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 共79题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__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两 aabb
②3 8/9
③黑 aaBB和aaBb
(2)①A 显
②黄色:灰色:黑色=2:1:1
③相应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发生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上A和新基因间的交叉互换
解析
略
知识点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W是一位52岁的男性,患有血中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这是一种B淋巴细胞缺失所造成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据调查,W的前辈正常,从W这一代起出现患者,且均为男性,W这一代的配偶均不携带致病基因,W的兄弟在41岁时因该病去世。W的姐姐生育了4子l女,儿子中3个患有该病,其中2个儿子在幼年时因该病夭折。
(1)XLA(基因B-b)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W女儿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XLA的发生是因为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下列对该可遗传突变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该突变基因可能源于W的父亲
b. 最初发生该突变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
c. W的直系血亲均可能存在该突变基因
d. 该突变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相关
(3)W家族的XLA男性患者拥有控制该病的相同基因型,在未接受有效治疗的前提下,一部分幼年夭折,一部分能活到四、五十岁,这一事实表明______________(多选)。
a. 该致病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的影响
b. 该致病基因的表达与其他基因的表达相关
c. 患者可以通过获得性免疫而延长生命
d. 患者的寿命随致病基因的复制次数增多而变短
(4)W的女儿与另一家族中的男性Ⅱ-3结婚,Ⅱ-3家族遗传有高胆固醇血症(如图18),该病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导致。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
W的女儿与Ⅱ-3彼此不携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两人育有一子,这个孩子携带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
(5)若W的女儿怀孕了第二个孩子,同时考虑两对基因,这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_____。
正确答案
答案: (1)伴X隐性 XBXb
(2)b
(3)a b
(4)1/4
(5)9/16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遗传系谱图。
(1) W的姐姐生育了4子1女,儿子中3个患有该病,说明不是Y染色体遗传,根据男性患者多与女性患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W男性的基因型为XbY,由于配偶不携带致病基因,故女儿的基因型为XBXb。
(2) 因为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故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W的父亲,故A错误;
最初发生基因突变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才能遗传给后代,故B正确;
W的父亲不可能存在致病基因,故C错误;该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无关,故D错误。
(3) 由于男性患者一部分幼年天折,一部分能活到四、五十岁,说明致病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故A正确;
由于患者关于该病的基因型相同,其他基因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故可能受其他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故B正确;
由于患者都没有接受有效治疗,故不能得出可以通过获得性免疫而延长寿命的结论,故C错误;
患者的寿命与复制次数的关系不能得出,故D错误。
(4) 分析图18,由于11-7不携带致病基因,高胆固醇血症不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不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11-4正常,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只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I-1一定是杂合子,11-3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他与W的女儿结婚,后代携带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X 1/2=1/4。
(5) W的女儿与11-3彼此不携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W女儿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他们的孩子患血中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的概率为1/4,因此他们的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1/4) X (1-1/4)=9/16。
知识点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 ① (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 ② (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③ (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④ (填个体编号)。
正确答案
(1)①隐性
(2)②Ⅲ—1、Ⅲ—3和Ⅲ—4
(3)③Ⅰ—2、Ⅱ—2、Ⅱ—4 ④Ⅲ—2
解析
略
知识点
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 小鼠;杂交方法: 。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类激素,检测该激素的方法是 。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 ,这种突变 (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 。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 ,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 。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
(1)①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 正反交 ②抗原抗体杂交(分子检测) CTCTGA(TGA) 不能 ③受体
(2)5/16 aaBb、Aabb、aabb
(3)自然选择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
解析
略
知识点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含量_________。
(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须通过________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_______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来识别瘦素。
(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从的血液循环贯通)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_____________。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排除手术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的对照实脸。
正确答案
(1)储能物质 少
(2)氨基酸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体液 特异性受体
(3)①高 无法合成瘦素
②正常小鼠与正常小鼠连体共生
解析
略
知识点
货币状掌跖角化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脚掌部发病一般从幼儿学会走路时开始,随年龄增长患处损伤逐步加重;手掌发病多见于手工劳动者。下图为某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28.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 )。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 )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 ( ) 。由于三倍体鳟鱼,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正确答案
(1)黄体(或黄色) aaBB ;(2)红眼黑体 aabb ;(3)全部为红眼黄体(4)A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特征比例,9:3:3:1及其表现型特殊时即本题出现的9:3:4的时候,仍然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F1为双杂合子相互交配类型,从而推断出亲本为两纯合子aaBB和AAbb,其后,顺利解决(1)到(3)的问题,第4小题,涉及到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三倍体形成以及三倍体不育的相关知识,要求对减数分裂的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对减I和减II异常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有预分析处理,本题的解决就很顺利了。(1)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所以在体表颜色性状中,黄体为显性性状。亲本均为纯合子,颜色中黑眼位显性性状,所以亲本红眼黄体鳟鱼基因型为aaBB。
(2)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会出现性状重组,则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个体,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双隐性aabb个体表现为黑眼黑体。
(3)亲本红眼黄体基因型为aaBB,黑眼黑体推测基因型为aabb或A-bb,若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黄体即说明有aabb。
(4)父本为黑眼黑体鳟鱼,配子应为ab或Ab,母本为红眼黄体,热休克法法抑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即配子为aaBB,形成黑眼黄体,两对均是显性性状,所以三倍体鱼的基因型为AaaBBb。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难以形成正常配子,所以高度不育。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0.A.B型血友病分别由于凝血因子(Ⅶ和Ⅳ)缺失导致。图6显示了两种凝血因子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点。一对健康夫妇(他们的双亲均正常)生育了四个儿子:一个患有色盲和血友病,一个患有血友病,一个患有色盲,一个正常。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母亲体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位点最可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问题:
(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
(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
(3)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或_________,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或_________。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女儿全部非秃;儿子为秃顶或非秃顶
(2)女儿全部为非秃;儿子全部为秃顶
(3)BbDd;bbDd;Bbdd;BBdd;非秃顶褐色眼、 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
解析
(1)非秃顶男性基因型为BB,非秃顶女性结婚基因型为BB或Bb,二人的后代基因型为BB、Bb。BB表现型为非秃顶男、非秃顶女性。Bb表现型为秃顶男、非秃顶女性。
(2)非秃顶男性(BB)与秃顶女性结婚(bb),后代基因型为Bb,表现型为秃顶男、非秃顶女性。
(3)其父亲基因型为Bbdd或bbdd;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若两人所生后代基因型有BBDd、BBdd、Bbdd、BbDd、bbDd、bbdd。女儿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非秃顶褐色眼、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
知识点
资料1:生长素(IAA)主要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细胞壁的弹性非常小,影响细胞的有效伸长。下图为科学家揭示的生长素(IAA)的对细胞伸长作用的原理。
(1)IAA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进入细胞。然后与活化蛋白因子结合,启动了核基因的表达即图中 过程,其中不需要解旋酶的过程编号是 ,当细胞进入S期时,过程 不可能存在(后三空填图中编号)。
(2)H+由过程③通过质子泵跨膜出细胞,进入了细胞壁的部位,这种跨膜方式是 。H+聚集在细胞壁处,可以对细胞壁产生的作用是 ,从而为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积的增大成为可能。
(3)钙离子进入液泡,可以促进液泡体积的增大,这是因为促进了对 吸收。
正确答案
(1)受体蛋白 ①② ② ①
(2)主动运输 使细胞壁酥软
(3)水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