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 共1894题
限制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用上述两种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
(1)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2)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3)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为什么?
正确答案
(3)可以连接;因为由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
基因疫苗是指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导入人和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回答以下问题:
(1)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导入人和动物体内之前要用到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酶处理该基因,这两种酶中能特异性识别核苷酸序列的是_____________。
(2)转基因技术称该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为______,把该基因导入人和动物细胞内的方法是_________。
(3)转基因技术最核心的环节是_______,该环节最终得到的DNA应包括复制原点、_______、启动子、终止子、________等部分。
(4)若要培育乳汁内含有外源性抗原蛋白的奶牛,则接受外源性抗原基因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该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 DNA连接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
(2)目的基因 显微注射法
(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基因 标记基因
(4)受精卵 XX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被发现以来,一直作为一个监测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及蛋白位的理想标记。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GFP的M端伸出的核苷酸的碱基序列是T↓TCGA,N端伸出的核苷酸的碱基序列是C↑TGCA,则在构建含该GFP的重组质粒A时,应选用限制酶_____,再对_____进行切割。
(2)若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级质粒A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请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分析,若采用BamH1和Pst1酶切,可得到________种DNA片段。
(3)检测GFP是否已重组到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图中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转基因操作中的GFP既是______也是_____。
(4)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中涉及到多项现代生物技术,图中⑤⑥⑦过程属于_________,而⑨过程属于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indIII和PstⅠ Ti质粒
(2)2
(3)目的基因 标记基因
(4)核移植 胚胎移植
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______种DNA片段。
(2)图中②表示HindⅢ与BamHI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_____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BstⅠ与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_____种重组质粒。
(3)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后,不能影响质粒的________。
(4)图中③的Ti质粒调控合成的vir蛋白,可以协助带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植物细胞,并防止植物细胞中______对T-DNA的降解。
(5)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结合某些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使细胞膜穿孔,肠细胞裂解,昆虫死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_______。
(6)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______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正确答案
(1)4
(2)2 1
(3)复制
(4)DNA水解酶
(5)表面无相应的特异性受体
(6)抗性
日本科学家把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水稻根系微生物中,通过指导合成固氮所需的固氮酶,进而起到固氮作用,从而使水稻需氮量降低1/5,减少了氮肥的施用量,而更为理想的是直接将固氮基因重组到水稻细胞中,建立“水稻的小型化肥厂”,让水稻本身直接固氮,这样可以免施氮肥。这种创造品种乃至新物种的DNA重组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基因工程或遗传工程。
(1)这种DNA重组技术最常见的载体是_________。
A.病毒DNA B.细菌质粒 C.植物DNA D.动物DNA
(2)如果这种重组能实现的话,那么固氮基因表达所转移的遗传信息的途径是________。
(3)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上述操作外,通过_______、_____等理论手段还可提高水稻的产量。
正确答案
(1)B
(2)
(3)获得目的基因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4)基因重组(杂交) 染色体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