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将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后代应为(  )

A红色:粉红:白色=1:2:1

B粉红:红色=1:1

C红色:白色=3:1

D红色:粉红:白色=4:4:1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按遗传平衡定律:假设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粉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F2中红色、粉红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为1:2,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子代中AA占×=,Aa占2×=,aa占=,则红色(AA):粉红色(Aa):白色(aa)=4:4:1.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枣阳市月考)野生型家蚕翅为白色,饲养过程中偶然发现有的个体翅为黄色,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家蚕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的繁殖结果如下.

(1)前四组的子代家蚕中黄翅和白翅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遗传符合______定律.

(2)V、VI组结果说明的翅色显隐关系似乎与前四组矛盾,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翅品种乙中另有一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此有关,该基因可能会对黄翅基因的表达起抑制作用,导致V组子代全为白翅,VI组子代黄翅与白翅的比值接近于3:13.若该解释合理,第VI组子代中白翅家蚕应该有______种基因型.

(3)研究发现,家蚕体色为黄色与类胡萝卜素有关,但家蚕自身不能合成该类色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自身所需的色素分子,由此推断家蚕体内一定存在能与其吸收的色素分子结合的______,协助色素分子向细胞内转运.为证实此推断,科学家可采用一定的技术抑制基因______表达出该物质,然后观察家蚕体色变化,若______,则支持该推断.家蚕体色这一性状是______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第Ⅰ组与第Ⅱ组的结果可判断显、隐性,且可能与性别无差异;第Ⅲ组为自交,第Ⅳ组为测交,两组的结果也与性别无差异,综合四组杂交的结果,可推出该对性状(黄翅和白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因此,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由于乙中另有一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使黄翅基因的表现型个体大量减少,说明该基因对黄翅基因的表达起抑制作用.根据VI组子代黄翅:白翅接近于3:13,说明这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另一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对黄翅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因此第VI组子代中白翅家蚕应该有7种基因型.设第V组F1的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表现为黄翅,(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均表现为白翅.

(3)色素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如果采用一定的技术抑制载体蛋白基因表达出产物,则细胞会因缺少载体而不能获得类胡萝卜素,从而使体色变浅,这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

(1)常       基因的分离     

(2)7

(3)受体(载体)    黄色   变浅    基因和环境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温州校级期末)孟德尔豌豆花色实验中所得出的基因分离定律实质是(  )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且紫花与白花比为3:1

B子二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CC:Cc:cc=1:2:1

C子一代测交产生子二代,子二代中紫花与白花比为1:1

D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花与白花比为3:1,属于实验现象,A错误;

B、子二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CC:Cc:cc=1:2:1,是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属于结果而不是实质,B错误;

C、子一代测交产生子二代,子二代中紫花与白花比为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C错误;

D、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生物爱好者在一次重复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罕见现象:选取的髙茎(DD)豌豆植 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其中有一棵F2植株自交得到的F2出现了髙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他利用所掌握的遗传学知识对此遗传现象作出以下解释,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1)对此分离现象的可能解释如下:

①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基因型是Dd的F1植株幼苗发育成为基因型是______的四倍体植株.

②该F1四倍体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

③F1四倍体植株自交,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产生的F2出现了______种基因型,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2)验证实验:

为证明以上的解释是否正确,需要通过______实验来测定F1的基因型,即选择待测F1豌豆和表现型为______的四倍体豌豆进行异花授粉,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预期的实验结果.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①基因型是Dd的F1植株属于二倍体,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可形成四倍体幼苗,其基因型为DDdd.

②该F1四倍体植株(DDdd)能产生3种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4:1.

③F1四倍体植株所产生的配子得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4:1,即DD占,Dd占,dd占,该植株自交,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产生的F2出现了5种基因型,这5种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DDDd:DDdd:Dddd:dddd=():():():():()=1:8:18:8:1.

(2)为证明以上的解释是否正确,需要通过测交实验来测定F1的基因型,即选择待测F1豌豆和表现型为矮茎的四倍体豌豆(dddd)进行异花授粉,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①DDdd

②DD:Dd:dd=1:4:1

③5   DDDD:DDDd:DDdd:Dddd:dddd=1:8:18:8:1

(2)测交     矮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从实验2中可以看出,红果跟黄果杂交,后代只出现红果没有黄果,说明黄果为隐性,红果为显性,A错误;

B、实验组1的子代红果:黄果=1:1,则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B错误;

C、实验2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实验2的F1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C正确;

D、因为实验3的F1中黄果为隐性,所以其基因型为aa,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杂交含义及其方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分离定律及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