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 共76题
患者女,72岁。患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有心衰竭5年,长期卧床,皮肤护理时,应着重预防压疮发生的部位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心衰患者采取半卧位,骶尾部受力最大。
患者,男,60岁。车祸致颅脑损伤,下肢粉碎性骨折,深昏迷,营养状况差,轻度水肿。评估见骸尾部皮肤紫红色,有皮下硬结,并有小水疱。患者目前皮肤状况处于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识记类考题,比较简单。压疮主要表现:①淤血红润期:红、肿、热、痛。②炎性浸润期:有硬结、水疱。③浅度溃癀期:浅层组织化脓、溃烂。④坏死溃瘍期:深部组织化脓、坏死。
压疮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正确答案
解析
压疮系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而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一般来说,长期卧床、体质衰弱、翻身不便、局部皮肤长期受排泻物刺激及肢体感觉迟钝者易患压疮,临床上多见于以下5类患者:昏迷及瘫痪患者、卧床不起体质衰弱的患者、骨折后长期固定或卧床的患者。
患者,女,72岁。患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右心衰5年,长期卧床,皮肤护理时,应着重预防压疮发生的部位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仰卧位最易发生压疮的部位为腰骶部。
患者,男,65岁。因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长期卧床,近期发现其骶尾部皮肤呈紫色,皮下有硬结,表皮出现水疱。 患者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题干示患者长期卧床,其骶尾部皮肤出现压疮,其皮肤完整性已经受到损伤。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即是皮肤完整性受损。
患者,女,60岁。因脑出血入院2周。目前患者意识不清,骶尾部皮肤发红,大小为3cm×3cm,未破损。患者的压疮处于
正确答案
解析
压疮分为四期,一期(淤血红润期)为局部受压的皮肤出现红、肿、麻木或触痛感,但无破溃。二期(炎症浸润期)为受压部位紫红,有水泡形成,皮下硬结,易破溃,有痛感。三期(浅度溃疡期)为全层皮肤破损,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并有黄色液体渗出,有感染发生,形成溃疡,疼痛感加剧。四期(坏死溃疡期)为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深达骨面,坏死组织颜色变黑,脓性分泌物增多。该患者符合一期的症状,故选A。
患者,女,60岁。因脑出血入院2周,目前患者意识不清,骶尾部皮肤发红,大小为3cm×3cm,未破损,患者的压疮处于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实践类考题,比较简单。压疮通常分为四期。I期:皮损表现为持续性红斑,患者局部皮肤有红、肿、热、痛;Ⅱ期:浅表性溃疡,表皮或真皮受累,皮肤呈紫红色,可出现水泡,水泡易破溃;Ⅲ期:溃疡深及皮下腊肪;Ⅳ期:溃疡深及肌肉、骨、肌腱或关节腔。故选A。
患者,女,78岁。因股骨干骨折入院,护士交接班时发现患者肩胛部及骶尾部各有约2.5cm×3cm大小发红处,局部疼痛,轻度肿胀,护士判断患者局部的状况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应熟记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压疮分为三期: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受压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但皮肤表面无破损,为可逆性改变。炎性浸润期,受压皮肤表面颜色转为紫红,皮下产生硬结,表皮出现水泡,水泡极易破溃,露出红润创面,病人感强烈疼痛。溃疡期,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病人疼痛加重;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此题根据题干提供信息应选A。
患者,男,65岁。因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长期卧床,近期发现其骶尾部皮肤呈紫色,皮下有硬结,表皮出现水疱。 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该患者骶尾部皮肤呈紫色,皮下有硬结,表皮出现水泡,按压疮分期,该患者为炎性浸润期,此期的护理要点:保护皮肤,避免感染。对未破溃的小水泡可用无菌纱布包扎,并减少摩擦,预防感染,促进其自行吸收。
李女士,59岁。卧床3周,近日骶尾部皮肤破溃,护士仔细观察后认为是压疮溃疡期。 支持判断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压疮溃疡期的表现是创面感染,有脓性分泌物,重者还会有坏死组织。因此答案为选项D。选项A、C为淤血红润期表现;选项B、E为炎性浸润期表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