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发生.科研人员将HPV外壳L1蛋白基因与在人体中不能复制但能有效表达外源基因的痘苗病毒重组,制备新型疫苗.

(1)用痘苗病毒感染鸡胚细胞,一段时间后洗去吸附的病毒,将鸡胚细胞转入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抗生素以避免______.在培养基中加入L1蛋白基因与质粒连接构建的重组质粒,使L1蛋白基因与______在鸡胚细胞内发生DNA重组,得到重组病毒疫苗.依据L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重组病毒DNA,以检测______

(2)为研究重组疫苗的保护作用,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1组注射用PBS缓冲液配制的重组病毒疫苗100μL,2组注射______作为对照,3组注射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3)给上述三组小鼠皮下注射C3细胞(含有HPV基因的癌细胞),观察、记录小鼠成瘤情况,结果如下.

据实验结果分析,尽管各组小鼠都可成瘤,但实验组小鼠______,说明重组病毒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接种重组病毒疫苗的小鼠体内表达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皮下注射C3细胞时,HPV引起______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根据免疫学知识,注射疫苗后,只有诱发出机体的______免疫,才能有效清除癌细胞.

(4)若欲检验重组病毒疫苗是否有治疗作用,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最恰当的是______(选填下列字母).

a.先注射HPV病毒,一段时间后注射重组病毒疫苗

b.先注射重组病毒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注射HPV病毒

c.先注射C3细胞,一段时间后注射重组病毒疫苗

d.先注射重组病毒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注射C3细胞.

正确答案

解:(1)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抗生素可以避免杂菌污染.在培养基中加入L1蛋白基因与质粒连接构建的重组质粒,使L1蛋白基因与痘苗病毒DNA在鸡胚细胞内发生DNA重组,得到重组病毒疫苗.依据L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重组病毒DNA,以检测重组病毒DNA中是否含有L1基因.

(2)为研究重组疫苗的保护作用,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1组注射用PBS缓冲液配制的重组病毒疫苗100μL,2组注射100μL PBS缓冲液配制的痘苗病毒作为对照,3组注射100μL PBS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

(3)据实验结果分析,尽管各组小鼠都可成瘤,但实验组小鼠平均瘤重较小,成瘤小鼠百分率较低,成瘤时间较晚,说明重组病毒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接种重组病毒疫苗的小鼠体内表达L1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皮下注射C3细胞时,HPV引起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根据免疫学知识,注射疫苗后,只有诱发出机体的细胞免疫,才能有效清除癌细胞.

(4)若欲检验重组病毒疫苗是否有治疗作用,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最恰当的是c先注射C3细胞,一段时间后注射重组病毒疫苗.

故答案为:

(1)杂菌污染痘苗病毒DNA      重组病毒DNA中是否含有L1基因

(2)100μL PBS缓冲液配制的痘苗病毒    100μL PBS缓冲液

(3)平均瘤重较小,成瘤小鼠百分率较低,成瘤时间较晚        L1蛋白    记忆    细胞

(4)c

解析

解:(1)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抗生素可以避免杂菌污染.在培养基中加入L1蛋白基因与质粒连接构建的重组质粒,使L1蛋白基因与痘苗病毒DNA在鸡胚细胞内发生DNA重组,得到重组病毒疫苗.依据L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重组病毒DNA,以检测重组病毒DNA中是否含有L1基因.

(2)为研究重组疫苗的保护作用,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1组注射用PBS缓冲液配制的重组病毒疫苗100μL,2组注射100μL PBS缓冲液配制的痘苗病毒作为对照,3组注射100μL PBS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

(3)据实验结果分析,尽管各组小鼠都可成瘤,但实验组小鼠平均瘤重较小,成瘤小鼠百分率较低,成瘤时间较晚,说明重组病毒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接种重组病毒疫苗的小鼠体内表达L1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皮下注射C3细胞时,HPV引起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根据免疫学知识,注射疫苗后,只有诱发出机体的细胞免疫,才能有效清除癌细胞.

