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8年夏,协约国与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联合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很快占领了苏俄大约3/4的国土,致使国内最重要的粮食和燃料来源被切断,40%的工厂因缺乏原料而停工、停产,交通运输几近瘫痪,人民忍饥挨饿,苏维埃政权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决定

[ ]

A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行工业化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 ]

A表明了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喝牛奶

B说明了社会主义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

C讽刺了苏联的日用物资短缺问题

D赞扬了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国民经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两种政策的实行都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关

D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B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集权专制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联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

 []

A两个政策都有利于农村发展

B两个政策实施都为经济建设募集粮食

C两个政策实施都巩固了政权

D两个政策实施都为战争募集到了足够粮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 ]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巩固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其中为“打破坚冰”“开通航路”而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下列体现了列宁以上主张的是

[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土地法令》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8年夏,协约国与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联合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很快占领了苏俄大约3/4的国土,致使国内最重要的粮食和燃料来源被切断,40%的工厂因缺乏原料而停工、停产,交通运输几近瘫痪,人民忍饥挨饿,苏维埃政权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决定

[ ]

A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行工业化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其中的“非常时期”是指

[ ]

A俄国面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困境

B苏俄面临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

C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D苏联面临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威胁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惟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宁发现“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的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起来反对苏维埃。”使农民“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的原因是

[ ]

A斯大林模式的实行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帝国主义对十月革命的破坏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