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按上述材料进行情况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征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落后的俄国难以建成社会主义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联(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

[ ]

A要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要为工农业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要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 ]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可以自由支配交给国家后剩余的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真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后国家把口粮也收集起来,人们只能去买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

A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

B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D人民怀念沙皇统治时的荣耀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 ]

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

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

C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俄政权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经济建设募集的粮食不断增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前线军事战争募集到足够粮食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都巩固了政权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都有利于农村发展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

[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题干材料中提到的政策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可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 ]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城里人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

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人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