(4)若欲检验重组病毒疫苗是否有治疗作用,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最恰当的是c先注射C3细胞,一段时间后注射重组病毒疫苗.

故答案为:

(1)杂菌污染痘苗病毒DNA      重组病毒DNA中是否含有L1基因

(2)100μL PBS缓冲液配制的痘苗病毒    100μL PBS缓冲液

(3)平均瘤重较小,成瘤小鼠百分率较低,成瘤时间较晚        L1蛋白    记忆    细胞

(4)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学家培育荧光鼠的设计思路可用如图的图解表示.

依据设计程序,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在过程A中对天然质粒做的修饰改造是______

(2)检测荧光小鼠细胞内是否含有基因X,在分子水平上通常用______作探针;判断转基因荧光鼠荧光基因的表达是否成功,在个体水平上应检测______

(3)如果想一次繁殖多只转基因鼠,则需要在过程G中实施______,该操作一般在胚胎发育至______期进行.

正确答案

解:(1)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质粒至少应具有启动子、复制原点、标记基因(四环素抗性基因)和终止子,由图可知,天然质粒还缺少终止子,因此过程A中对天然质粒做的修饰改造是添加终止子.

(2)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单链DNA片段.因此,检测荧光小鼠细胞内是否含有基因X,在分子水平上通常用荧光标记(或同位素标记)的基因X作探针;判断转基因荧光鼠荧光基因的表达是否成功,在个体水平上应检测小鼠身体是否有荧光.

(3)由于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要想一次繁殖多只转基因鼠,则需要在过程G中实施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

故答案为:

(1)添加终止子

(2)荧光标记(或同位素标记)的基因X        小鼠身体是否有荧光

(3)胚胎分割移植 桑椹胚或囊胚

解析

解:(1)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质粒至少应具有启动子、复制原点、标记基因(四环素抗性基因)和终止子,由图可知,天然质粒还缺少终止子,因此过程A中对天然质粒做的修饰改造是添加终止子.

(2)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单链DNA片段.因此,检测荧光小鼠细胞内是否含有基因X,在分子水平上通常用荧光标记(或同位素标记)的基因X作探针;判断转基因荧光鼠荧光基因的表达是否成功,在个体水平上应检测小鼠身体是否有荧光.

(3)由于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要想一次繁殖多只转基因鼠,则需要在过程G中实施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

故答案为:

(1)添加终止子

(2)荧光标记(或同位素标记)的基因X        小鼠身体是否有荧光

(3)胚胎分割移植 桑椹胚或囊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研究发现,转基因抗虫植物能杀死昆虫的原理是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被昆虫食用后,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水解产生具有毒性的活性肽,与昆虫肠道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细胞渗透压失衡,最终导致昆虫死亡.图1表示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取BT抗虫基因以培养抗虫玉米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⑧表示操作流程,a、b表示分子,c-e表示培养过程(其中d过程表示细菌与玉米细胞混合培养).

(1)通过图示流程①获取BT抗虫基因需使用______酶,将其与切割后的质粒重组需使用______酶;在流程⑤中,细菌经培养不断分裂产生更多的子代细菌,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流程⑦需要运用______技术,经过______过程最终形成植株,其依据的主要原理是______

(2)目前多个国家已批准种植转BT基因抗虫玉米供人食用,请结合题意分析其可行的原因是______

(3)已知BT基因能够成功整合到玉米染色体上,某玉米植株体细胞中BT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如图2所示(黑点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点),该植株进行自交,子一代中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限制酶能识别与切割特定的碱基序列,从而获取BT抗虫基因,DNA连接酶作用是将两粘性末端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在一起,流程⑤主要目的为扩增目的基因;流程⑦需要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最终形成植株,其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该毒蛋白水解后的有毒性的活性肽,必须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人体肠道细胞没有该受体,故可供人食用.

