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且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甘油、N2和维生素D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而K+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B.
(2)C物质可与ADP相互转化,为ATP;D物质在物质运输过程中的名称是载体,它在细胞膜上位置的变动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故答案为:
(1)B
(2)ATP 载体 流动性(或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
解:(1)图中所示物质通过细胞膜时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且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甘油、N2和维生素D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而K+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B.
(2)C物质可与ADP相互转化,为ATP;D物质在物质运输过程中的名称是载体,它在细胞膜上位置的变动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故答案为:
(1)B
(2)ATP 载体 流动性(或一定的流动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