(3)植株进行自交,子一代中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1÷82)=

故答案为:

(1)限制酶      DNA连接酶       扩增目的基因     植物组织培养      脱分化和再分化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该毒蛋白水解后的有毒性的活性肽,必须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人体肠道细胞没有该受体

(3)

解析

解:(1)限制酶能识别与切割特定的碱基序列,从而获取BT抗虫基因,DNA连接酶作用是将两粘性末端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在一起,流程⑤主要目的为扩增目的基因;流程⑦需要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最终形成植株,其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该毒蛋白水解后的有毒性的活性肽,必须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人体肠道细胞没有该受体,故可供人食用.

(3)植株进行自交,子一代中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1÷82)=

故答案为:

(1)限制酶      DNA连接酶       扩增目的基因     植物组织培养      脱分化和再分化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该毒蛋白水解后的有毒性的活性肽,必须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人体肠道细胞没有该受体

(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6•莆田一模)如图是获得人乳铁蛋白的技术路线.(图中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BamHI、HindⅢ、SmaI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

(1)已知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全部序列,可通过人工合成法或______技术获得人乳铁蛋白基因.据图分析,过程①表示______.,该过程需要的限制酶是______.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应另添

______

(2)图中过程②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需将其置于含95%空气加5% 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0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图中过程______(填序号)表示胚胎移植,在胚胎移植前要对代孕牛进行______处理.

(4)为检测人乳铁蛋白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______技术.

正确答案

解:(1)已知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全部序列,可通过人工合成法或PCR技术获得人乳铁蛋白基因.过程①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外源DNA分子上含有限制酶BamHI、HindIII、SmaI的切割位点,其中限制酶SmaI的切割位点位于目的基因上,所以获取目的基因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用限制酶HindⅢ和BamHⅠ.用限制酶HindⅢ和BamHⅠ切割质粒后,会破坏质粒上的四环素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

(2)过程②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当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时,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0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3)过程④需要采用胚胎移植技术;在胚胎移植前要对代孕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其处于相同的生理基础.

(4)为检测人乳铁蛋白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故答案为:

(1)PCR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HindⅢ和BamHⅠ氨苄青霉素      

(2)显微注射法   维持培养液的PH

(3)④同期发情

(4)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

解:(1)已知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全部序列,可通过人工合成法或PCR技术获得人乳铁蛋白基因.过程①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外源DNA分子上含有限制酶BamHI、HindIII、SmaI的切割位点,其中限制酶SmaI的切割位点位于目的基因上,所以获取目的基因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用限制酶HindⅢ和BamHⅠ.用限制酶HindⅢ和BamHⅠ切割质粒后,会破坏质粒上的四环素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

(2)过程②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当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时,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0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3)过程④需要采用胚胎移植技术;在胚胎移植前要对代孕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其处于相同的生理基础.

(4)为检测人乳铁蛋白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故答案为:

(1)PCR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HindⅢ和BamHⅠ氨苄青霉素      

(2)显微注射法   维持培养液的PH

(3)④同期发情

(4)抗原-抗体杂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目的基因,如果直接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得抗虫基因,B表示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______等,其中启动子是__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2)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使用的绵羊受体细胞为______,④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动物细胞培养和______

(3)B→D为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其中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请写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______,以______作为探针.

正确答案

解:(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目的基因,如果直接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得抗虫基因.B表示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等,其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2)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使用的绵羊受体细胞为受精卵,④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

(3)B→D为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其中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方法是将受体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并以分子杂交技术,用目的基因的一条链作为探针,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故答案为:

(1)标记基因    RNA聚合

(2)显微注射技术   受精卵     胚胎移植

(3)农杆菌转化法     植物组织培养    分子杂交技术,用目的基因的一条链

解析

解:(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目的基因,如果直接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得抗虫基因.B表示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等,其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2)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使用的绵羊受体细胞为受精卵,④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

(3)B→D为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其中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方法是将受体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并以分子杂交技术,用目的基因的一条链作为探针,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故答案为:

(1)标记基因    RNA聚合

(2)显微注射技术   受精卵     胚胎移植

(3)农杆菌转化法     植物组织培养    分子杂交技术,用目的基因的一条链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